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宣布凤凰卫视信息台原主编、总评论员余子山已于今年5月17日在台中市去世,享年74岁。

他来自海南,出生于广西,在中国台湾长大,后来赴美留学。自1973年以来,他一直在新闻界工作,1981年在洛杉矶创办了《中国国际日报》,担任主编,后来担任《中国日报》副总裁兼主编。1980年代,他为《世界各地的华人报》撰写时事评论,报道的出版物包括新加坡的《联合早报》、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香港经济日报、《亚洲周刊》,最多还有九家报纸为他提供专栏。由于他的许多作品都被《参考新闻》转载,他对自己打趣说:"我还没有去过凤凰城,我已经在中国大陆出名了。"
2000年凤凰卫视成立后,严子山开始兼职担任《时事谈话》栏目的评论员,同年年底,凤凰信息台成立,正式开始主持评论节目《今日新闻谈话》和《风云对话》, "贵宾客房"、"时事参考"、"凤凰视觉"等节目。
在众多观众眼中,《山》的画面非常特别——八字胡、大光头、普通话不流畅,甚至有些打结。但这样一个看似"不讨人喜欢"的主持人,总是能直接专注于与世界领导人和政要的对话。在"对话"期间,他几乎走遍了世界各地,采访了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总统、总理和国务卿,其中一些人已经接受了三到四次采访。
谈到自己与其他凤凰卫视口碑的差异,他说自己独特的经历无与伦比,于是他在中国台湾上大学,后来在纽约圣约翰大学攻读东亚研究硕士学位,在纽约大学政治学院学习国际政治学,并担任一家报纸的主编。"我在美国生活了30年,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工作了多年。这些年的积累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至于政治领袖的采访,俞山也有自己的感受,"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和我带来的记者,在拜访新闻人物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你去过什么样的名人,重要的是在每次采访中,你挖出什么里面或重要的新闻价值内容。"出于这个原因,他在每次面试前都会做很多功课,特别是关于领导人的背景,所涉及的国际问题等等。
而为了让政客们分享更多的内容,于子山在提问中还会"用花招"来拖延采访时间,"下属说只给我15分钟,我说好吧,我绝对有办法让他待到25分钟,只要他聊得开心。我问这个问题有点诡计,15分钟即将到来,14分钟将是一个问题。他随口说了20分钟,等到将近20分钟才问问题,15分钟一般是25分钟。"
今晚,资深媒体人士刘春也在微博上证实了余文生死的消息,并发来慰问。另据透露,他今年5月去世后,俞子山的家人直到与凤凰卫视的同事有特殊联系后才被公开。
来源: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