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播州区乌江镇: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

近年来,播州区乌江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河道生态保护和永续利用这条主线,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渠道。

位于播州区乌江镇老君关村白家坝的循环水产养殖基地,是乌江镇取缔网箱养殖转产上岸的水产养殖基地之一。养殖基地负责人曹国飞自从乌江库区取缔网箱养殖,实施渔民转产上岸后,便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探索起了循环水产养殖模式。

播州区乌江镇: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

播州区乌江镇老君关村循环水产养殖基地

“之前我在乌江里面网箱养鱼,那个时候对生态环境影响还是很大,而且鱼的产量也不高,后面搬到这里了以后,网箱变成了鱼塘,不光是产量变大了,还不会污染水环境。” 曹国飞告诉记者,利用循环系统,池塘内的污水经过处理后,枯水季可以直接回抽使用,丰水季鱼塘的水处理达标后还可以排放入旁边的艾田河。

8个鱼塘,30余亩水域,可实现年产量30万斤,产值可达450余万元。同时,养鱼过程中产生的残余饲料、鱼粪也将通过这套系统沉淀回收到集污池,再通过吸污设备,定期回收到岸边处理池,经沉淀、过滤后,水体循环利用,固体物作有机肥,达到环保增收两不误。

播州区乌江镇: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

志愿者在清理河面垃圾

这些年来,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发展体系过程中,乌江镇秉承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从集镇到村庄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让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清澈的乌江水就是乌江镇苦下功夫抓环保的最好见证。

乌江镇坪塘村村民李洪祥,空闲之余总会出现在乌江库区码头,志愿清理河面漂垃圾和清扫河道沿岸。

“我们自发组织了一个20来人的志愿队,每周都会轮流到河边清扫垃圾。”李洪祥说,他们世代都生活在乌江沿岸,很不愿意看到乌江的环境被破坏,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让乌江越来越干净美丽。

播州区乌江镇: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

乌江流域风光

乌江的美,是大自然的赋予,更是倾力保护的结果。播州区在取缔网箱养鱼,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同时,结合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工作,在流域沿线严格实行区、镇、村三级河长制度,聘请沿线200多名村民为河道日常保洁员,每天对河道进行全面巡查清理,有力有效推进沿岸水质环境改善。

全媒记者:杨梦云 郑海海 播州融媒 蔡城池

编辑:刘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