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嵊泗新闻网丨我县等边浅蛤育苗生产形势良好

浙江在线新闻7月9日电(浙江在线记者程兴)等侧浅蛤,俗称本地沙蛤,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海地区。从2011年开始,在县科技厅的努力下,等缘浅层蛤人工造苗技术实现了突破。

嵊泗新闻网丨我县等边浅蛤育苗生产形势良好

在县海洋科技研究所苗圃室,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池中的异甲基浅蛤苗诱饵。该县经济和信息局总工程师顾忠奇告诉记者:"由于海水位于长江口,这个季节海水的盐度受长江水影响,盐度相对较低,所以等浅蛤苗也有一定的影响。"

科研人员克服了层层的技术难点后,苗圃情况逐步好转,储水池数量高于去年。目前,幼虫已进入期,质量比往年好,可立即放在粘附基上。

嵊泗新闻网丨我县等边浅蛤育苗生产形势良好

等边浅蛤是我国县滩贝类的原有优势,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变化,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呈现低龄、散布分布的趋势。县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所于2011年首次在中国突破等距浅层蛤人工造苗关键技术,并进行了转化应用的结果。9年来,培育苗种3.8亿余株,对我县海洋生物资源的恢复发挥了积极作用。

嵊泗新闻网丨我县等边浅蛤育苗生产形势良好

从今年 6 月到现在,我们培育了第一批幼苗,从幼虫到现在再到孩子,大约一个月后,就可以增殖并释放到海域。顾忠琪说。

据了解,异甲基浅蛤幼虫增殖并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后,可以收集生长约两年。

资料来源:News.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