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光明日报评论员

10月12日,习近平总统通过视频形式出席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届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了主旨演讲,强调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建设经济与环境共进的全球家园。

"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命,万物都要养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前,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联合国的数据,1990年至2020年间,全球森林面积损失了178万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使地球栩栩如生,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地球,即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生效,已成为联合国环境和发展进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环境公约之一。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昆明市所在的云南省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分享者和引领者,始终致力于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会议的主题是"生态文明:构建地球上的生命共同体",是联合国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第一次全球会议。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贫,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绿水绿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中国是这么说的,它确实做到了!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载入党章。"最严"新环保法出台,"污染防治"成为三大战役之一......这些都是生态文明政策实践的具体措施。Sehanba荒野已经变成了森林的海洋,濒临灭绝的中国豹子已经回到了中国北方人口稠密的栖息地......这些都是切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由于前所未有的生态保护和执法努力,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有效和适当的保护,一些稀有和濒危物种正在野外逐渐恢复。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展蒙上了阴影,世界百年未定形势进入加速演进期,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更大挑战。面对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习近平总统提出了四个命题: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绿色转型驱动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以促进以人民福祉为中心的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基于国际法的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这是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只要各方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承担责任的高度,我们就能够共同建设地球的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3日,第1版)

来源:Guangming.com-光明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