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爱漆爱到跟漆姓!法国艺术家首次来蓉开展 新作融入漆器工艺

6月11日,4点.m,法国著名艺术家文森特绘画在成都的首个展"叙事"在徐威远现代设计与艺术博物馆开幕。

这位艺术家出生于1977年,笔名文森特·卡泽纳芙(Vincent Cazeneuve),自从十多年前来到中国以来,他一直使用"漆器"这个词作为他的中文名字,以表达他对与自然密切相关的古老工艺的热爱。

在今天的发布会之前,红星记者来到了位于徐威远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二楼的展馆,文森特·佩因特和工作人员正在那里委托拍摄纪录片短片《画师》,该短片将被放映。在持续三分多钟的视频中,你可以看到他跟随油漆农民进入山区,在油漆树上切割V形嘴,并仔细收集原始油漆。

爱漆爱到跟漆姓!法国艺术家首次来蓉开展 新作融入漆器工艺

展会现场

"看着油漆慢慢地从树皮里流出来,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如此震惊。这句话是他在展览现场对一件作品的描述上写的,旁边是地面上一棵长满苔藓的漆树干,还有一套油漆工具。文森特告诉记者,镰刀是用来清除油漆树边缘的荆棘,使在切割油漆时更容易行走,切成短木楔的树枝被用来插入树干作为爬树的"梯子"。

"拾漆者有句谚语叫'一百里刀一磅油漆',意思是走一百英里,在树上切一千张嘴,最后生产出一磅油漆。"一棵油漆树在其生命周期内只能切割约10公斤的原始油漆,"温森先生说。

爱漆爱到跟漆姓!法国艺术家首次来蓉开展 新作融入漆器工艺

Vincent Paint在展览现场讲解创作过程

文森告诉记者,从法国莱维尔技术与艺术学院毕业后,他首先成立了一个个人工作室,致力于古董家具的修复,主要是亚洲和西方漆器的修复。"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巴黎看到了法国著名装饰艺术家加斯顿·瑞士的画作,我非常喜欢它们,以至于我逐渐开始了漆器艺术的研究和艺术创作。

法国不生产涂料,他后来才知道,大型涂料最好的产地之一就是在中国。大油漆是中国油漆,产地分布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

2007年,这位30岁的老人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四川和重庆学习漆器。后来,他选择在重庆定居,在城市附近的山区设立了工作室,以大颜料为原料进行艺术创作,已经十多年了。他娶了一位学油画和缝纫的中国妻子,去年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名叫"小七画"。

爱漆爱到跟漆姓!法国艺术家首次来蓉开展 新作融入漆器工艺

作品的黄金部分是文森特手工制作的竹制凸起

通过将法国装饰艺术风格与中国传统物品融为一体,文森逐渐探索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呈现方式——蛋壳碎片、金箔盖、米饭袋、自己手工制作的竹凸、自己的编织土布......艺术家的动手能力是一流的。

爱漆爱到跟漆姓!法国艺术家首次来蓉开展 新作融入漆器工艺

作品下方的深色面料是用文森特的手工编织线编织而成的面料。

在本次成都展览中,Vincent展出了许多带有易元素的新作——为此他深入大连山,参观了当地的易漆器非遗传传承者,深入了解了当地传统漆器技术,尤其是彝族漆器盔甲和漆碗的制作工艺,并融入了自己的新作。

爱漆爱到跟漆姓!法国艺术家首次来蓉开展 新作融入漆器工艺

作品《无题》,材料深色部分来自彝族人的羊毛毡斗篷

所有这些抽象的美,简单而有趣的作品,都被命名为"无题",温森说,每个观众都可以自由地解释他们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7月30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红星报记者|乔雪阳

编辑|雪地的段落

(下载红星新闻,有望获奖!)

爱漆爱到跟漆姓!法国艺术家首次来蓉开展 新作融入漆器工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