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
30年来,陈国权教授的浙江大学团队一直从事权力限制监管的研究,初步构建了被学术界称为"新三权论"的"功能分离理论",试图破解中国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管体系。《权力约束监督理论》、《法治与廉政治理:中国探索》是陈国权教授功能分散理论的"三部曲"。
一
在中国历史上,1978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今年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对我个人来说,1978年也是人生中的重要节点,这一年我进入浙江大学,离开温州,来到杭州,开始进入系统了解世界,了解世界,参与世界在新阶段的人生转变。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GDP快速增长,而政治中最突出的现象是官员廉正的高风险。我把这种经济高速增长、诚信高风险的现象称为"双高现象",并以电力监管为研究切口,探讨"双高现象"背后的系统性原因。在我看来,政治生活中的权力就像经济生活的资本。正如我在2013年出版的《权力约束与监督理论》(The Theory of Power Constraints and Supervision)一书中所写的那样:"资本是经济生活中的权力,权力是政治生活中的资本,权力在政治学中的意义与经济中的资本一样重要。"我受到著名的"资本论"研究专家于明仁教授的启发,他研究了《资本论》,并系统地聆听了他在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系研究生的"资本论"研究课程。也希望通过对权力现象的分析,可以解释中国政治社会运作的内在逻辑。众所周知,权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政治现象,对权力限制和监督的研究也是政治学中历史最悠久、最具挑战性的研究命题之一。自1990年代初以来,我一直在探索和思考这个问题,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在过去的30年里,我的研究课题没有太大变化,但也基本延续了决策权、行政权、监管权三点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延申。特别是近十年来,这一研究课题受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高度重视,相关课题多次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招标指南。我有幸连续三次中标,组织团队讨论中国特色的权力限制监管体系,依次构建一个称为"功能去中心化理论"的系统化理论体系。本书是对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框架的初步解读,也是国家社科基金第三重大项目《立足法治中国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研究》的最终成果。当然,将这个项目的最终成果命名为《功能去中心化:中国的探索》可能并不完全合适,因为我的团队对功能去中心化理论的研究并没有收录在本书中,部分内容也出现在前一时期完成的全国社会科学基金两大项目的最终结果中, "权力控制监督"和"权力法治与廉政"。这三部作品都是关于我们构建功能去中心化理论的研究著作,可谓是功能去中心化理论的"三部曲"。
著名作家徐驰于1978年1月发表了《哥德巴赫猜谜》报告,对当时的年轻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陈景润在著作中描述的科学家成为一代年轻人追求科学的典范。那一年我在我的sophonus,虽然文科成绩也不错,但文科班决定选择理科班,并在当年成功考入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但没想到大学毕业后从事文科专业和理科,这也曾是我的一大遗憾。2018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中全会上表示:"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问题,是哥德巴赫对国家治理的猜测。"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隐喻,我觉得我三十年来对功能去中心化的研究仍然与他年轻时追逐哥德巴赫猜测的梦想有关。
二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和科研,但在我看来,人才培养的意义高于科研。在实践中,我试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十年来,我把博士生的培养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强调"国家标准和权威",我一直严格培养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同时,与博士生一起探索和构建功能去中心化理论,这本书是我与博士生合作的结果。合作模式是我提出主要观点和详细的研究框架,经常我先做一篇关于研究问题的学术报告,然后由博士生完成初稿,然后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后修改最终版本。本书各章著作如下:第一章,王福新,孙玉阳;第二章,王福新,顾志军;第三章 王福新;第四章 周鲁瑶, 王福新;第五章 陈晓伟 李莉;第六章 徐天祥;第七章 杨亚兴;第八章 陈永杰.王福新、毛益民、陈洁琼分别进行了初稿、二稿、三稿,研究生卢志鹏、长城、刘玉轩、李学宏、王晓义、石航琦、岳世涛对稿件进行了多次阅读,并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本书的大部分章节都发表在重要期刊上,感谢期刊编辑对内容的质量控制以及许多匿名审稿人所做的宝贵修改。
感谢北京大学的严克平教授。阎克平教授是中国著名学者,对政治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对现实政治也有深刻的见解。他为这本书写了以下的序言:"权力不仅能造福人类,还能危害人类。不受制约的监督权力不仅会伤害人性,还会扭曲人性。如何限制监督权,是政治学永恒的主题。陈国权教授致力于权力限制监督研究30多年,希望他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减少权力的任性,使权力更有利于人民"。这些台词表明了严克平教授对权力任性的深切关注,我们对研究权力限制监督理论寄予厚望。
感谢《学术月刊》副主编王胜强,他早就关注了我的研究,几年前邀请我做一次学术采访,而今年我终于下定决心,以采访的形式对我30年的学术研究做一个更系统的梳理,博士生陆志鹏不仅沟通过很多次, 但我也通读了我30年的相关著作,完成了《探索功能分权理论的三十年——陈国权教授访谈》(发表于《学术月刊》2020年第11期)。这次采访梳理了我的功能分散理论的学术脉络,这是本书的序言。
感谢清华大学政治学系的荆跃进教授,我们是学术同行和学术声音。几年前,他综合分析了我的研究成果,非常准确清晰地总结了我的研究成果,作为十大命题的逐层推广,并总结了"新三次方理论"。他的研究发表在《2017年经济和社会制度比较》第4期上,经论文同意,以附录的形式发表。我们还要感谢兰志勇教授、徐香林教授、何增科教授、郑春燕教授等学者,他们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团队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功能去中心化理论的研究。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建英先生。记得2014年网上宣布我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第二项重大专项后,赵建英校长亲自打来电话,希望该项目的成果能在他们的出版社发表。2018年研究成果《权力法治与廉政》高质量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表,未达到赵建英校长的期待,该书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会推荐的中国学术外语翻译作品名录,荣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被评为2018年最受欢迎的政治学学术专著。在上一次愉快合作的基础上,该书继续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负责编辑仍然是副主编兼重大项目出版中心主任王寅和重大项目出版中心编辑王琦。感谢您的出色编辑工作。
三
每个学术团队都会有特定的精神气质,清华大学教授京月进曾经问过我,学术团队的精神气质是什么?我当时无法回答,过去我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于是,我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学们在微信群中提出了这个问题,同学们纷纷留言,廖丹子说:"三个扎实的精神:扎实、务实、求实。此外,陈门还有一种精神是非常宝贵的:真诚团结合作的精神,暂时称为"石榴"的精神,包容;求实新是追求兴趣,毅力是学术品格,包容是团队心智",曹伟说:"求真求知,厚重的道德重担",周路瑶说:"趋势判断、脉络、坚持底线,让良知;陈永杰说:"团结的氛围,追求卓越。毛益民说:"现实务实,大气宽容;这是我在陈门最深的感受。我想了几天,也想用"傻瓜移山精神"来总结我团队倡导和实践的精神。在中国,对政治权力的限制和监督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我学了三十年,我的博士生跟着我十多年,在高校任教的学生也开始引导研究生探索权力限制监督的问题。我深切希望通过几代学者的联合研究,扎根于《中国实践》,建立权力限制和监督的理论,可以解释中国的政治现象,功能分散理论,并有助于破解哥德巴赫国家治理猜想。
温/陈国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来自"ZJUCCLGI"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