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岳父胡美是什么人,为何入宫看了一次女儿,就被诛杀了

作者:墨落寻烟

要说谁是中国古代草根逆袭第一人,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肯定并列第一,两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二从布衣而至天子的开国皇帝,在当皇帝之前,刘邦曾是游手好闲,而朱元璋穷的一度出家为僧,妥妥的都像是被残酷的生活腌透了的“咸鱼”。

而两人的皇帝养成史都不能用咸鱼翻身来形容,分明是翻身后的咸鱼再成功跳过龙门化了龙,陈胜的那句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真是再适合他们不过,这两位算是亲身诠释了一回啥叫英雄不问出处。

而这两位在有一些方面都有着高度相同的爱好,譬如杀功臣。

刘邦杀功臣搞的是重点对象重点关照,功劳小的,威胁少的基本都被放过去了;而朱元璋杀功臣可以说是大范围无差别杀伤,不管是国公还是侯爷,只要触犯朱元璋的逆鳞,几乎都没好下场。

朱元璋岳父胡美是什么人,为何入宫看了一次女儿,就被诛杀了

在刘邦这里,你还可以打打感情牌,雍齿曾经数次得罪刘邦,可他依旧看在雍齿有功的份上,不忍心杀他。

而在朱元璋这里,什么功劳、关系、感情统统都是没有用的,有时甚至还是招祸的源头,只能让自己死得更快,譬如胡美,既是开国功臣又是朱元璋的岳丈,可就因为进宫探望了一次女儿,结果就只能呜呼哀哉。

胡美其人

胡美是大明的开国功臣,原名叫胡廷瑞,后来因为朱元璋字国瑞,为了避讳才改名叫胡美,他最开始没有跟着朱元璋干,而是在另一个老板陈友谅手下工作,并且还是陈友谅手下手握兵权、独当一面的大将。

朱元璋岳父胡美是什么人,为何入宫看了一次女儿,就被诛杀了

当时长江以南势力最为庞大的几处割据势力分别是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等,其中又以陈友谅的实力最强,当时陈友谅于公元1360年主动向自己东面的朱元璋发起攻势,兵锋直指南京。

当时的朱元璋虽然已经成功以南京(当时叫应天)为中心建立起包括江左、浙西在内的根据地,但毕竟割据的时间有限,无论是地盘还是底蕴都不足,综合实力不如陈友谅和张士诚,在陈友谅眼中就是个“软柿子”,所以才被陈友谅盯上。

朱元璋岳父胡美是什么人,为何入宫看了一次女儿,就被诛杀了

虽然依靠出色的战争指挥以及将士们的齐心用命,朱元璋成功击退了陈友谅的这波攻势,解了应天之围,但这点损伤对家大业大的陈友谅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根本没有动摇陈友谅的根基,陈友谅集团依旧是看起来无可撼动的庞然大物。

陈、朱双方势必有一场生死对决,而从当时的情形来看,陈友谅的胜算更大,正是在这个时候,朱元璋派人招降胡美。我们不知道胡美当时是怎么想的,是真看出朱元璋有人主之姿,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他决定投靠朱元璋。

朱元璋岳父胡美是什么人,为何入宫看了一次女儿,就被诛杀了

按照朱元璋后来的话讲,当时局势未明,自己胜败难料,先后有七个人手握重兵,明明可以再等等看,却毅然投靠自己。这七个人当中就有胡美,而朱元璋也挺念他这个情。

胡美自己也争气,没有靠着投奔之功躺在功劳簿上享福,反而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刀里来血里去,攻陈友谅、伐张士诚,都有他的身影,还曾担任主将,统帅何文辉、戴德替明朝成功攻略福建。

要知道胡美是降将出身,而何文辉以及戴德却是朱元璋的心腹,其中何文辉还是朱元璋的义子,论亲近、论关系,胡美是比不上这二人的,但朱元璋依旧令胡美挂帅,两个亲信反而为副手,可见对胡美的信任以及能力的肯定。

