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何中华:马克思与孔夫子“相遇”为何是历史的必然?

作者:海外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事情问)什么中国:为什么马克思和孔夫子"相遇"是历史性的?

中国通讯社北京9月28日电 问:马克思和孔福子"相遇"为什么历史是不可避免的?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忠访谈

中国通讯社记者 安英召

何中华:马克思与孔夫子“相遇”为何是历史的必然?

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先生在《马克思铭文》一文中,以戏剧性的语言论述了马克思与孔福子的"相遇"。2021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忠信将在其新书《马克思与孔夫子:历史的相遇》中成为国内外激烈争论的话题。

"马克思在中国与孔福子的'会面'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在接受中国通讯社《问什么》专访时,他指出,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时期来看,任何文明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马克思与孔福子的历史性"会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何中华:马克思与孔夫子“相遇”为何是历史的必然?

档案照片:中国赠送的马克思雕像。中国通讯社记者 彭大伟

采访实录总结如下:

中国通讯社记者: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先生出版了《马克思铭文庙》。回顾过去的一个世纪,你认为马克思和孔夫子能够在中国"相遇"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何中:马克思和孔福子在中国的"相遇"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按照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即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劳动和劳动矛盾逐渐外化为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的矛盾。《共产党宣言》说,世界市场的开放导致了"东方向西方的替代",这决定了革命的重心已经从西欧转移到了东方。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的神学是在正确的时间被中国选择的。正如他所说:"一个国家实现理论的程度取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该国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实质性的干预来到中国,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实践能力的证明"。这种深度干预,不可能避免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基因的骨干。因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它的背景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塑造的。早在一个世纪前,郭沫若先生就把马克思和孔夫子作为两种意识形态的象征,可以说是颇具前瞻性的。

何中华:马克思与孔夫子“相遇”为何是历史的必然?

信息图:马克思创作《共产党宣言》的手稿。(彭大伟摄,中国通讯社,5月6日)。

中国新闻社记者:在你的新书《马克思与孔夫子:历史的相遇》中,你指出,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虽然在意识层面上比较矛盾,但在无意识层面上更是融合。您如何理解这种冲突?

何中华: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是统一的辩证关系。忽略这些方面中的任何一个都是违反辩证法的。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之间既有历史距离,也有民族差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关键时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它代表了现代文化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马克思主义来自西方,儒家思想起源于中部地区, 很远。

但这些表象并不能完全反映自然。从时代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理论作为现代性的批判者,有在更高层次上回归起点的倾向,而儒家思想作为前现代思想,在逻辑上与马克思主义相得益彰。民族性、西方意识形态传统也有区别,例如,大陆传统与英美传统大不相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之间存在着张力。强调人类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有可能认同大陆思想。马克思主义起源于德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得益彰。

事实上,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这种情况就已经发生了。首先,中国用中文描述马克思主义。"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说。"一个民族的语言,集中了那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让马克思主义"说汉语"本身就是"中国化",让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万无一失。其次,中国人从自己独特的世袭背景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用它来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而且,在反思的层面上,即毛泽东说,"从理论上思考中国革命的现实",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内部融合的结果。

中国新闻社记者:您在新书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有其历史条件和机遇。如果从文明的根源来看,两者之所以能融入中国大陆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在文化原型上是同质的,如两个例子所示。

首先,我们重视实践。马克思以"实用唯物主义"命名他的"新哲学",即"将感性视为人类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它,"他在《费尔巴哈大纲》中写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最深刻、最典型的体现,它不同于一切旧哲学,也优于一切旧哲学。儒家思想也非常重视"实践"。孔子说,看一个人要"听他们说什么,看他们做什么"。与言行相比,孔子更看重"线"。《论语》的第一篇文章说"不时学习"。"学习"和"学习"是不同的,前者侧重于知识,后者侧重于实践。这一性格集中于儒家"知识与实践统一"的目标,源于儒家对世界的运用。在强调实践中,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一致性。

二是"历史感"。黑格尔主张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把历史看成是证明逻辑的"工具"。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这一原则,主张逻辑在历史上应该统一。思考马克思哲学的方式是把问题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而不是以超历史和抽象的方式看待它。儒家思想也注重"历史意识",这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所谓"出生容易",但容易并不容易。汉儒董忠书说,"天不变,道不变"看似消极变化容易,但实际上,据说变化是不变的。这种来之不易、一成不变的方式只能通过不断变化的历史来展示。因此,清朝儒家章被真心地称为"全六史"。孔子曾说过,"温馨新,可以当老师",这具有由"历史"和"靠"出现的学习意义。

中国通讯社记者:在当今世界,文明的交流,马克思和孔福子超越了时空的"相遇",灵感是什么?

何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和相互学习。马克思与孔福子的历史性"会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马克思主义也使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两者的成功"相互化",相互成就,是文明的"双赢"。

毛泽东曾经提出过"活的马克思主义",即结合中国国情、中国具体现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因为采用了"民族形态",才有了"中国风和中国风",所以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听到的是,因为从学术层面进入中国文化,所以可以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武器,并通过实践可以成为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开花开、硕果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也实现了自我更新、自我放弃和自我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髓,为中国提供了传统文化"抛弃糟锭,取其精华"的标准。马克思主义可以"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素,使之获得生命力,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发挥积极作用。

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从来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互动。在全球化时代,任何民族、国家或地区都不能脱离人类文明。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有平等对话,文明之间才能相互学习,实现共同发展。

何中华:马克思与孔夫子“相遇”为何是历史的必然?

档案照片:一所小学校园里的孔子雕塑。摄影:王东明

中国通讯社记者:在中华文明复兴的过程中,马克思和孔福子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中国实际探索对其他古代文明现代化改造的借鉴意义是什么?

何中:马克思和孔夫子在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代化是不可分割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保持主观性,即回答"谁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为谁服务的?"这是一个问题,否则你会失去自己。这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深刻教训。现代性正在蓬勃发展,人们很容易忘记":"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们要去哪?"答案需要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找到。传统文化是存在本身,它构成了我们的血肉之躯和生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决定中国人的根本。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对应对当代生态环境危机具有启蒙价值。某种意义上的"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宣告了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失败,世界面临着文明转型的紧迫任务。工业文明以人为服务为导向,要摆脱这种困境,需要汲取"天人合一"的智慧。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基于这个基本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意义不容小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人与自然的矛盾必须从社会制度层面找到原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和优化也需要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完美开始。例如,市场经济可以最有效地配置资源,但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回避和克服市场逻辑的任意性,就没有办法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我认为,无论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当代思想,都可以为我们解决这个事关未来的问题贡献智慧。(完整)

受访人简介:

何中华:马克思与孔夫子“相遇”为何是历史的必然?

何中华(1962-),山东省闽南人,现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发展理论。在《哲学研究》、《哲学动力学》、《文化史与哲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发表《哲学:走向本体的清晰》《重读马克思:对一种哲学观点的当代诠释》、《历史思想:马克思哲学的新诠释》、《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马克思与孔夫子:历史的相遇》等著作。一些论文已被《中国社会科学》(英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闽大报》和《高等教育文理学术文摘》等刊物翻译(翻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