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恩来与《长征组歌》问世

作者:金台资讯

《世纪风云》授权中共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长征群歌》又称"红军不怕远征困难",是开国海军上将萧华开创的一部璀璨不朽的红色经典史诗。

萧华1916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东街小雅村一个贫困的工人阶级家庭,12岁参革命,13岁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15岁起成红四军第10师第3师 第10团政治委员会委员, 17岁时,他担任红军青年共产党国际部(后改名为红军第15师,仍担任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率领青年共产党国际师7000多名官兵参加了苏军中央反围攻战役。抗日战争初期,22岁的肖华被任命为第8路军"东进抗日纵队"的指挥官和政治成员,被称为"娃娃指挥官"。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予这一称号时,39岁的萧华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海军上将,并被授予一等81勋章、一等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等解放勋章。

1964年2月,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肖华(接替身患绝症的罗荣轩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感染肝炎,在杭州西子湖畔生病。喜欢阅读,喜欢诗歌和诗歌的萧华,是一位著名的普惠诗人。在生病期间,他制定了一个"休息"程序,即阅读,白天练习单词,晚上写他想写的东西。萧华认为,1965年10月是中央红军(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纪念日。对于长征,他很早就搬家了,但由于长时间忙于工作,没有整块时间集中笔。因此,萧华决定趁着"神赐之机"提出病态,根据自己在长征中的真实经验,运用文艺作品的形式进行25000里长征的集中总结和总结。

这期间,萧华点名养病,实在没闲暇,在他住的小楼里,晚上经常灯光明媚。他飘飘然,夜不能寐,连续十多天,吃不下饭,睡着了,脑海中总能反映出长征现场的战斗现场。当时的写作情境,用萧华自己的话来形容,再生动不过了。"我写了长征的歌,不知道我流了多少眼泪,"他说。有些段落,如告别,进入遵义,雪山草甸,快乐等,都是含着眼泪写成的。想到长征的艰辛和艰辛,牺牲了这么多好同志,你怎么能不难过呢?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拯救了红军,拯救了党,最后经历了艰辛,打败了敌人,三名红军在陕西北部总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当你想到这一点时,你怎么会不开心呢?悲伤,快乐,会让人哭泣。"

为了用诗歌作为文学形式,真正体现长征的奇迹,萧华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步骤去贯彻艰辛的思想。他还广泛浏览古代和现代诗歌,学习磨练语言和衍生节奏。经过几个月的辛勤耕耘,经过深思熟虑,在写作和变化的同时,终于完成了12首有力、激动人心的诗歌创作。经过多次征求词曲作者的意见,做了近10项重大改动,取自毛泽东的《七法》。长征中的一首诗是总称,群诗名为"红军不怕远征困难"。

1964年11月,萧华来到总政治歌舞团团长石乐川和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副团长陈战,请他们谱写他的歌曲《红军不怕远征困难》。当时,他要求两个团体表演一个节目,以纪念1965年长征胜利30周年。他说:"我不让你合写一首'红军不怕远征困难'的歌,一般政治歌舞团要进行舞蹈合唱,战友歌舞团可以从事方便推广的歌唱音乐晚会,不一定写成12首歌,也可以写得像"三纪八讲"这样的歌曲, 这12首诗的含义就进入了。为了让作曲家更具艺术创作性,肖华补充道,"你可以根据作曲的需要改变一些词语。"因为萧华先有句话,后来对方演唱的两个歌舞表演版的歌词略有不同。比如,在第一首歌《告别》中,战友歌舞团是"紧紧握着红军的手/亲们回家乡的时候",一般政治歌舞团就是"握着红军的手/报尽快传递家乡"。

随后,北京军区政务部战友歌舞团晨练,盛茂、唐瑜、秋秋四位作曲家在小花的原作12首诗中选出10首,根据每段不同的要求分别创作,10首诗被描绘成10幅相互联系的战斗生活的不同画面。四位作曲家也巧妙、巧妙地将当年红军中央的采茶、妙家山之歌、湖南花鼓、云南灯笼、四川河、陕北之歌等民间音色,与红军传统歌曲音色完美结合,运用在作曲中,初步形成了鲜明的主题, 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声乐造型独特———《长征群歌》,以唱响中央红军消除一切困难,不怕牺牲,最终,他赢得了25000英里长征革命精神的胜利。

1965年4月,陈庭、盛茂、唐琦、秋宇四位作曲家带着初稿来到杭州,向萧华汇报了长征群歌曲的创作进度。四个人试图一段一段地唱歌,一边说话一边唱歌。当他们向合唱团汇报时,唐璜唱了女高音,秋天的低音,早晨犁男高音,盛茂唱了低音。唱了一会儿后,小华听完后感到很满意。接下来,这位红魔鬼出身的将军诗人,不顾病,花了10个上午的时间给他们四个人"上课"。爬雪山、过草的故事,虽然这四位战火纷飞的音乐家,已经听过很多遍了,但从将军的口中可以说,"风格不一样"。萧华有时眉毛飞扬,有时激情澎湃,有时泪流满面。说起四渡赤水之战,萧华画了一幅"毛主席的士兵真如神"的场景。"萧华将军对长征精神的演绎,为我们完成《长征群歌》创作后及几大翻版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深有感触地说。

