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山西读史》第二期全国主流媒体山西线活动台行记者、编辑们,走在金城泽州县、大洋古镇的路上,感受这里浓重的历史文化和简约的民俗风情。

游客们走进了大洋古镇。摄影:杨洋
大洋古镇,素有"杨A"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拥有2600多年的历史,近35平方米的元明和清古建筑,在中国是罕见的。历史上,这里曾是汉代舞家赵飞炎的故乡,被官方一代淘汰,素有"煤铁之乡"、"九州针城"、"三晋一镇"的美誉。
漫步古镇,全城的一寨城、街道小巷、官邸、亭阁、金莲、庙宇比比皆是,一砖一瓦,草木都散发着沧桑的味道。
"大洋古镇,历来秦皇集县、汉族玺封国、西岩市县,至今已是县、侯国、县800多年。大阳明和清朝等官员林,当地民谣"有官员少于大阳瓜"、"大阳三打三升芝麻官员"都真实地反映了大洋文艺兴旺、官者腾飞的日子。"听了导游的介绍,焖中网记者闫凯蒙感慨地说,没想到大洋古镇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座古老联排别墅的居民。摄影:杨洋
老街,是大洋古镇的中轴线,走在老街上,说着书,唱歌,杂耍,卖艺术品,官富商大佳的门打开了。一个接一个,八字大门大气,开放,包容;一个根深蒂固的大院充满了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条小巷几代人都还在居住。
大洋古镇还原了古代法铁场景。摄影:杨洋
老街上的小镇历史博物馆以大洋的人物,历史和文化为重点,让游客了解古镇的辉煌历史。在古老的法铁博物馆,热情好客的大师们可以教游客玩铁,制作小工艺品,体验独特的手工针。
文化复合体,汇集了东南晋族最传统的汉唐古典舞,走在街头的"卖针歌",在派对鼓书《好谷》等民间体验上,都是众多的标志标志,观看特技。在传统的木材博物馆中,您可以体验拉大锯,刨木,钩,斗拱的乐趣。
大洋古镇上演了一场特色民俗文化的表演。摄影:张宝明
中国吉林网记者余一木惊呼:"大洋归来见见镇!大洋古镇是名副中国古镇的活化石,园林典雅,坚固的堡垒,同时突出了南北两地的温柔雄伟,这座拥有2600年历史的古镇太行山的山峰,不假。"
据了解,近年来,大洋古镇在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创新文化的推广和激活使用方式。大洋古镇推出了一系列体验式项目,如特色非遗面体验、汉族服装体验等,以增强游客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一系列古镇旅游的新体验,不仅保留了年轻人的脚步,也为大洋老城增添了一股潮流。
同时,大洋正朝着数字化、智慧化的方向迈进,使景区成为晋城文化旅游的新地标。今年以来,与山西大学艺术创意联盟合作,成立了首届"太行城(大洋)国际创作展",在数字化、环境、空间、视觉传达、公共艺术、产品等领域为古镇创作创意设计,助力晋城宣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来源:中国 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