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记者 万马加
7月2日,由青海省检察机关、州级、县级联合监管的普氏原羚羊生命保护通道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315号国道沿线正式落成,这是中国第一条普氏原羚羊保护通道,也是青海省首条单一物种野生动物生命保护通道。
"我们在315国道上共同设置了两个大型警告标志和限速警告标志,分别位于186公里至188公里处。同时,在国道两侧设置了10个小警示牌,依托附近原有的限速探测设施,为高原精灵-普氏原羚羊搭建了一条生命安全通道。贾欧阳,青海省海北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普氏原羚羊葛玉秀
原羚羊,甚至蹄,牛,羚羊,羚羊,原始羚羊属。它是由俄罗斯博物学家普氏原羚于1875年发现并命名的。历史上,它已广泛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和青海,栖息地海拔约3200至3500米,有数以万计的物种。但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由于人类活动和栖息地退化,物种的分布和数量急剧下降,人口甚至一度下降到不到150人。
Platts原羚羊是沙质草原的代表性物种,目前仅分布在青海湖地区,由于数量稀少,被誉为"草原上奔跑的大熊猫"。1988年,Platts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96年和1998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极度濒危(CR)动物,1999年被中国政府列为极度濒危动物;2001年,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将其列为急救的15种动物之一;2012年,它将其列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濒危物种之一。保护正处于关键阶段。
恒河县的哈尔盖地区是Platts原生羚羊的主要栖息地,由国道315号线穿过。由于缺乏必要的警告标志和限速,近年来与Platts发生了多起车辆碰撞事故。据不完全统计,仅自2019年以来,就发生了五起车祸,造成普氏原羚羊死亡,导致五只普氏原羚羊死亡,其中一只对该国珍贵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造成重大破坏,但也对通过315国道的交通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7月2日,新成立的普氏平原羚羊通道警示牌在青海省海北县岗察县设立。图片提供:青海省海北县人民检察院
为从根源上消除隐患,海北县人民检察院会同港察县人民检察院对这种导致濒危野生动物的案件分别向岗察县自然资源局和岗察县森林公安局出具检察建议,同时向岗察县交警大队和岗察县道路执法大队提出建议。 用于整改。海北州人民检察院还主持召开了普氏原羚羊保护案预审圆桌会议,联合岗察县自然资源局、道路管理局、公安交警大队、森林公安局等行政单位,履行各自的职责,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立保护标志和限速设施, 共同努力保护普氏原羚羊共识。
"这是一项积极的举措,体现了各行各业和各行各业对生态的关注和重要性。著名环保人士葛玉秀于1997年首次在青海湖附近拍下了普氏原羚羊的照片,"牧民们称它为'沙滩黄羊',其实普氏原产羚羊有一个中文名字——中国斜角羚羊,它的角非常对称,是羚羊中最美的一只。它也是青海湖周边国际自行车赛的吉祥物,卡通"Dorgi"形象深受大家欢迎。"
多年来,葛玉秀一直致力于保护普氏原有的羚羊,并一直在推广"中国对角羚羊"一词。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青海省一直在加大对Platts原羚羊的保护力度,在资源调研、远程视频网络监控、野外保护等领域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了解决普氏冬季饮用水和移民问题,海棠县、岗察县、共和县、天军县和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已在普氏平原羚羊聚居区建设了饮用水水池,并留出简易通道供专人定期蓄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玉邦介绍,为了改善普氏原羚羊的生活条件,4个县还累计拆除了50多万米的围栏刺,各地普氏原羚羊分布区积极投放饲料,岗察县一年累计投资超过10万元, 40多吨草,有效缓解了牲畜和野生动物"养菜"现象。
"近年来,青海省实施了青海流域生态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在流域工程区内共建立了276个生态监测地面定位监测点,并开始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数据。去年,普氏原始羚羊保护计划制定并完成,并制定了未来10年普氏在青海省的原始羚羊保护计划。根据2021年春季Platts原生羚羊种群监测结果,羚羊种群数量已超过2,560只,14年内增长了约9倍。何玉邦说,随着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高原的本土羚羊种群将越来越多。
光明日报(2021年7月14日,第8版)
来源:Guangming.com-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