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記者張傑
1934年至1941年,中國影像人類學先驅、紀實攝影大師莊學本先生在四川、雲南、甘肅、青海等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近十年的研究。他的照片展示了那個時代少數民族的精神面貌,留下了關于中國少數民族曆史的可信的視覺檔案和調查報告。直到20世紀末,他的圖像才逐漸被發現,他在攝影史上的貢獻和地位被重新定義。

10月15日,由四川美術出版社、背俚出版公司聯合主辦的新書《西行電影紀事》首映暨分享會在天府書展二号活動區舉行。
莊學本
以莊先生的三條出行路線為線索
包括大量有價值的視訊材料和學習筆記
《西行影子紀事》(三卷)以莊學本先生三條出行路線為線索,包括大量珍貴的視訊資料和學習筆記,内容豐富,還邀請了影像人類學家朱靖江先生指導相關内容。這套書全面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40年代中國西南民族地區的風貌,為西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促進少數民族曆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自古以來,藏族文化走廊因其獨特的自然生态和豐富的文化資源,一直是許多民族南北遷徙、繁殖遷徙、交流的重要通道,在中國區域發展和文化建設格局中占有特殊地位。唐園、茶馬、南絲綢之路開辟的南北、東西通道,是内地與邊疆政治、文化、經濟交流的血脈和載體。
《西行影子紀事》為我們呈現了影像人類學先驅莊學本先生十年的西遊曆程,也留下了關于中國少數民族曆史的可信的視覺檔案和調查報告。讀者可以第一次來到天府書展現場,感受大師眼中的西方人文之美。
莊學本對當代攝影師的啟示和意義是什麼?
1941年,莊學本舉辦"西康電影節",以西康山河、地理、民族、地産的真實形象,吸引了20多萬參觀者,影響深遠。
馬曉峰,《西行電影紀事》策劃人,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總經理助理,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副會長,介紹作者,中央民族大學朱靖江教授,著名攝影師,四川美術出版社編輯,原四川省攝影家協會副會長陳進,攝影師,獨立電影導演高敦子, 著名攝影師徐賢出席新書首映禮。此外,成都後浪潮領軍人物、進階主編楊建國、四川美術出版社社長唐海濤等出席了首映式。
在首映式上,馬曉峰深情地講述了《西遊記》出版和重印的由來,朱靖江先生從影像人類學的角度探讨了這本書的價值和意義。同時,中國攝影界的嘉賓們對莊學本的探索和了解,中國學術界對莊學本的重新認識、《西遊記》的主要藝術特色、莊學本對當代攝影師的啟示和意義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
<b>:"如果你有新聞線索,歡迎你向我們舉報,一旦被采用,就會有費用獎勵。新聞微信關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