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读|张海鹏:为什么党和国家这样重视纪念辛亥革命?

作者:京报理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革命110周年。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封建君主制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它打开了中国近代进步的闸门,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制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动摇了反动统治秩序的基础,在中国土地上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以极大的震撼和深远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探索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

辛亥革命推动了历史进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党和国家如此重视纪念辛亥革命?这是由共产党人的历史观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共产党观察历史发展进程的指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辛亥革命被确认为中国近代史进步的代表性事件。

您如何看待革命的历史意义?我认为有几点值得注意。

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的皇位,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取代了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制度,这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推翻皇帝宝座的先例,在旧皇帝垮台后,新皇帝重新出现。辛亥革命的目的不是支持新皇帝,而是要推翻皇帝并建立新的制度。皇帝宝座的陨落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看似不变的帝国统治的崇拜。从此,共和民主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敢于拥有帝国的自以为是,世界一起被击打,成为人民新的根深蒂固的信念。这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解读|张海鹏:为什么党和国家这样重视纪念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盟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图为《中华民国暂行盟约法案》(部分)

辛亥革命给中国的政治制度、对外关系、社会经济、教育、文化、风俗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盟约法》,体现了共和国主权和人民民主的宪法性质,具有鲜明的公民权利,在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帝国主义列强仍然企图控制和欺负中国, 中国人民的觉醒从未如此之高,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要求成为一股巨大的趋势,迫使执政党不要轻易与外界妥协,也迫使帝国主义列强不要忽视中国的舆论。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开始了国家地位缓慢恢复的过程。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一波持续了近十年的现代工业发展浪潮,现代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更广阔的经济和阶级基础。

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舆论的传播越来越受欢迎和活跃,从而为更大层次的政治经济变革创造了条件。

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沟通礼仪在变化,男儿的辫子被剪掉,女儿的小脚不缠绕,鞠躬摇手代替锄头,服装新款式取代了旧式,这些看似形式的变化,但实际上解除了人们思想的束缚,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辛亥革命是解放心灵的伟大运动。用共和民主取代帝王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转折点和成就。两千年的皇权观念一夜之间,当然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中国人以极大的热情拥抱新思想和新思想,结成党团,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活跃,舆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活跃。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一种趋势。中国共产党成立,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以巨大的势头,领导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建立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辛亥革命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步打开了闸门。在20世纪,中国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之所以会发生,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由辛亥革命拉开帷幕,打开了闸门。大革命后不久,军阀之间出现了一段混乱时期,国家分裂,人民的艰辛,但这只是漫长历史中的一段插曲。

同任何涉及根本性社会变革的革命一样,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总有一个过程。1640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直到1688年,英国政治才稳定下来,建立了具有英国特色的资产阶级虚荣政治。它们之间有48年。1789年,由吉伦特、雅各宾独裁、热月党、拿破仑第三帝国和波旁王朝统治的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直到1830年七月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才得以巩固。这也花了41年的时间。

因此,应该对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性转折点进行充分的估计和积极的评价。

辛亥革命在现代中国催生了一批新的政治家,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孙中山、黄兴、宋玉仁、廖中轩是国民党的著名领导人。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至今仍被我们纪念。孙中山、廖中轩与时俱进,积极推动中共合作,大力推动北伐事业进展,这是需要牢记的。陈独秀、朱德、董必武、吴玉章、毛泽东、林伯元,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都参加过或经历过革命的进程,并逐渐走向共产主义。

辛亥革命是发生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中国的革命,具有世界意义。革命的发生,是国际环境下内外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受世界形势影响很大。

辛亥革命是世界特别是亚洲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殖民主义制度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作斗争,鼓舞了世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特别是邻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并得到了韩国有识之士的支持。 越南、日本、欧洲和美国。

列宁说,革命不仅标志着"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可以说已经从沉睡中醒来,到光明,到运动,到奋起斗争",而且意味着"世界大风暴的新发源地已经出现在亚洲","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些风暴中,它们'反过来影响着'欧洲"。"

再看一会儿,我们就会发现列宁的预言是非常准确的。欧洲时代,亚洲世界风暴的发源地,"反过来影响"欧洲,真正开始到来。当中国从站起来致富走向强大,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将实现时,当我们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的时候,就是列宁的预言成为现实的时候。

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革命的失败中吸取必要的历史教训。

西方方式的政治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注定要失败。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其目的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民主。为此,革命的领导人提出了一套源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设计。在短时间内,议会政治等相当活跃。

然而,历史事实证明,这些系统设计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三权分立、议会政治等西式民主的设计,在袁世凯等武术家眼中,无非是一个噱头和一种现成的安排。在中联基础上成立的国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赢得了多数席位,但其领导人宋世仁很快被暗杀,议会解散,国民党被取缔。孙中山不得不回到革命的道路上来。此后,中国也有人多次提出和倡导西式民主的理念,但都没有付诸实践。

事实表明,西方政治制度和西式民主在中国的引入不是一条出路,结果只能是混乱和分裂,不利于中国人民的根本长远利益。只有立足实际、符合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发展中国。这是基于中国革命以来历史发展的科学结论。

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都需要党的坚强领导。缺乏强有力的党的领导是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严格地说,中国国联还不是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党,缺乏严格的组织制度和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组织松散,政治观点不同,核心成员之间矛盾很多。虽然孙中山被公认为革命领袖,但由于同盟的组织结构和历史渊源,孙中山的领导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他的政治纲领和革命目标也得不到党内许多人的认可。国民党在组织和政治上更加支离破碎,难以担负起继续领导革命、完成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任务的责任。

事实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地理面积大、人口众多、民族多元、发展不平衡、矛盾复杂、对外关系纠缠不清的大国,必须有一个组织严密、平台清晰、领导班子强、领导班子雄心勃勃、能够深化人民群众、反映人民利益、带领人民群众前进的政党, 为了真正引领中国的发展进步,实现中国近代以来完成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我们从革命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

牢牢依靠人民群众,是完成我国近代历史任务的出发点。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避免的软弱和软弱,在辛亥革命期间,他们不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因而不能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使革命建立在坚实的社会基础上, 但只是为了与帝国主义列强妥协,为了国内军阀的力量,最后是革命的成果在袁世凯等军阀手中。事实表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难以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历史任务,解决不了中国面临的问题。

无论是辛亥革命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无论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还是缺陷和缺点,都在今天的辛亥革命纪念中被铭记,为未来的学习者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灵感。历史证明,革命未能完成的振兴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由孙中山的朋友和合作者、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在随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完成的。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共继承了他的意志,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发顽强地战斗,打败了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作者为中国历史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口译|张海鹏:为什么党和国家如此重视纪念辛亥革命?北京日报APP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