从杭州回到北京后,四位作曲家开始写总分。作为晨耕作为领队歌舞团,平日生意繁忙,过去不专门学习五线谱;盛茂多年来一直陶醉于"抢旋律";唐璜没有去音乐学院深造,无法控制这么大的作品,让总分的这重担自然落在了《科班》起源的秋肩上。

秋秋,李姓李,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神泽县。1940年,11岁的李梅秋进入"反华"研究。在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后,他学到了很多抗日救援歌曲,还参加了"黄河合唱团"的演出,被群众称为"快乐精神"。后来进入"抗敌戏剧俱乐部"(战友歌舞团的前身),被领导发现是"好苗",于是被指定教他懂谱、作曲、手风琴。

《长征群歌》于1965年5月初正式开始排练,作曲方面有所改变。战友歌舞团展开了最强的表演阵容,主要有马国光、贾世军、马玉涛等。当时,Day-Lyvan机器的周恩来经常抽出时间到现场观看。有一次看完彩排,他兴奋地说:"非常成功,恭喜你,你的道路是对的,一个是革命性的,二个是民族的,三个是大众的......当然,我们必须不断改进,不断改进,这样既要听好,又要唱好歌,还要适合每个独唱家自己的歌唱特点。"

创作后期恰逢1965年夏天,当时李的创作环境是在战友歌舞团的一间三平方米的小屋里进行的。当时没有电风扇,更不用说空调了,房间很热,像一个"锅炉房"。有时太热了,他"赤裸着胸膛"只穿了一条裤子,脚浸在冰冷的盆里,只穿了一条湿毛巾。那时他都很年轻,身体强壮,几乎不日夜写字,改变。人们在《长征群歌》中很多演唱片段中依然听得见,恐怕很少有人明白,这凝聚了李娜的努力有多大。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排练,1965年7月19日,在天津市人民大礼堂,萧华首先回顾了著名指挥家唐江导演的作曲家陈庭、盛茂、唐琦、于秋的《长征群歌》。看完演出后,他说:"你的表演很感动,你现场演唱过,因为长征本身很棒,很感人,你的歌展示了伟大的长征的面孔,你的表演是成功的。"

1965年8月1日,《长征歌》在北京国家故宫礼堂正式上演。

《长征团歌》在京城汇报演出时,周恩来连续三晚观看演出,每次看完后,他都会和大家谈感情,交换意见。有一次周恩来对几位作曲家说:"萧华同志的歌词写得好,你作曲也好,唱得更好,尤其是第二位马一佳(指歌手马玉涛、马国光、贾世军)唱得好,我觉得可以公开演绎,再听听各方的意见。比如说,虽然你突破了合唱墙的形式,但是如何解决音乐墙啊?否则,播放副歌会影响听力。周恩来还让演员教他一遍又一遍地唱歌。

随后,《长征歌》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城市巡演20余场,场馆座无虚席,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1965年秋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6周年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之际,长征之歌在北京上演。国庆之夜,"长征群歌"在天安门广场大楼西侧为中央负责人和英国模特代表表演,老人们一边观看一边鼓掌。演出结束后,周恩来对剧组成员说:"你们可以在这里演奏长征群歌,我非常高兴,我祝贺你们所有人!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长征歌曲的主旋律迅速传播开来。那一年,全国演出50多场,观众超过10万人。

《长征群歌》是继《黄河合唱团》之后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大型音乐集,庄严而富丽堂皇,却引人入胜。它与1964年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一起,代表了当时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合唱发展史上的又一标志性作品。

《红军不怕远征困难———表演合唱》也成功排练,1966年2月在北京京西酒店礼堂为当时在北京举行的陆军高级干部会议报了两场演出,演出非常成功。周恩来和肖华观看了表演。周恩来问萧华,这两个版本哪一个更好?萧华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秋天。《总政治版》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表演合唱》曾决定由81家电影制片厂制作的舞台艺术电影生存下来,但由于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冲击,拍摄计划夭折。经过各种原因,作品再也没有演绎过,歌曲和音乐也没有传播开来,所以鲜为人知。根据《长征群歌》的"战友版"马子悦表演的评价,一般政治歌舞团的节目非常壮观,非常震撼,无论是合唱还是舞蹈表演,交响乐的音乐也比较强,运用优美的人声歌声和西方音乐元素非常丰富。

