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沙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后的故事:医学泰斗颜福庆、张孝骞、胡美

作者: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长沙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后的故事:医学泰斗颜福庆、张孝骞、胡美

爱德华。胡梅和闫福清雕塑在湘雅附楼拍摄

湘雅医学院河西校区有"飞扇路",主教学楼命名为"福清楼",教学科研楼命名为"孝义楼"。河东河西校区建有严福清、张晓轩和爱德华·胡梅的雕像和浮雕。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些名字从何而来。

1901年,美国耶鲁大学成立了中国耶鲁协会,1905年派爱德华·胡梅、盖宝内、西碧仪等人到长沙旧址,1906年在西楼创办了雅礼医院和雅礼大学会堂。1910年,闫福清医生在雅丽医院工作,1914年创办湘雅医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胡梅任院长。1915年,雅丽医院更名为湘雅医院,湖南都铎王朝的谭彦璇写下了学校和医院大门的名称。1921年,美国教育使团赴华,确认湘雅和北京协和医学院为中国最好的医院,"北协、南湘雅"的美誉由此而来。湘雅医院自成立以来,竭诚为人民服务,为抗日战争服务,治疗了数千名患者和伤员。1926年夏天,胡美博士亲自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拔牙。1938年,流亡在长沙的韩国临时政府领导人金圭被朝鲜人开枪打死,湘雅博士积极营救,转向安全。1941年,美国医生于闻天为詹森将军在湖南省北部战争期间受伤的心连心飞行进行了手术,以清除弹片。闫福清还是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中山医院的创始人,并曾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胡梅在湘雅工作了21年,1927年因病辞职回美国。

长沙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后的故事:医学泰斗颜福庆、张孝骞、胡美

湘雅老照片,陈先忠提供

长沙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后的故事:医学泰斗颜福庆、张孝骞、胡美

照片 湘雅医院附属医院

1937年,当中华战争爆发时,湘雅校友张晓轩担任院长和院长。湘雅先后组织多支救援队北上参加野外救援,并在湘潭一竹江设立第80家临时医院。由于日军轰炸长沙,教学受到干扰,1938年迁至贵阳,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同时在灵陵、邵阳设立了两个分行,以救死伤、防疫救治疫,在安华设立诊所。湘雅书院训歌和医院之歌诞生于战争,医院训练"大众的勇气和勤奋,真诚的爱心和诚实",医院歌曲的歌词"长沙张仲景,医学追寻圣贤,风千年,湘雅树脊梁"。椎骨开始,从谭虎彦开始,经历了艰难的起伏,强壮而直接。要寻求真理和真理,我们必须献身。宏观创造,石器化,结转,数十亿年。"

长沙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后的故事:医学泰斗颜福庆、张孝骞、胡美

张晓轩和闫福清雕塑在湘雅医学院河东校区合影

从1937年到1946年,湘雅一共毕业10名医学本科生,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湘雅举办了护士培训班,笔者熟悉了抗日战争女兵刘贵英毕业后在这里接受训练,参加中国远征军前往印缅战场。抗日战争期间,湘雅师生首先证实并揭露了日本人在常德发动的细菌战争,及时防范治疗,制止了瘟疫的流行,被常德军民称为"救世主",也成为战后对日本战争罪行的审判。湘雅教授赖斗彦被借调到远征司令部,担任卫立煌司令员的英语翻译。湘雅初毕业的唐飞凡研制出国产青霉素,挽救了无数将军的生命,他也是气管衣原体的发现者,是中国最接近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谢桃轩教授率领六支野战外科队参加了云南腾冲、龙陵的恢复战,孙立仁将军两面缴获的日本国旗转交给他表示感谢。护理班毕业生蒋其贤曾任八路军卫生部长、农垦部副部长。张晓轩后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并被授予"湘雅轩轩"、"协和台斗"称号。

长沙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后的故事:医学泰斗颜福庆、张孝骞、胡美

严福清浮雕在湘雅医学院河西校区拍摄

长沙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后的故事:医学泰斗颜福庆、张孝骞、胡美

张晓轩的救济是在湘雅医学院河西校区拍摄的

湘雅医院和湘雅医学院在抗日战争中,第二次长沙战争于1941年,日军进入长沙,焚烧和强奸,湘雅医院在屋顶上悬挂美国国旗,在雅丽中学设立了难民营,收容了3000多名难民。1942年1月长沙第三次战争期间,日军占领湘雅医院作为中转站,撤退时放火焚烧,用一把火把烧毁房屋和设备。1944年长沙沦陷后,湘雅校区被日本人用作军事物资中转站和马厩。日本军人卫生习惯很差,自己做饭,不聚餐,吃拉扎尔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到处都是粪便、蚊子和苍蝇跳舞。湘雅医学院于1944年从贵阳迁至重庆塑形坝,抗击胜利后,通过四川湘公路迁回长沙,湘雅员工在废墟中重建校园。为了保护和重建校园做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美国副教授于文丹飞回长沙运送物资不幸坠毁,尸体被埋在湘雅校区,即现在湘雅附属医院西北侧的门诊大楼,现在墓葬已不复存在。

百年湘雅、弦乐、浴火重生,在漫长的医学史和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为湖南大地竖起了一座丰碑。

十月 17, 2021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