"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的巨大变化,有赖于中国能否持续发展,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和平的、稳定的格局。10月18日上午,由京东物流主办的2021全球智能物流峰会(GSSC)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应邀出席并就世纪没有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发表主题演讲。
林毅夫说,今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始,也是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开始。面对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供应链实体经济,在传统行业具有后发优势,也可以利用消化吸收作为再创新的源泉。他还指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特点下,新经济背景,产品技术研发周期缩短,人力资本投资为主,而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人力资本,也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因此在新经济中具有超车优势。
"从2036年到2050年,中国应该有潜力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并实现4%左右的增长。林毅夫说,在新的发展模式下,企业家需要抓住中国后发的优势和超车的优势,并将这一优势变为现实,不仅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格局的重建做出贡献,还要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林毅夫,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以下为演讲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早上好!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始,也是向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迈进新征程的开始。面向未来,总书记要求我们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和世界百年未见的巨大变化。我想在本次峰会上谈谈为什么一个世纪以来世界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百年大事态的巨大变化,是总书记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主张。经济是基础,所以我想谈谈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一百年来没有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想你会记得,1900年世界上有一位大师,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八国是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和奥匈帝国。这八个国家是当时的世界工业化大国和世界大国,按购买力计算占世界GDP的50.4%,占世界的一半。到2000年,世界上有八个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前七个国家与八国联盟完全相同,第八个是加拿大,因为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解体并成为奥地利,匈牙利,退出世界大国并被加拿大取代。2000年,八国集团占世界经济的47%,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一半。
由于经济是基础,在整个20世纪,世界和平或战争决定了八国之间的关系如何共同生活。我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盟国以及其他五个盟国之间的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组成,并在与其他五个盟国发生冲突后成为世界大战。如果这八个国家能够和平共处,世界就能和平共处。
到2018年,当总书记提出"100年变革"的论点时,G8的总经济产出在购买力方面仅为34.7%,略高于三分之一,失去了主导世界格局的能力。那么,最明显的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过去如果发生这样的危机,如果G8坐下来同意处理它,这一次他们无能为力,所以G8已经被G20取代了。
世界格局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当然,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快速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哪个国家受影响最大?这是美国。
在整个20世纪,美国在经济总量方面一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但在2014年,就购买力而言,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经济是基础,因此中国的影响力正在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此后提议"重返亚太",以军事力量保卫中国,在特朗普时代,他发动了贸易战,对中国发动了技术战,并试图阻挠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拥有120多个国家是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其他70多个国家是第二大贸易伙伴,在这种格局下,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的冲突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
面对这样的世界经济格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稳定的格局?我认为中国只能继续发展,如果中国的人均GDP能够达到美国的一半,我相信世界将回到重新稳定的格局。因为如果中国的人均GDP是美国的一半,如北京、上海、天津和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这五个东部省份,它们的人均GDP将与美国处于同一水平,其人口将略高于4亿, 这样的经济将与美国的经济相媲美。人均GDP实际上代表了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工业技术的平均水平,如果人均GDP、经济总量与美国相当,那么美国就不会有手腕搂住中国的脖子。
其次,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如果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中国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两倍,这是美国再也不能不高兴的事实。同时,中国中西部有10亿人口,其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3,他们也可以迅速发展,到那时中国的市场经济规模是美国的两倍,而且比美国快,就像2008年后世界经济增长的30%左右来自中国, 市场扩张来自中国,那么美国为了中国的市场,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自己的就业不能离开中国。我相信,到那时,美国将乐于接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只要中美关系关系可以处理好,世界可以有和平的模式。
因此,世界"一百年来没有改变大局",可以说是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政治格局总是带来的变化,世界"100年史无前例的变化"也取决于中国的持续发展,才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和平稳定的模式。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即2049年,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书记在《十四五》和《到2035年愿景》的讲话中建议,到203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20年水平翻一番。
在世界"百年史无前例的变革"下,我们有可能实现这样的增长目标吗?在我个人看来,展望中国经济发展,我们有两个优势:
首先,在传统产业中我们有后发优势,在传统产业中,我们和德国、日本、韩国、瑞士等还存在差距,我们也可以利用引进消化吸收作为再创新的源泉。
从后来的优势来看,2019年我国人均GDP购买力为美国的22.6%,相当于1946年德国与美国的差距,1956年日本与美国的差距,以及1985年韩国与美国的差距。德国、日本和韩国利用了与美国的差距,德国从1946年到1962年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日本从1956年到1972年以9.6%的年增长率增长,韩国从1985年到2001年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德国1946年至1962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8%,占平均劳动力的0.8%,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8.6%,而日本1956年至1972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1个百分点,即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6%。从1985年到2001年,韩国的平均年人口增长率为0.9个百分点,即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为8.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即使我们面临人口老龄化,根据德国,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到2035年,在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有8%的机会增长,因为这是他们正在实现的目标,代表了我们的机会。这是后来者的优势。
其次,德国、日本、韩国在追求美国时并不具备优势,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的新经济。在这个新经济中,其产品技术研发周期特别短,投入主要是人力资本,而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力资本,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加上硬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供应链实体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在新经济中变道和超车的优势。
这一优势也体现在独角兽公司的数量上,中国和美国已经处于不平坐状态。2019年,全球独角兽企业将达到484家,中国206家,美国203家,全球独角兽568家,美国233家,中国227家。因此,在后来的优势和变道的优势下,我相信到2035年,我们应该有可能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增长。
但是,潜力是否完全实现?就像我们在京东购买立体声一样,根据它的技术指标,看看它的最大音量是多少,这是一个技术指标,但不是说我们每次打开这个立体声时都要放这个音量。如果我们想有8%的增长潜力,不一定是8%的增长,视国际国内情况而定,我们要实现碳峰,在未来发展中实现碳中和,我们还必须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我们还必须解决美国的问题,我们必须用国家制度来克服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8%的增长潜力,但即使考虑到这些问题,我相信到2035年,年均增长率将在6%左右。如果我们能够达到这样的增长率,到2025年左右,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14,535美元,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
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人口的18%生活在高收入国家,如果中国成为高收入国家,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世界人口将增加一倍以上,因为中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8%多一点。到2030年,中国经济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即使按市场汇率计算也是如此。到2035年,总书记到202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已经实现,到2020年,我们的人均GDP应该在22,000美元到23,000美元之间。
同样,从2036年到2050年,中国应该有每年增长6%的潜力,我相信它可以增长约4%。如果这些增长目标得以实现,到2050年,中国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已经实现。到那时,我们的人均GDP应该至少是美国的一半,世界将能够走向一个新的、和平的、稳定的格局。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们一方面需要发挥你的创业才能,抓住中国后来的优势,改变超越的优势,把这个优势变成现实,但与此同时,如果能把这个优势变成现实,不仅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格局的重建做出贡献, 同时也给您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