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月迷情》:爱情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

还记得重温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情境,痴迷于影片中男女角色杰克和露西一生一次的命运,并为无常的世界在爱情的磨砺和考验中叹息。十年前的一部老电影《奥古斯特·拉什》(August Rush)发现,情节与《泰坦尼克号》中爱恨交织的故事有些相似,两部电影中的音乐在推进情节和呈现角色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很多人眼里,《八月的爱情》的剧情并不突出。电影中的两个主要角色都是音乐家:路易斯是流浪的爱尔兰歌手,女主角莱拉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大提琴家。两人在第一个月的晚上相遇,一见钟情。经过一个浪漫的夜晚,莱拉在黎明时分匆匆离开,害怕被严厉的父亲强迫,而路易斯则如此努力地等待她的下一次约会,以至于她失望地离开了,从那时起,两人就一直站在一天的两边。

《八月迷情》:爱情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

其实莱拉并没有按计划预约,不是因为她不想,而是因为她发现自己怀上了路易斯的孩子,父亲命令她杀了肚子里的婴儿,忘掉那段露水的关系,在舞台上开始了作为音乐家的新生活。就在紧张气氛爆发的同时,剧情变得更加"狗血":莱拉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她的中腹部婴儿,当她失望时,她被告知孩子还活着。十多年后,当她还在四处寻找一个她从未见过的孩子时,这个有音乐天赋的小男孩也在努力帮助他分开的父母找到失去的爱情。话剧结尾是纽约的一场演唱会,小男孩在舞台上指挥自己的写作曲目,在舞台下,他的父母经过多年的误会和遗憾,终于重聚了......

这是一部适度催人泪下的大片,开始和转折所有的元素都准备好了,按剧情看点不多,但没有足够的难忘片段。如果没有两位高价值明星迈耶斯和拉塞尔的出色演技,以及红色童星海默的自我放纵,这部作品本来会沦为鸡汤电影,为那些被困在正常生活中、向往浪漫爱情的人提供情感出口。导演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知道剧本不够深沉,他花更多的时间在音乐上,尤其是两首结合了古典、流行和摇滚元素的歌曲,巴赫/Break和Elgar/Inside。

《八月迷情》:爱情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

两首歌的结构非常相似,都以古典音乐为主导,以流行和摇滚曲目为主:"巴赫/Break"是巴赫E大提琴组第3号的前奏,随后是晦涩难懂的几乎听不见的转折,进入演员自己激情澎湃的Break风格;作曲家巧妙地将两部背景完全不同的作品"拼贴"到同一部作品中,但没有表现出任何分歧感。这样的创新,既为电影音乐的创作找到了新的方向,也暗示了情节和人物身份。

埃尔加与流行音乐,巴赫与摇滚,大提琴和电吉他,端庄的古典音乐家和随心所欲的摇滚乐手......这些看似无关的事情,由导演和电影的音乐编剧放在同一个场景中,也不暗示电影想告诉观众真相:爱情从不在乎逻辑或约定俗成,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深入。谁能想到,多年前月光下那样的样子,其实是两个几乎不可能交集的人连在一起,半心半意,难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