1966年春,战友歌舞团"长征团歌舞团"突然接到周恩来访的通知。在中南海,周恩来和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元帅观看了小组介绍会。周恩来对《喜讯》这首歌并不满足,总觉得自己没有演绎出马玉涛的歌唱特点,也没有充分表达即将上任的老师的激情。他用谈判的语气对李说:"你回去再修改一次!出国前,周恩来又看了一遍演出,最后对长征群歌表示了极大的满意。

1967年春天,是"文化大革命"、"花花齐放"的季节。有一次,贾世军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唱了两首歌后,周恩来向他挥手,亲切地喊道:"贾世军同志,请过来!"贾世军立刻来到周恩来身边,周恩来亲自递给他一杯茶,然后用他疲惫嘶哑的声音说:"教我唱《雪山草甸》好吗?贾世军真的怕厌倦了总理,说:"你没唱过会吗?周恩来道:"再跟我一起唱一遍,纠正修正。于是贾世军也立刻哼了起来,周恩来一拍,也跟着唱了起来。他们唱完后,贾世军激动地说:"总理你唱得没坏啊!周恩来笑了笑:"你又唱了一遍,我熟悉了。于是他们又哼了一声。

为什么周恩来对《雪山草甸》这首歌情有独钟?这大概是因为当他穿过草地时,他的生命会掐死在路上。

1935年6月的一天,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渡过第一座雪山时———金山,时任中央革命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会委员的周恩来因劳累过度、营养不良、自然环境恶劣而病倒。病来凶猛,好几天后高烧不回来,不能进食,然后失去知觉。医生根据白细胞增生、皮肤蜡黄、肝肿等症状,诊断出周恩来患有阿米巴肝脓的选择,这种疾病在长征中的死亡率非常高。当时,环境无论是刺穿泵送强力还是开刀都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方法只能用局部的"冷冻"来减少炎症。拿冰送人到60英里外的雪山去扛,医生把士兵放回冰袋里,放在周恩来脏兮兮的肝体部位。在草丛对面,毛泽东指派红三兵抬担架周恩来。红三团团长彭德怀决定扔掉两门迫击炮(当时整个中央红军只有八门),腾出20多架战士轮流扛担架过草地。彭德怀把"担架上的上尉"这一极其重要的职位交给了军委干部团团长陈伟,陈伟对周恩来有着深厚的感情。

广袤的草原上布满了沼泽,天气变幻莫测,有时刮风,有时下大雨,有时大雪,冰雹倾泻而下,人的每一步都极其艰难,更何况抬担架?陈伟和红军站长杨立珊亲自轮流担架。非常虚弱的杨丽珊的肩膀疲惫不堪,走出草丛后病倒了。过了草后,周恩来渐渐康复,他开玩笑地对陈伟说:"你救了蒋介石的命,现在你救了我的命!1954年,时任中央军委财政部长的杨立姗死于脑癌,周恩来担任首席祭司。无论如何,他都会亲自给杨丽珊一趟抬棺材,走在抬棺材的权利前面。因此,白雪皑皑的草原体验,对周恩来来说是多么不可磨灭!

1975年,主持党中央、国务院日常工作的邓小平回国后,共和国重新成为"太阳日"。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之际,《长征群歌》工作遭遇了几次磨难,在排上反复出现,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大台,这是在10年末的破坏中呼唤长征精神的壮举。在近2000个座位的北京展览馆剧院,在两个月中连续演出40场,且会场座满座,报纸和广播突破了"四人帮"的抵抗,不断报道,《长征群歌》再次在全国引起轰动。邓小平在自己的评论中,自动地用"全军想念毛主席,盼中日霖"的《突破封锁线》一文,进一步突出了毛主席的领导作用,起到了引龙眼的作用。

当时,周恩来在医院手术中病重,但他还记得《长征群歌》,他看了电视直播表演,然后派工作人员要求现场录制演出。临终前,周恩来还在《雪山草甸》这首歌中吟诵了《官兵团结艰辛,革命理想高于一天》那首歌词。

1995年,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由小花将军的妻子王新兰和许多老领导、老同志共同委托总政治歌舞团著名指挥家胡德峰策划,对《长征群歌》作了重大修改。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将军在回顾完新版《长征群歌》后表示赞赏,他说:"旧版本身就很好,现在你加工之后,更锦上添花!

从1965年8月1日《长征群歌》在北京首演成功到今天,《长征群歌》已经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其中不少已经家喻户晓,女人和孩子都广为人知。这一次由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对几代艺术家的亲切关怀、倾注和凝聚,用她深刻浓缩的词汇量、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丰富的民族风情和大众行为艺术,为群众影响着中国人代代相传。《长征群歌》在国内外巡演超过1000次,观众达数百万,是中国音乐史上和中国表演史上的一个奇迹,被誉为20世纪中国音乐的经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