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方基金李瑞:未来智能化将成为汽车行业主要的驱动逻辑之一

作者:资本邦

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趋势,抓住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人才高水平、产业聚集区,推动汽车强国建设,2021汽车之都论坛于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

据悉,本届论坛以"智能驾驶第一年的掘金机遇"为主题,重点探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人工智能、信息安全技术等生态链。作为一场备受自动驾驶行业和智慧网络汽车行业关注的专业盛会,本次论坛吸引了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知名投资者、行业专家和自动驾驶领域的专业媒体。

事实上,智能汽车,包括无人驾驶汽车,近年来已成为监管机构和行业的热门话题。

2020年2月24日,相关部门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了我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抓住产业发展战略机遇的政策方向。接下来的一个月,相关部门发布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类》公开文件,根据驾驶自动化系统能否执行动态驾驶任务,根据角色分配在执行动态驾驶任务和w中如果设计有操作条件限制,驾驶自动化分为0-5级;截至年底,相关部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完善了新能源汽车发展顶层设计,提出要推进电动网联产、智能技术的融合与协同。

"智能将是未来汽车行业的主要驱动逻辑,自动驾驶汽车显然是未来10年的方向。在10月15日举行的2021汽车资本论坛上,东方基金绝对收益部副总经理李锐就自动驾驶智能汽车产业化趋势发表了这番表态。

在东方基金的李锐看来,迄今为止自动驾驶行业两波浪潮中的第一波,都来自对自动驾驶产业化的预期。有许多标志性事件,waymo分拆,通用汽车收购Cruise,福特对ArgoAI的投资等等。背景是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深度学习开始在图像识别等感知技术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发展。所以可以说,深度学习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是智能驾驶首次投资的主要原因。资本对其产业化前景寄予厚望,但当时显然盲目乐观,现实情况是,长尾问题已成为高级自动驾驶落地的重要制约因素,具体挑战在于硬件稳健性、系统冗余、测试完善等方面。

第二波浪潮来自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而不仅仅是期望。经过3-4年的进一步技术积累,激光雷达、芯片、感知和决策算法等核心自动驾驶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特定场景(矿山、港口、机场等)自动驾驶已经能够初步实现商品化着陆。资本预期也逐渐调整到与实际工业进步相一致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几个因素进一步推动了二次投资热情:(1)随着低阶自动驾驶汽车开始上市并大受欢迎,如小鹏P7、Model3/y等,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加速转型,纷纷推出智能品牌,标志着智能汽车进入商用阶段。(2)相关公司已经上市,资本市场活动增加了该领域投资的确定性。总之,自动驾驶逐步商业化的第二波机遇是核心原因。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自动驾驶的着陆逻辑在于:从低速到高速,从载重到载人,从商用到民用。未来自动驾驶落地需要技术和场景操作的结合,着陆的商业化时间会根据场景而有所不同。结构化场景已经能够实现L4级无人操作,但每个不同的场景对技术细节的要求也不同,比如矿区场景有磁场干扰,GPS信号差,而且工作环境恶劣,灰尘较多;港口场景经常受到雨水和潮湿天气的袭击;机场物流需要高安全性。这些无人驾驶车辆需要连接到整体运行管理调度系统,需要对场景有深入的了解和有针对性的算法变化,才能实现自动驾驶的真正落地,还要通过连续的运行数据采集才能不断进行技术迭代。

与量产车辆相比,测试车辆可以配备更多的传感器,收集更全面的数据,可以建立更好的仿真测试环境,算法开发进度也更加领先。渐进式路线可以大规模启动,积累更多的感知和驾驶数据(场景路况等),其中(例如校准的图像数据,角落驾驶条件等)和决策算法可以迁移到L4应用程序。个人更看好渐进式的发展路径,但前提是厂家拥有与L4水平相当的强大研发能力。"

在分析自动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的同时,东方基金的李锐也对产业链和竞争格局发表了看法。

对于产业链,东方基金李锐建议将重点放在AI芯片、算法和数据上,打造自动化汽车公司最具核心的投资机会。"1)AI芯片作为最有价值的硬件环节,选择相应的芯片就是选择相应的生态。国产AI芯片有望逐渐成为自主替代目标的选择。2)算法和数据层次是最有价值的软件环节,软件、算法、数据不仅与功能安全密切相关,而且与数据安全息息相关,政府也给予更大程度的政策、规划、测试支持。目前,国内初创企业有一定的规模,该领域的企业也有机会。"

其次,重点是传感器激光雷达,目前的半固态/固态激光雷达方案,机械激光雷达从昂贵的数十万美元下降到600-1000美元的范围,并且能够通过车辆法规,从而为大规模生产和装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过去由国际Tier1垄断的底盘执行单元在更换方面进展缓慢,使其出错,因为它涉及驾驶安全。智能驾驶在实施环节需要线路控制系统的辅助,OEM有需要整合底盘领域、底盘执行机构,因此给国内的替代也创造了更好的机会。"

至于竞争格局,东方基金李锐直言不讳地说,"与主机厂和科技公司将有竞争关系。汽车头公司很有可能会对智能驾驶系统进行自我研究。一方面,整车厂的历史属于利润率低的制造业,供应链优化已经比较成熟,成本持续降低的空间已经很小。在智能电动浪潮下,汽车制造商有望迎来更高的自行车价值和利润率,同时通过数据和系统捕获用户。因此,头部整车厂拥有强大的动力自学核心技术。

传统主机厂的负责人和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主要是竞争关系,而其他科技公司也会有业务合作,甚至这些科技公司也可能被传统汽车厂的负责人收购。如果科技公司的资本实力足够强大,我认为不可能排除制造汽车的可能性。头部以外的传统寄主工厂将更多地与技术公司合作,但所有权和利益分配机制是重点。

此外,汽车制造的新势力,与科技公司主要是竞争关系,自身的软件能力相对较强,灵活的组织和激励机制,而自动驾驶技术对于其二级市场估值有很大的支撑作用,因此需要较少的外部合作,甚至自动驾驶芯片也会开始进行自主研发。"

(市场风险投资应谨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