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台湾当局解除戒严令34周年。
所谓戒严法,一般是指国家在对外战争和内部叛乱的特殊时期采取的紧急措施,严重危害社会保障和政治稳定。在实施戒严令时,司法和行政权力将由军队部分或全部接管。一些国家已融入紧急情况和一级防范工作。在很多情况下,戒严法实际上是军事控制,军事统治。
为什么台湾是戒严令?这可以追溯到1949年的共产主义内战。由于国民党在内战中战败,国民党为了加强对民族团结区的控制,已经颁布了几部所谓的国家戒严令,第一次戒严令是在1948年12月10日颁布的,当时新疆、青海、台湾、西藏等地区没有被列入名单,因为这些地区没有受到内战的影响。第二次是在1949年5月,国民党从20日开始在台湾宣布戒严。这是台湾省的戒严令,始于1949年5月20日,持续了38年,直到1987年7月15日解除。第三次是1949年7月7日国民党颁布的戒严令,当时还针对国统区,但随着国民党的失败,其真正影响并不大。真正对台湾产生重大影响的是针对全省的第二次"殉道令"。
可以说,国民党颁布了"殉道",这是内战的产物,但随着两岸长期对峙,台湾国民党继续以"殉道"作为高压手段来控制台湾社会,以维持自己的独裁统治。但随着时空环境到1980年代,国民党的戒严面临越来越多的冲突和挑战。一是两岸关系开始出现缓和气氛,大陆推进改革开放,与国际社会接触较多,同时,大陆也提出了和平统一台湾的主张,两岸对抗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台湾内部的"党外运动"

国民党戒严制度的起伏也受到了影响。
在内外压力的影响下,国民党方面终于于1987年7月14日发布"总统令",由国防部部长郑伟远、行政首长于国华联合发布,宣布台湾已于1987年7月15日上午0时.m解除戒严令,解除对台湾本土岛屿的"烈死令", 澎湖等附属岛屿。(台湾38年零2个月的戒严令已经进入历史。它还宣布废除戒严期间戒严令下的30项相关法令,而国防部门则减刑或释放了237名在戒严期间因戒严法受审的人。
临近中国大陆的金门县和连江县继续按照1956年6月23日《金门和妈祖地区野战管理试验办法》实施戒严,并继续实施戒严,直至1992年11月7日,同时解除临时戒严和野外管理试验方法, 这持续了近4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