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行影纪》再现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庄学本西行考察日记|天府书展·好书

封面记者张杰

1934年至1941年,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纪实摄影大师庄学本先生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近十年的研究。他的照片展示了那个时代少数民族的精神面貌,留下了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的可信的视觉档案和调查报告。直到20世纪末,他的图像才逐渐被发现,他在摄影史上的贡献和地位被重新定义。

《西行影纪》再现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庄学本西行考察日记|天府书展·好书

10月15日,由四川美术出版社、背俚出版公司联合主办的新书《西行电影纪事》首映暨分享会在天府书展二号活动区举行。

《西行影纪》再现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庄学本西行考察日记|天府书展·好书

庄学本

以庄先生的三条出行路线为线索

包括大量有价值的视频材料和学习笔记

《西行影子纪事》(三卷)以庄学本先生三条出行路线为线索,包括大量珍贵的视频资料和学习笔记,内容丰富,还邀请了影像人类学家朱靖江先生指导相关内容。这套书全面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40年代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风貌,为西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西行影纪》再现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庄学本西行考察日记|天府书展·好书

自古以来,藏族文化走廊因其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一直是许多民族南北迁徙、繁殖迁徙、交流的重要通道,在中国区域发展和文化建设格局中占有特殊地位。唐园、茶马、南丝绸之路开辟的南北、东西通道,是内地与边疆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的血脉和载体。

《西行影子纪事》为我们呈现了影像人类学先驱庄学本先生十年的西游历程,也留下了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的可信的视觉档案和调查报告。读者可以第一次来到天府书展现场,感受大师眼中的西方人文之美。

《西行影纪》再现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庄学本西行考察日记|天府书展·好书

庄学本对当代摄影师的启示和意义是什么?

1941年,庄学本举办"西康电影节",以西康山河、地理、民族、地产的真实形象,吸引了20多万参观者,影响深远。

马晓峰,《西行电影纪事》策划人,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助理,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会长,介绍作者,中央民族大学朱靖江教授,著名摄影师,四川美术出版社编辑,原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会长陈进,摄影师,独立电影导演高敦子, 著名摄影师徐贤出席新书首映礼。此外,成都后浪潮领军人物、高级主编杨建国、四川美术出版社社长唐海涛等出席了首映式。

《西行影纪》再现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庄学本西行考察日记|天府书展·好书

在首映式上,马晓峰深情地讲述了《西游记》出版和重印的由来,朱靖江先生从影像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中国摄影界的嘉宾们对庄学本的探索和理解,中国学术界对庄学本的重新认识、《西游记》的主要艺术特色、庄学本对当代摄影师的启示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b>:"如果你有新闻线索,欢迎你向我们举报,一旦被采用,就会有费用奖励。新闻微信关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

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