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胃蛙”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松江新浜镇试点“无污水排放”湿垃圾处置机

上午9点.m,胡家轩村的王金珍前来浇灌新选的叶子。她掏出IC信用卡,在感应区域刷了一下,分配器的面板打开,把叶子和袋子一起放进去,面板关闭,好像她"吃掉"了垃圾。与以前的湿垃圾生化机不同,这台机器"吃葡萄而不吐葡萄皮",并且被益生菌降解以吞噬所有有机成分。

“大胃蛙”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松江新浜镇试点“无污水排放”湿垃圾处置机

图片说,志愿者引导村民释放湿垃圾。蒋慧慧(下同)

玉米淀粉垃圾袋更方便不破袋

这套名为"大胃蛙"的湿垃圾处理机,一个多月前在胡家璇家村,也是镇上第一台没有任何污水排放的湿垃圾处理机。该机器的设计容量为200公斤,每天消耗多达300公斤的湿垃圾,这几乎与村里的湿垃圾处理量一致。一个多月前,村民们收到了一张统一发放的点卡,每150克湿垃圾可以积1点,相应的交换礼物有面巾、洗碗布、牙刷等日用品。

在发放积分卡的同时,村里发放了用玉米淀粉制成的可生物降解垃圾袋,村民在弄湿垃圾袋时不需要破袋,可以直接与垃圾袋放在一起。玉米淀粉垃圾袋也可以从机器上兑换,村里算出一个账号,如果把所有住家的湿垃圾放进去,三周的积分可以兑换一个月的垃圾袋,剩下的一周的积分可以兑换其他物品。根据背景显示,在村民中最受欢迎的交换物品中,有一种由扑克牌设计的"大胃蛙"。扑克牌上印有垃圾分类知识,内容由漫画和简单的文字组成,更易于理解,村民在娱乐的同时也巩固了分类知识。

“大胃蛙”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松江新浜镇试点“无污水排放”湿垃圾处置机

图片:胡家轩垃圾分类示范点。

处置机添加益生菌以模拟人体消化系统

据项目负责人金春雷介绍,湿垃圾的处理原理模拟了人体消化系统,机器添加了一种可以降解有机物的益生菌。通过程序,降解室中的温度、湿度和溶解氧自动控制,使湿垃圾迅速降解,最终可以将96%的湿垃圾转化为热量、二氧化碳、水和少量气体,留下约10%的有机肥。它基于生物降解原理,如果无机物混入湿垃圾中,对机器本身没有太大的损坏,只需要定期从处置仓库中手动取出即可。

该处理机每半个月至每月一次有机肥,一次可收集约50kg。"在控制湿垃圾来源的前提下,可以保证释放的有机肥符合绿色森林标准。金春雷是在小范围内对接下游产业,已与某园艺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尽可能地把废品浪费成宝藏,这是金春雷的目标。这个C形小屋由建筑垃圾粉碎成粉末和制浆,然后用3D打印制成。美观实用,也传达了垃圾回收的理念。

减少污染和经济效益 "大胃蛙"有望继续推广

目前,新宣镇有11个行政村,湿垃圾由清扫人员统一运到化肥池后,其余9个区均采用"分类住房"模式进行出运。据镇社区服务中心胡家轩村介绍,"大胃蛙"湿垃圾处理机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胡家轩村民风力比较简单,大家的合作意愿也比较高,再加上村民住集中所以当时第一次选择这里设置一个点。现在这种模式已经更加成熟,我们正在考虑将其扩展到我们周围条件相似的村庄。"

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那么经济效益是什么呢?通过一个多月的数据分析,智能程序控制着"大胃青蛙",每天耗电10度左右,经济成本不高。金春雷设想,如果可以在净蔬菜生产区复制,将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前一阵子鲍比汕头来视察,他们每天生产2吨菜叶,现在都要求环卫公司拉走,需要支付处理费。如果与该设备一起处理,不仅可以减少二次污染,还可以产生有机肥的经济回报。"

记者 张晓新民晚报记者 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