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个发明了侯氏制碱法的侯德榜,后来怎样了?成就远不止制碱法

作者:常棣tandy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我们中学时代教科书中读到“侯氏制碱法”时,那种崇拜之心,溢于言表!可发明“侯氏制碱法”的侯德榜后来怎么样了?我们一起看一下:

侯德榜,字致本,1890年8月 9 日(清光绪十六年六月二十四日)生,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其父务农,家境贫寒。他七岁入塾读书,课余帮助家里做些农活,从小养成刻苦耐劳、勤俭朴实的作风。两年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在家帮助父亲种田。嗣后得到开药店的姑母资助,于 1904 年考入福州英华书院。他聪敏好学,成绩门门优秀,尤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最浓。1906 年他在英华书院毕业,升入上海闽皖两省铁路学堂,学习铁路土木建筑专业。

1909 年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符离集津浦路工务段工作。那时,铁路大权掌握在帝国主义者手中,中国人受其任意摆布。具有爱国心的侯德榜在民主革命运动的社会思潮影响下,暗下决心要走“科学救国”的道路。1913 年他考取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堂,翌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赴美,入马萨诸塞州(即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1917 年毕业,随后入普郎特专科学院深造,专修制革,取得制革化学师证书。翌年,又升入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系为研究生。

那个发明了侯氏制碱法的侯德榜,后来怎样了?成就远不止制碱法

1921 年撰著《盐铁鞣皮法》论文,获博士学位。

当时,天津久大盐业公司总经理范旭东正在塘沽开办永利碱厂,由于不能掌握长期为外国碱业垄断集团所控制的苏尔维制碱法,建厂中困难重重,遂派永利碱厂筹办人之一陈调甫前往美国考察碱业,并物色技术人才。陈到美国后,经湖南钨矿出口商李国钦的介绍,与侯德榜结识。侯倾听了陈调甫讲述永利在建厂中的困难,激起了他长期抱有的“科学救国”的夙愿,毅然接受永利公司的聘请,由制革转而从事制碱业。

他同徐允钟等人参照美国工程师孟德(W.D.Mount)提供的制碱厂蓝图,结合国内的实际,先在美国完成永利碱厂的设计,并向英、美等国订购碳酸气压缩机等设备,随后即回国参加安装。范旭东请他担任永利碱厂技师长(即总工程师)兼制造部部长。从此,侯德榜以永利碱厂为基地,为祖国的化学工业辛勤奋斗了一生。

侯德榜到永利碱厂后,立即废寝忘食地工作。面对故障重重而无法正常运转的制碱设备,他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日以继夜地调试各种机器,寻找种种故障。对碳酸氢钠堵塞在碳酸塔内,或是湿碱在干燥锅里结疤等现象,一一探究其原因。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在短短的两三年间,对机器的许多部件加以改进或重新设计制作,反复试验,排除种种障碍,终于揭开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秘密。

永利碱厂于 1923 年首次投产,但质量仍未过关。经过侯德榜等继续努力试验和改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永利红三角牌纯碱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冲破了英商卜内门公司的垄断,出口日本。1926 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随后又在美国建国一百五十周年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得奖。永利制碱的成功,振奋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奠定了我国民族化学工业发展的基础。

侯德榜揭开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秘密后,又在塘沽做了大量实验工作和数据的整理,将制碱各方面的化学问题详加分析研究,决心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贡献给全人类,遂写出书稿。1931 年,他去美国考察与进修,翌年在纽约以英文出版了这部科学专著,书名是 Manu facture ofSoda(《纯碱之制造》)。他系统地将制碱技术公诸于世,轰动了国际化工界,成为世界的创举。美国化学家 E.O. 威尔逊称:“这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

1932 年,侯德榜从美国考察回国,又为永利设计和主持新建了苛性碱厂和机械厂。苛性碱用永利所出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初因缺乏经验,产品质量欠佳;他同几位技师日夜研究改进,结果所出产品大受国内市场的欢迎。在这期间,侯德榜曾在天津北洋大学兼课。

那个发明了侯氏制碱法的侯德榜,后来怎样了?成就远不止制碱法

1934年3月,永利、久大等扩充成立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决定在南京卸甲甸兴建硫酸铔厂。为此,侯德榜等一行六人于4月赴美。他与美国氨气工程公司反复商讨硫酸厂的设计方案,又购运器材设备,安排人员实习培训,还亲至美国各地硫酸铔厂考察,每天工作十一二小时。

在谈判设计合同时,凡有损自主权的苛刻条件,侯德榜均加拒绝,力求技术设备上的自主与学术上的独立;在采购机器与器材时,对于国内能自制的机械均不订购,非买不可者,则细心比较,择其质地优良而又适合国内需要者购取之;凡秘密的专利,又为工程所必需者,则不惜高价收买。直至 1936 年 3 月 ,始将此项任务完成。他被永利公司同仁赞为工程师的“祭酒”。中国工程师学会 1935 年在广西南宁开会时,决定授予他荣誉金牌;翌年该会又授予他工程金质奖章。

侯德榜回国后,专任南京硫酸铔厂建厂指挥之责,工程进行极度紧张,他组织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日夜奋战,对已安装的机器逐一亲自检查。1936 年底,主要工程顺利竣工,翌年 2 月开始试车投产,日产硫酸铔(硫酸铵)二百吨,硝酸四十吨。这座东方最大的第一流现代化联合化工企业的建成,对我国民族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大意义。