靠着投靠以及南征北战的功劳,胡美在朱元璋那里混得不错,大明建立以后,得以顺利封侯,先被封为豫章侯,后来又改封为临川侯,自家的闺女再进入朱元璋的后宫后也成了贵妃,这位分已经不低了,胡美算是勉强做了朱元璋的岳丈,算是朱元璋家的半个自家人。

朱元璋岳父胡美是什么人,为何入宫看了一次女儿,就被诛杀了

既有实打实的功劳,又有亲近的关系,按正理来讲,胡美的地位应该稳如泰山,但谁知道胡美最终却偏偏死在了这个关系上面。

公元1384年,胡美被朱元璋下狱处死,根据史籍的记载来看,当时很可能没有对外大肆公布胡美被处死的原因,在胡美被治罪的六年之后,朱元璋才公布说胡美是因为携带子婿入宫看望女儿,违反宫禁才被处理。

胡美之死的内幕

大概在胡美看来让女儿成为朱元璋的妃嫔是拉近两者关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弥补自己是降将出身这个身份短板。殊不知,这在无形中踩中朱元璋的两个痛点,功臣和外戚,而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在朱元璋这里就是一加一大于二,威胁直接翻倍。

没有一个开国皇帝不想着自己的江山能够传之万代,朱元璋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他深知江山传承可不是叫个“始皇”就真能千秋万世的,一个朝廷要想长长久久,说到底还有依靠典章制度。

朱元璋岳父胡美是什么人,为何入宫看了一次女儿,就被诛杀了

而明朝位于封建社会中后期,在它前面已经有很多的王朝为大明试过错,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人们只要翻翻史籍很容易就总结出几点王朝统治的潜在隐患,分别是功臣、相权、外戚、后妃、宦官。

客观来讲,朱元璋的政治眼光还是很独到的,他找到的这几个点,的确都是封建王朝最容易犯的问题。五代十国多是功臣宿将作乱威胁皇权;东汉、大唐的灭亡少不了宦官的功劳;西汉王莽、隋文帝杨坚皆由外戚而登帝位;前有吕后、后有武则天,都手握皇权,威震天下;至于相权,既有霍光这样敢于废立皇帝的权臣,也有蔡京、秦桧这等祸国的奸相。而在这其中,后妃和外戚又常常结合在一起,毕竟有了后妃才能有外戚。

朱元璋岳父胡美是什么人,为何入宫看了一次女儿,就被诛杀了

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朱元璋有针对性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力求杜绝隐患。在功臣和相权方面,朱元璋将这两点放在一起解决,利用胡惟庸案、蓝玉案,大肆牵连诛戮功臣,三十四位开国功臣,在这两案中获罪被杀的就有二十三家,还有五家也因其他原因被诛杀。而在胡惟庸死后,顺势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属皇帝,彻底削弱相权。

在后妃和外戚方面,严禁后宫干政,防止内外串联,强调“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认为“大臣命妇,亦往来禁掖,淫渎邪乱,礼法荡然,以至于亡”,为了管控后妃,抑制外戚,朱元璋严格控制两者的交往,一年中只有固定几个日子,可以允许外命妇朝见,妃嫔也往往来自于普通人家,没有雄厚的母家势力,朱元璋甚至恢复了野蛮血腥的殉葬制度,以杜绝后妃在皇帝逝世后扰乱朝政。

而胡美既是功臣又是外戚,还敢违反宫规,探视后妃,自然犯了朱元璋的大忌。而且朱元璋后来将他归入胡惟庸一案的逆党之中,说不定当时他犯了什么事,然后在探视女儿的过程中,做了什么小动作,譬如传递某些消息、要求女儿吹枕边风等。

朱元璋岳父胡美是什么人,为何入宫看了一次女儿,就被诛杀了

结语

在朱元璋手下,功臣想要保命,既不能靠关系,也不能靠功劳,只能老老实实夹紧尾巴做人,否则哪怕你是朱元璋的亲岳丈也没用,胡美也算得上当世名将、人中龙凤,可是一步踏错,依旧只能饮恨黄泉,存亡之间,生死一念,此间奥妙不可不察。

参考文献:

《明史》、《皇明祖训》、《典故纪闻》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