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沙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後的故事:醫學泰鬥顔福慶、張孝骞、胡美

作者: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長沙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後的故事:醫學泰鬥顔福慶、張孝骞、胡美

愛德華。胡梅和闫福清雕塑在湘雅附樓拍攝

湘雅醫學院河西校區有"飛扇路",主教學樓命名為"福清樓",教學科研樓命名為"孝義樓"。河東河西校區建有嚴福清、張曉軒和愛德華·胡梅的雕像和浮雕。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名字從何而來。

1901年,美國耶魯大學成立了中國耶魯協會,1905年派愛德華·胡梅、蓋寶内、西碧儀等人到長沙舊址,1906年在西樓創辦了雅禮醫院和雅禮大學會堂。1910年,闫福清醫生在雅麗醫院工作,1914年創辦湘雅醫學院并擔任首任院長,胡梅任院長。1915年,雅麗醫院更名為湘雅醫院,湖南都铎王朝的譚彥璇寫下了學校和醫院大門的名稱。1921年,美國教育使團赴華,确認湘雅和北京協和醫學院為中國最好的醫院,"北協、南湘雅"的美譽由此而來。湘雅醫院自成立以來,竭誠為人民服務,為抗日戰争服務,治療了數千名患者和傷員。1926年夏天,胡美博士親自為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拔牙。1938年,流亡在長沙的南韓臨時政府上司人金圭被北韓人開槍打死,湘雅博士積極營救,轉向安全。1941年,美國醫生于聞天為詹森将軍在湖南省北部戰争期間受傷的心連心飛行進行了手術,以清除彈片。闫福清還是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中山醫院的創始人,并曾擔任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胡梅在湘雅工作了21年,1927年因病辭職回美國。

長沙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後的故事:醫學泰鬥顔福慶、張孝骞、胡美

湘雅老照片,陳先忠提供

長沙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後的故事:醫學泰鬥顔福慶、張孝骞、胡美

照片 湘雅醫院附屬醫院

1937年,當中華戰争爆發時,湘雅校友張曉軒擔任院長和院長。湘雅先後組織多支救援隊北上參加野外救援,并在湘潭一竹江設立第80家臨時醫院。由于日軍轟炸長沙,教學受到幹擾,1938年遷至貴陽,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堅持教學,同時在靈陵、邵陽設立了兩個分行,以救死傷、防疫救治疫,在安華設立診所。湘雅書院訓歌和醫院之歌誕生于戰争,醫院訓練"大衆的勇氣和勤奮,真誠的愛心和誠實",醫院歌曲的歌詞"長沙張仲景,醫學追尋聖賢,風千年,湘雅樹脊梁"。椎骨開始,從譚虎彥開始,經曆了艱難的起伏,強壯而直接。要尋求真理和真理,我們必須獻身。宏觀創造,石器化,結轉,數十億年。"

長沙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後的故事:醫學泰鬥顔福慶、張孝骞、胡美

張曉軒和闫福清雕塑在湘雅醫學院河東校區合影

從1937年到1946年,湘雅一共畢業10名醫學大學生,成為抗日戰争的中堅力量。湘雅舉辦了護士教育訓練班,筆者熟悉了抗日戰争女兵劉貴英畢業後在這裡接受訓練,參加中國遠征軍前往印緬戰場。抗日戰争期間,湘雅師生首先證明并揭露了日本人在常德發動的細菌戰争,及時防範治療,制止了瘟疫的流行,被常德軍民稱為"救世主",也成為戰後對日本戰争罪行的審判。湘雅教授賴鬥彥被借調到遠征司令部,擔任衛立煌司令員的英語翻譯。湘雅初畢業的唐飛凡研制出國産青黴素,挽救了無數将軍的生命,他也是氣管衣原體的發現者,是中國最接近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謝桃軒教授率領六支野戰外科隊參加了雲南騰沖、龍陵的恢複戰,孫立仁将軍兩面繳獲的日本國旗轉交給他表示感謝。護理班畢業生蔣其賢曾任八路軍衛生部長、農墾部副部長。張曉軒後任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并被授予"湘雅軒軒"、"協和台鬥"稱号。

長沙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後的故事:醫學泰鬥顔福慶、張孝骞、胡美

嚴福清浮雕在湘雅醫學院河西校區拍攝

長沙曆史文化名人雕塑背後的故事:醫學泰鬥顔福慶、張孝骞、胡美

張曉軒的救濟是在湘雅醫學院河西校區拍攝的

湘雅醫院和湘雅醫學院在抗日戰争中,第二次長沙戰争于1941年,日軍進入長沙,焚燒和強奸,湘雅醫院在屋頂上懸挂美國國旗,在雅麗中學設立了難民營,收容了3000多名難民。1942年1月長沙第三次戰争期間,日軍占領湘雅醫院作為中轉站,撤退時放火焚燒,用一把火把燒毀房屋和裝置。1944年長沙淪陷後,湘雅校區被日本人用作軍事物資中轉站和馬廄。日本軍人衛生習慣很差,自己做飯,不聚餐,吃拉紮爾都集中在一個地方,到處都是糞便、蚊子和蒼蠅跳舞。湘雅醫學院于1944年從貴陽遷至重慶塑形壩,抗擊勝利後,通過四川湘公路遷回長沙,湘雅員工在廢墟中重建校園。為了保護和重建校園做出了特别重大的貢獻,美國副教授于文丹飛回長沙運送物資不幸墜毀,屍體被埋在湘雅校區,即現在湘雅附屬醫院西北側的門診大樓,現在墓葬已不複存在。

百年湘雅、弦樂、浴火重生,在漫長的醫學史和抗日戰争史上譜寫了輝煌的一頁,為湖南大地豎起了一座豐碑。

十月 17, 202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