南京硫酸娅厂开工未及半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1937 年冬,钲厂三次遭到日机的低空轰炸。当时,南京金陵兵工厂急需硝酸铵制造炸药,侯德榜立即在技术上解决难题,转产硝酸铵以供抗战军需。他时常在敌机空袭警报未解除时,冒着生命危险进厂,工厂被炸后又立即指挥员工进行抢修,坚持生产。上海沦陷后,南京告急,他组织技术人员将图纸资料及重要仪表、小型设备及器材赶运内地,将工厂蓝图埋在厂内团山下。直到南京陷落前夕,他才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厂,撤往四川。

1938 年初,侯德榜在范旭东的支持下,在四川五通桥等地筹建新的化工基地。在战时人力、物力、财力均感困难的条件下,他含辛茹苦,以艰难的步履开始了新的历程。在四川,制盐的原料是卤水,成本比塘沽的海水高许多倍,如果沿用苏尔维法制碱,成本太高。为了寻找新的制碱工艺,提高盐的利用率,他与几位工程师随同范旭东一起先往德国考察,旋又去美。

那个发明了侯氏制碱法的侯德榜,后来怎样了?成就远不止制碱法

他在美国进行合成氨工业和制碱工业联合成一体的实验与研究,首先从实验人手,根据德国察安法的要点逐一进行实验,复核其数据,进行新的探索。1939 年,他派人在香港设立实验室开展工作,自己仍在纽约埋头于研究。经过五百多次的反复实验,分析了二千多个样品,大致确定了这种联合制碱技术的新工艺;翌年又在纽约和上海租界进行扩大实验。

1941 年终于完成了联合制碱技术的研究工作,随即聘请美国氨气工程公司(N.E.C)进行川厂合成氨及氨气加工等车间的设计,在四川五通桥建厂。他与在纽约的工程师一起,共同做了大量设计、采购等工作。为了不断扩大自己的学识,他还前往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的夜校去进修机械学,电气及结构工程学。

侯德榜发明和首创的联合制碱技术,是把合成氨工业和制碱工业合成一体,把间断生产改成连续生产,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原料利用率,能同时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降低了生产成本,是世界化学工业的一项重大发明,使苏尔维法和察安法皆相形见绌。1943 年 3 月,永利厂务会议决定将这项联合制碱技术命名“侯氏制碱法”。同年 6 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他荣誉会员的头衔。以后他又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荣誉会员、美国化学工程学会荣誉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学会终身荣誉会员等称号。1944年,巴西政府聘请他前往指导建设碱厂,其后印度塔塔公司制碱厂也聘请他去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他还为南非建设纯碱厂进行勘察与设计。

1945 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侯德榜急往南京察看硫酸娅厂,又去塘沽碱厂视察。面对惨遭日本侵略者摧残的各厂,他决心加倍努力恢复和重建我国的化学工业。10月,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范旭东在重庆病逝,他接任该公司总经理兼董事长。

翌年,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整个社会经济还没有得到恢复又陷入战争境地。侯德榜领导永利职工惨淡经营,备尝艰辛,费了两年时间,才使各厂先后开工生产,但产量未能达到战前水平。南京铔厂经过他和副总经理李烛尘一再催促国民政府,才向日方索回被劫往九州的成套设备;但由于焦炭和电力的不足,产量仅及原设计的一半,在此艰难处境之下,他仍力图实现范旭东建立十大化工厂的遗愿。

1946 年 3 月,他再度赴美,一面争取美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一面为新建湖南株洲等十大化工厂进行设计和采购。由于美方对贷款及技术设备的蓄意刁难,使他在美国的奔波收效甚微。

那个发明了侯氏制碱法的侯德榜,后来怎样了?成就远不止制碱法

侯德榜对美国的资金、技术及物资设备所抱希望落空后,决心立足于自身的力量,恢复和发展永利的事业。1948 年7月,他回到国内,以年初同李烛尘等发起成立的“久大永利黄海永裕协进会”为枢纽,对企业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在南京娅厂扩建化学试验室,成立致本化学馆,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于总管理处设置事务管理委员会,加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充实塘沽、长沙、青岛、南京等地企业的设备和技术。

8月底,他前往四川指导川厂的生产及深井工程,对犍为的深井工程寄予希望,以为只要再打几口井,进口的机器运到,就可用侯氏制碱法大踏步前进了。他表示:“若今日中国尚有一枝可柄,宜应如何埋头苦干,以求生存于万一,得自助以苏生。”然而,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于 1948年 8 月实行“整理财政及加强管制经济办法”,发行金圆券,公开搜刮全国人民的资金,加速了社会经济的总崩溃,民族工业处于毁灭的境地,侯德榜“自助以苏生”的愿望亦同样落空。他“瞻望前途,长此兵争不息,通货膨胀无穷极,有何工业可言? 欲求国家强盛,人民生计充裕,尤缘木求鱼”。

1949 年春,侯德榜应印度塔塔公司的邀请,再次前往印度指导制碱技术。当获悉南京解放的消息时,他感到无比兴奋和喜悦,6月,中共中央毛泽东、周恩来派专人前往召请,他立即由印度起程回国,排除各种困难,经香港绕道韩国到达北京,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热情接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德榜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继续为我国的化学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1958 年撰写了八十多万字巨著《制碱工学》将其一生的制碱心得贡献给人民。1957 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委员、重工业部技术顾问、化工部副部长;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代表;并任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二、三届常委。他还先后担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科学协会副主席、民主建国会常务委员等职。

那个发明了侯氏制碱法的侯德榜,后来怎样了?成就远不止制碱法

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病逝于北京。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