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记者刘勤
近日,一位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组切尔诺贝利旅行打卡照片,引起网友争议。
这位博主说,他与当地的乌克兰旅行团一起前往"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并在普里皮亚蒂镇徒步了三天两夜,在此期间"盖革探测器的警报上下波动"。在照片中,她穿着便服,在几个废墟前摆姿势拍照。10月26日凌晨,该博主回应一名记者称,她被网友误解,并作了澄清。
对此,从事全球环境保护工作的专家告诉Extreme News,切尔诺贝利拥有成熟的商业旅游。因此,他认为,社会上不应该对博主的行为进行过多的批评,更多的是希望人们对核泄漏造成的长期危害保持警惕,对居民生活永久改变保持共同感受。
博主在切尔诺贝利拍摄的照片引起争议
最近,一位博主在一个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她曾与她的团队一起前往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步行三天两夜穿过普里皮亚迪镇,经过无人居住的操场,医院,学校,购物中心,监狱,手机信号有时没有,盖革探测器的手部发出警报声,几个辐射水平高达30 sv, 曾经繁华的城市现在被草覆盖。

切尔诺贝利(由有争议的博主在社交媒体上拍摄)
引起网友争议的是博主发出的照片。照片显示,播音员身着便服,在几个废墟前摆姿势拍照。有网友质疑此举,称应该穿防护服,有网友评论说,这样的地方不应该推广,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误解,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不正当地去。博主回复说,大多数时候他都穿着防护服,会在低辐射值的地方寻找穿便服拍照,进去之前,有一个协议告诉自己怎么穿,带什么。
Polar记者发现,该博主在上面的社交平台上的帐户显示,由于违反规则的投诉,该帐户不再可访问。然而,这位博主在另一个社交平台上发现了这一事件的详细说明,称有很多前往切尔诺贝利的旅行团,游客需要注册,必须跟随小组才能进入。她说,目前的切尔诺贝利旅游路线经过安全测试,但禁区内物品的地面和表面仍然具有很高的辐射值,无法用手触摸。
10月26日凌晨,一位记者联系了该博主,称她需要澄清网友的误解,然后重新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她提到切尔诺贝利和普里皮亚季被允许作为风景名胜进入,当地官员发布了一项着装要求,建议游客穿长袖, 裤子,长筒袜和运动鞋,防护服和鞋套作为可选购买。至于现场访客的安全,她说,每个访客都戴着盖革探测器,该探测器会提醒他们辐射水平过高。她还提到,少数当地居民在普里皮亚季镇恢复了生活,工作人员食堂里有工作人员、穿梭巴士、食堂和午餐。
该地区作为风景名胜区向游客开放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苏联在今乌克兰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距离乌克兰首都基辅约130公里。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遭受了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这是第一起被国际核事故规模评定为第七类的重大事故,导致普里皮亚季市被遗弃。发生爆炸的发电站的4号机组被完全摧毁,后来被密封在水泥中,称为石棺。爆炸发生后,超过8吨的强放射性物质泄漏,尘埃随风飘移,导致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许多地区受到辐射污染。以4号反应堆为中心的苏联政府将半径30公里内的大部分地区划为禁区,疏散居民并用铁丝网将他们围起来。
八月份访问切尔诺贝利的中国人张伟(化名)告诉《极端新闻》,那里确实有很多参观。十年前,乌克兰政府决定向普通游客开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区,他们需要买票才能进入,每个票价,导游费和门票总计约1000元人民币。
"进入切尔诺贝利必须得到指导,你不能自己去那里买票。张说,游客还必须在进入前出示护照并签署安全声明,承诺穿长裤,不触摸隔离区的任何东西,并且不与地面,草地或建筑物有任何接触。
"关于危险区域,在当地称为区域,其外观与更荒凉和普通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即使在区域内也有很多工作人员,包括工人和便利店收银员,还有很多狗,只要不接触固体,特别是金属是安全的。张进一步解释说,并非所有地区都对游客开放,例如新建的石棺和未完工的5号反应堆,她从当地导游那里了解到,这主要是出于信息泄露的预防措施,而不是出于安全原因。
张还表示,离开切尔诺贝利时,必须通过两扇测试门,确保它们不携带辐射,如果测试不合格,通常因为鞋底有污泥,清除或清洁将没有问题。
专家建议游客下车时戴上手套
26日,Extreme News联系了绿色和平东亚研究总监雷玉轩,雷玉轩根据上述博主分享的照片分析称,该博主的位置是切尔诺贝利地区的禁区(禁区),这里已经拥有成熟的商业旅游,对游客开放,除了核电站和危险建筑的范围外, 理论上是开放的。
雷先生还表示,游客应该参加切尔诺贝利之旅,并在事先获得许可的情况下被允许进入。导游通常是当地的辐射专家,负责整个团队的行程和建议,通常一个团队在工厂附近停留几个小时。"辐射专家会在现场指导游客去哪里,去哪里避开,通常这些群体不需要特别的人身防护,客运路线的辐射基本不会太高,我的印象是,大约1微西弗/小时的水平,有热点会上下30微西弗/小时。"雷说。
受访者张伟发在社交平台上的图表
此外,从绿色和平的角度来看,雷玉轩建议游客下车后戴上手套,进入部分遗迹房间前戴上口罩,仪器响起警报时应停止。"个人认为,不应该对博客作者的行为进行过多的社会批评,但2000人应该对核泄漏造成的长期伤害保持警惕,并对生活中永久改变的居民感同身受。"雷说。
白俄罗斯荒野保护计划项目负责人Viktar Fenchuk告诉媒体,切尔诺贝利周边的全貌尚未完全了解,该地区可能是一个生态"陷阱",在动物进入后存在健康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辐射的影响尚未得到反映。
切尔诺贝利辐射和生态圈保护区负责人Denis Vishnevsky说:"我从未见过两只狼或五条腿的啮齿动物。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辐射只会降低生物体的存活率,但没有检测到异常的形态变化。
欲了解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致新闻"客户端,请勿擅自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用付费。24小时热线027-867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