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路难走,天空如水和银......"6月23日下午,在国家大剧院艺术信息中心,身着红军制服的武警北京大队男声合唱团,以一首名为《四红水惊喜战士》的歌声,带领观众踏上了25000英里的英雄之旅。

《四红水惊喜战士》选自大型声乐集《长征群歌》。1965年,为庆祝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长征群歌"由原北京军区同志工艺美术兵团首演,并一直唱响至今。作为国家大剧院庆祝百年"文艺经典中的党史"的活动之一,本次活动邀请了党史专家于维正、长征群歌第一代歌手马子月、第二代歌手余乃举、第三代歌手叶翠、张大伟、武警北京大队勇士男声合唱团重温"长征"前线群歌"通过采访、表演、电影放映等形式。
《长征群歌》的词曲作者是经历过长征的肖华将军。他回忆起长征的真实经历,历时三个月才完成12幅独具特色的画面,真挚的感情史诗《长征群诗——红军不怕远征困难》。随后,作曲家陈庭、盛茂、唐宇、玉秋选用了《告别》《打破封锁线》《遵义会议闪亮》等10首歌曲之一,包括遵义会议、四水红水、飞越大渡河、雪草原、大会分部等诸多重要事件,通往艰难之路。环形连接的战斗生活场景巧妙地将各个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的传统歌曲融合在一起,最终融入长征群歌。
那一年,20岁以下的马子月出席了《长征之歌》的首映式。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部伟大的作品已经融入了马子月的一生。马子悦收藏了大量关于长征群歌的照片、节目、海报等有价值的素材,并采访了不少原创艺人。活动上,马子月带来了一张珍贵的照片。1965年8月24日,人民剧院演出完《长征歌》后,周总理与演员合影留念,在马子月的印象中,这是大家唯一一次与总理合影。不幸的是,这些照片没有在报纸上发表,也无法找到底片。直到三十多年后,马子月才在艺术兵团的仓库里偶然发现了一个带有霉味的旧纸板箱,里面的旧胶卷成了一团。马跳回办公室,翻过来,最终奇迹般地找到了多年来"消失"的珍贵底片。
在作曲家陈婷等创作者之前,马子月还拿着录音机去采访,整理了大量的素材和幕后故事。比如,四位作曲家都曾向肖华将军反映,《四名红水突袭兵》中的一段话,"毛主席以军为神""奇妙"字不好唱,将军挥舞着笔改成了现在版的歌《毛主席与士兵真如神》。
"我们读长征时,我们唱长征群歌,读长征,读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这部作品是我一生不够歌唱,无穷无尽的经典。"马子月说。张大伟说:"今天的年轻人还没有经历过艰难岁月的长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继承和发扬光大,走我们自己新时代的长征。"
接下来,国家大剧院"文学经典中的党史"系列活动将通过艺术家的演讲、艺术展览,以"作品为重点,以党史为纲,以精神为灵魂"的思想,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史的经典文学作品系列,弘扬共产党的共产党精神。
来源 北京日报 客户|记者 高伟方飞
编辑:金立伟
流程编辑 吴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