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颁给科学家侯德榜

作者:光明网
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颁给科学家侯德榜

新中国发明证书第一名。市委党史办公室提供地图

在都江路1号的"地球上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展"上,1953年展出了"新中国发明证书"。一张薄薄的证书,从一个小切口就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工的辉煌历史,是中国石化工业的一个里程碑。该技术的发明者是著名科学家,南华公司前身永利工厂厂长侯德邦。南华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发明证书背后的故事。

早在1937年,当入侵的日军逼近南京时,永利工厂(南华的前身)遭到轰炸。工厂厂长侯德平带领工人们西迁四川,重新开放基础化工基地。

酸碱是生产化工产品不可缺少的基本原料。碱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盐。但在四川,井盐是质量差的,原来制碱工艺不适用,欧洲新的法律依据也不确定。侯德邦决定探索新的制碱方法。

在困难的条件下,他反复对反应温度、原料添加顺序、原料配比等进行了基础试验。本阶段进行了近500次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获得了大量的数据,最后探索了一种新的制碱方法,这一新工艺将盐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6%。

为表彰侯德平在制定新的法律依据方面取得的成就,1941年3月15日,永利工厂召开工厂会议,全体同仁一致认可了名为"侯氏碱法"的新碱法。

侯德邦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正在寻找一种更理想的制碱方法,将碱工业与合成氨工业有机结合,一种与察安法截然不同的氨碱联合工艺——"侯氏碱法"终于完成了。"侯氏碱法"发明了纯碱生产工艺,以"三酸两碱"为基础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产品的生产。

1953年7月1日,工商中央颁发了《后碱法》发明证书,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发明证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氨碱联合碱法在中国苏打工业中被挤出来,其中一种"后碱法"的"组合碱法"仍然是国际制碱领域的先进技术。

记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永利工厂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并成立了南方化工公司。公司始终高举创新旗帜,也创造了中国化工行业第一台高压容器、第一炉催化剂等30多家。2020年,公司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共专利173项,其中发明专利143项,建立了系统首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南京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平台,成功申报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

徐琴,南方新闻记者

通讯员 叶英春

作者:徐琴

来源:南京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