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宣布鳳凰衛視資訊台原主編、總評論員餘子山已于今年5月17日在台中市去世,享年74歲。

他來自海南,出生于廣西,在中國台灣長大,後來赴美留學。自1973年以來,他一直在新聞界工作,1981年在洛杉矶創辦了《中國國際日報》,擔任主編,後來擔任《中國日報》副總裁兼主編。1980年代,他為《世界各地的華人報》撰寫時事評論,報道的出版物包括新加坡的《聯合早報》、馬來西亞的《星洲日報》、香港經濟日報、《亞洲周刊》,最多還有九家報紙為他提供專欄。由于他的許多作品都被《參考新聞》轉載,他對自己打趣說:"我還沒有去過鳳凰城,我已經在中國大陸出名了。"
2000年鳳凰衛視成立後,嚴子山開始兼職擔任《時事談話》欄目的評論員,同年年底,鳳凰資訊台成立,正式開始主持評論節目《今日新聞談話》和《風雲對話》, "貴賓客房"、"時事參考"、"鳳凰視覺"等節目。
在衆多觀衆眼中,《山》的畫面非常特别——八字胡、大光頭、國語不流暢,甚至有些打結。但這樣一個看似"不讨人喜歡"的主持人,總是能直接專注于與世界上司人和政要的對話。在"對話"期間,他幾乎走遍了世界各地,采訪了來自數十個國家的總統、總理和國務卿,其中一些人已經接受了三到四次采訪。
談到自己與其他鳳凰衛視口碑的差異,他說自己獨特的經曆無與倫比,于是他在中國台灣上大學,後來在紐約聖約翰大學攻讀東亞研究碩士學位,在紐約大學政治學院學習國際政治學,并擔任一家報紙的主編。"我在美國生活了30年,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工作了多年。這些年的積累是别人無法比拟的。"
至于政治領袖的采訪,俞山也有自己的感受,"我經常告訴我的學生和我帶來的記者,在拜訪新聞人物的時候,重要的不是你去過什麼樣的名人,重要的是在每次采訪中,你挖出什麼裡面或重要的新聞價值内容。"出于這個原因,他在每次面試前都會做很多功課,特别是關于上司人的背景,所涉及的國際問題等等。
而為了讓政客們分享更多的内容,于子山在提問中還會"用花招"來拖延采訪時間,"下屬說隻給我15分鐘,我說好吧,我絕對有辦法讓他待到25分鐘,隻要他聊得開心。我問這個問題有點詭計,15分鐘即将到來,14分鐘将是一個問題。他随口說了20分鐘,等到将近20分鐘才問問題,15分鐘一般是25分鐘。"
今晚,資深媒體人士劉春也在微網誌上證明了餘文生死的消息,并發來慰問。另據透露,他今年5月去世後,俞子山的家人直到與鳳凰衛視的同僚有特殊聯系後才被公開。
來源: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