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晚,"法国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在巴黎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

即使身体不好,瓦尔达仍然坚持不懈,她的最新纪录片《艾格尼丝谈瓦尔达》于2月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并于3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中国大陆首映。然而,一旦节目的计划得到确认,将于6月在上海上映的纪录片去世的消息,就成为公众悼念她的最佳方式。
瓦尔达于1928年5月30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在巴黎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摄影师,并于1954年首次亮相长篇作品《短角》,其中叙事风格和视听语言的创新深刻启发了法国电影的新浪潮,被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誉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第一部作品"。
此后,瓦尔达的电影制作在剧情和纪录片两个领域都围绕着弓,既有女权主义经典作品《五点钟到七点钟的克莱奥》(Cleo at Five to Seven's Clock)、《天姫坠落的女孩》(Tianya Fall Girl)等经典故事片,又有《斯派克》(Spike)《艾格尼丝的海滩》(Agnes's Beach)等著名纪录片杰作,创作力持续了半个多世纪。2018年,瓦尔达获得了奥斯卡荣誉奖。
上海观众对传奇女导演瓦尔达并不陌生,她的《短角》和《5-7岁的克莱奥》分别在2009年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法国电影新浪潮50周年"上映。2018年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特色是《脸,村落》,由瓦尔达和吉恩联合执导,并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当时,瓦尔达听说上海国际电影节要放映她的作品,很高兴去上海参加电影的映后会议,但最终因为身体原因取消了亚洲之行。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的《阿内斯论瓦尔达》是瓦尔达在各地电影讲座的记录。在影片中,瓦尔达不仅回忆起她最著名的作品,如《五七的克莱奥》、《幸福》、《世界堕落的女孩》等,还讲述了《长城》、《记录骗子》、《达格雷街风》等不太为人熟知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回忆和谈论,瓦尔达无私地与观众分享了他们的灵感和艺术创作过程, 也展现了她丰富、可爱、敏感的内心世界。
瓦尔达曾经说过,"如果每个人的生活都像风景一样展开,那么我的生活就会像海滩一样展开","阿内斯瓦尔达"就像瓦尔达的生活海滩,六月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观众漫步在沙滩上,准备捡起美丽的贝壳。
专栏编辑:李俊娜 文字编辑:李俊娜 图片编辑: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