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一氓出版二三事

作者:光明网

1981年3月初春,古籍整理和出版策划第二次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我第一次见到了李毅同志。我以前听说过:我不记得1941年大哥是不是回到了家乡安徽太湖,听说有一个人过河加入四师(新四军)。大哥偷偷拜访了住在不远处的农夫老雷,两人谈起了很多关于新四军的事情。大哥当时很神秘,当时与新四军的接触就要斩首了。只隐约记得大哥说过,四位老高爷中有一个李夷流氓。

当我遇到李毅流氓时,人们叫他李老,当他又老又胖的时候。但关于古籍的报道,带有四川的语气,但很精神,有这样一股力量,让参与者也感到精力充沛。报告完后,他拿着一根大管子走到参加者面前,我起身跟他说话,别忘了问他关于新四军的事情。

李老对北京古籍的整理和出版非常紧张。今年6月3日,距古书发布会不到两个月,李老让我来汇报。我去了他在长寿路中段的办公室,那里有李伟和中国书局的赵守轩在场。我现在有话要说,因为古书会,我走访了很多北京和国外代表——都是熟悉古籍的文学史专家,这对我们选题、选稿、审稿、选稿非常有益。李老开心地听着,抽着大烟斗,不时插话。还记得他说"热河米扎"的时候,你能做到吗?我当然说。后来,我多次到北京大学历史系找陈清华,请他收集资料。这是清末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李老在《避暑胜地图序列》中写道"比如咸丰死在避暑胜地,而同一条规矩,杀舜,都是有预谋的。"当时,慈禧和咸丰姐夫维禹亲王与苏顺八世的最后大臣在激烈的斗争的避暑胜地联手。难道只是慈禧的剧情成功了,加上老七??密云被捕后,在撒特拉的独裁统治下,情况越来越糟。这是一个好话题,我们没有急于出书。

后来,我觉得李老板想为别人做点什么,哪怕是一点点,他都尽力去做。1983年,他寄给我们他珍贵的《开元宫话》和后来陈世赞的《北京海关地图》。这两次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2005年重印的北京海关地图。

李老是国务院古籍整理和出版策划小组组长,加上那些经常听说他参加南昌起义、长征,或者郭沫若对党的介绍的人,李老的心是一个大干部。但有时我想起了他在古书会上说:"我像英国议会一样开会,可以听,也可以不听。"我一直记得这一点,因为我认为这很不寻常。仔细想想要尊重参与者,同时也要提醒主持人的会议,你必须让愿意听的人去听。

这样,我对李老感到亲切。1983年1月,我们在崇文门宾馆召开座谈会,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他来了。第一个人问:"古书卖得怎么样?"我只做书和卖书,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幸运的是,老戈尔德说:"这本书卖得很好。北京的古籍畅销。"李老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原来"文革"刚刚过去,十年不印书,只卖一种书,人需要更多的书啊!

1985年10月和1986年5月,我两次预约了李老家。我去了东城公园毗邻城墙(今二环路)的单门院子,只看到花草树木,新建的房子摆放了很多东西。我不记得第一次该做什么了。我记得第二次李老不得不为文学报纸写一篇关于广告的文章。我讲到北京帽子店黑猴子柜子上有一只大黑猴子,万春唐人参鹿角在门上挂着一只大鹿角,主要做广告。前门棋盘街周围明代店挂着假象。清西四砂锅店卖祭白肉,店里桌椅用白木,有一种装腔作势叫"过午",早上卖完,是精心宣传的。

李老看重古籍的才华。据了解,1982年那次会议,北京西宾馆304室与上海学者胡道京订购了《梦溪笔谈》,湖南学者钟叔和编辑的《走向世界》系列书籍均受李老邀请。还有我的小伙伴,在安徽太湖从1939年春到1943年夏天在同一间教室里,孔凡丽,曾多次得到李老的帮助,比如李老为范李彦宇写的书名《范承达年鉴》。此时,范丽是北京三中学的一名教师,住在西城玉德湖同一个小煤厂的小屋旁边。李老知道后,心里想的是分配一套虚荣心。李老的秘书沈锡林也担心此事,我商量。分房让古籍组工作,其实是列入了中国书局。Vanley也来征求我的意见。我也帮助过礼来北京,但考虑一下这是否会影响他的作品,他从事的是三苏的收藏、色谱等。我让他负责自己,他犹豫了一下,最后没有去中国书局工作。后来,他花了很多钱在大兴黄村买了房子,医疗条件也都欠缺,错失了机会。

