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昆明举行的第十五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在线联合举办了生物多样性经济学圆桌论坛。论坛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主持。他指出,人类有义务通过恢复生物多样性这一重要的自然资产来改善我们的自然。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行动理念和财富目标,而不仅仅是GDP。
根据202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份报告,自1970年以来,全球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数量下降了68%。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数据显示,5%至20%的脊椎动物和树种现在面临灭绝的危险,而灭绝的速度是100倍。
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由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Pasa Dasgupta领导的Dasgupta评估于2021年初发布。达斯古普塔指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速度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许多生态系统不再可修复或面临"临界点"的风险。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我们需要选择一条与现在不同的发展道路,即利用自然不仅要可持续,而且要增进我们和子孙后代的共同财富和福祉。
在圆桌论坛上,林毅夫和几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向达斯古普塔提出了一些问题,阐述了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的看法。
作为生物多样性经济学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达斯古普塔评估,林先生认为,评估的结果和建议高度符合中国政府的生态文明和新发展理念。现在是讨论达斯古普塔评估并呼吁世界关注生物多样性问题并采取行动的好时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谋生和福祉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有义务通过恢复生物多样性这一重要的自然资产来改善我们的自然。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行动理念和财富目标,而不仅仅是GDP。我们还需要为此采取联合全球行动。希望圆桌会议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北道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金涛表示,虽然《达斯古普塔评估》指出了经济学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差距,但在实践中,通过讨论,我们意识到经济学有潜力为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例如常见的全球悲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因此,作为经济学家,我们应该乐观地认为,我们可能只需要朝着达斯古普塔指出的方向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找到问题的所有潜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