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孩子的天生能力。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欢学习或学不好,那一定是父母或老师的错误。
-1-
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
积累个人经验有两种方式:1.直接经验,即个人经验(如游戏、自由探索);2. 间接经验,即他人的经验,包括口头(如听故事)和书面经验(如课本学习、课外阅读)。拥有丰富的直接经验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良好基础。
-2-
孩子如何学习?
经验就是学习。儿童智力的发展来自经验,而不是知识。发展孩子智力的最好方法是给孩子创造丰富体验的机会。基于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孩子愿意自由探索,如果父母不停下来或打扰,孩子自然可以积累丰富的快乐体验。

当孩子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时,助教为理解课本学习、课外阅读等间接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成人保护的情况下,让孩子触摸装有沸水的杯子,TA可以自然地发展对沸水危害的理解,从而知道如何识别危险,保护自己。新闻经常透露,儿童被沸水严重烫伤,很可能与成年人口头告诉儿童沸水的危险(间接经验),禁止儿童触摸(剥夺他们体验的机会)有关。
在儿童学习这件事上,成年人往往倾向于重视间接经验(教科书式的学习,基于问题的战术),而忽略了直接的经验,结果往往是培养高分低能量的"好学生",善于课本学习和考试,但缺乏生活经验和常识,对世界的理解仅限于教科书获取的信息。好成绩不一定善于学习,有可能善于跟随老师的接力棒进行机械记忆(被动学习),这样的学习离考试不会有太大用处(所谓与社会脱节);
大人往往缺乏耐心,不能接受孩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错误",急切地告诉孩子"正确答案",期望孩子避免错误,直接掌握大人已经验证过的所谓正确结果。然而,告诉孩子开水一百次的危险,不仅很难让孩子掌握有用的知识,而且要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筑起一堵彼此不理解的高墙。
-3-
你怎么能毁了你的孩子的学习能力?
很简单,剥夺经验。
缺乏直接经验的孩子将难以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进入学校(教科书,即间接经验)后,他们似乎无法在听力和学习教科书方面跟上有经验的孩子。这时,很多家长告诉孩子,你只是学习(课本),而你无所不用担心的,其实是继续剥夺孩子体验的机会。一个缺乏直接经验的孩子的学习成果就像一个空中凉亭。
除了这种极端的破坏方式之外,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隐藏的破坏方式。如:干扰、打断、做作业、写保函等很多充满"爱(压迫)"的支持。(得到一个能学习的孩子的方式大同小异,但摧毁孩子学习能力的方式却因家庭而异)
-4-
如果孩子厌倦了学习怎么办?
好消息是:孩子可以表达一种疲惫,表明TA仍然想做自己。TA不喜欢学习,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者他们不喜欢老师,或者他们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有问题,或者出于其他原因。父母只要能接受自己的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以体贴的态度而不是权威的态度去分析孩子的困难,找到解决办法,鼓励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孩子也能发展好。
还有一种孩子对大人很懂事。努力学习,但结果总是不高。这种好学生压抑自己的内在需求,不敢发展自己的兴趣,宁愿冤枉自己,不敢挑战权威。好老人,逆向服从是TA的性格特征。除非大人意识到并不断鼓励他们的孩子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否则这样的孩子一辈子都会被掩盖。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有一些特点,比如:老师更喜欢听话的学生(这是人性的弱点,不是老师独有的),过于注重课本学习,考试成绩在学校表现中占了太大的比重,让学生很多隐藏的长处被忽视了。很多孩子可能做得不是很好,不善于跟随老师的接力棒,但是有一些非常宝贵的品质,比如善良、勇敢、坚强,这些优秀的品质如果老师能看到和鼓励,孩子成长的价值将是无价的。一个在考试中表现不佳的学生和一个不听话的学生,并不意味着这个孩子一定是个坏男孩。给孩子贴上各种负面标签是简单、粗鲁和不负责任的。
成年人倾向于承认一个死胡同:良好的学习等于好的工作,好的工作等于幸福;面对令人讨厌的考试成绩,父母往往先忍受,再忍,直到火山爆发,最后进行休克治疗。学习问题扩大到成长问题,孩子的问题就变成了家庭问题。
学习是孩子的天生能力,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中,孩子的自然学习能力会引导助教找到自己最耀眼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