我不知道李老帮打捞了多少珍贵的古籍。我所知道的是,1984年,他研究了红色建筑之梦,并建议专家去列宁格勒取回清朝流通的俄罗斯钞票。但他不认为只要是古籍,它们就会出版。例如,他不赞成复印"四本图书馆书"。很简单,1932年学者洪叶庆幸没有影印成功,洪叶说,"四库"的书已经印刷出来了,有9/10以上。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组织标点符号比印刷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书要好得多。想必李老也为机关仔细计算,要制作上千套"四本图书馆书",大大小小的机关、学校、文化单位为脸,急于购买,花了很多钱,恐怕最后很少有人认真读书,是不是浪费了有用的资金?像我们出版社花了5000元买了一套台湾版的《四号图书馆》,堆在一个大房间里,我去读了两遍,双锁的书都沾满了灰尘。

我还根据李老的建议,在1988年6月19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四图书馆书不宜转载》的文章,用A-B对话充分阐述了双方的利弊。后来听说李老提到了这篇文章,问是谁写的。当时,我在中国书店帮忙,用笔名"钟初",李总以为自己是中文书局的人,问也找不到人。事实上,我还没有说四个图书馆有什么问题。今天看到李老在明正德本杨文敏文集里说:"明阳荣的书《清代属于'扫荡'类书籍,与《平湖宋》第八卷、游击队将军杨宗道序列的第十一卷有部分谬误。"这是古籍被四个图书馆毁坏和毁坏的证据,但不幸的是,我无法像李老那样以如此研究的方式指出它们。

李老出生于1904年,比他小21岁,和我父亲、哥哥一样想念他。尊敬他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老兵,有着强烈的共产主义信念,在晚年,他仍然担心这些弊病:"十多年来,不知何故,它创造了一种与此相反的文化(指邓厝放弃中央委员会的提名),这很难说。"不幸的是,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做基本工作。

读了李老的《罢工集》(出中国书局),才知道他是一个强大而有才华的诗人,字里汉,"云陵四十年的冤屈,闽南山太英雄",以及如此沉重的感情,给老千上万的朋友、烈士。

李老西的藏书因此被广泛阅读。我读《徐霞客游》,看到徐某去云南丽江为木客,不知道结局。李洛玄牧原为西方人,名"Ad",明初给姓慕士为丽江土师。第二十二代木头的清单,和帮助徐霞客的是木头增多,字是白,作者是"云光墨水",即徐氏的验证。而穆曾的五代祖木字,因为贬义云南杨胜玄跨界之旅始于文学名声。据悉,杨胜轩已经影响了几代穆的快乐风格。

而我读了《一个流氓问题跋涉》(三书店版,这篇文章引用了李老文的话)都从这本书中引出)感到欣慰,来到了精神上。多么美丽的文字,告诉我要读,想读。李老实作文,不妨抄一段话:

"气号——气号是偏离轨道的历史,燕明同志到济南,然后干脆投出'洁净室',直到1974年。这时不允许留针,更别说刻刀了。在1949年之前,没有努力雕刻邮票,因为他们不在乎。这些没有邮票的岁月完全是被动和被迫的。我不惋惜他这些年没有刻上党的印章,我很遗憾他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为党和人民做他能做的事。他心中或许有这样一个闲暇篇章——"长久不及掩饰,哀悼民生如难!'"

1975年,李老写了他的老朋友齐艳明,他是十三名学生的同学。从1919年的老朋友开始雕刻开始,由雕刻表演齐彦明的一生,写动啊!(赵罗)

光明日报(2007年11月9日)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