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杰出的新闻战士范长江

2000年,每年的11月8日被指定为记者日。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等左翼记者选择这一天来纪念中国青年记者协会在上海成立。作为中国杰出的现代记者,范长江的《中国西北角》、《世上》、《记住西蒙》等作品成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朽的文章,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闻奖成为中国记者的最高奖项。

"我身上已经没有国民党的东西了。

范长江,原名范西天,1909年10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田家坝。长江是其贡献中使用的笔名,用于这次旅行。范长江中学接受革命启蒙教育,1927年,在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时因积极参加群众活动而被开除,不得不前往当时的革命中心武汉。

在武汉,范长江加入了何龙任司令的革命军第20军校营,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南下的过程中,他与部队失散,曾经受过伤的范长江甚至被误认为是死人。

之后,他想"找到出路",并于1928年夏天前往南京参加中央党校。在校期间,他的思想逐渐从旧的三文明主义转变为社会改良主义,并加入了国民党。918事件后,范长江对国民党垮台后的不抵抗和"冷漠"态度深感失望。当时,中央党校要求全体学生加入国民党,范长江觉得"加入国民党是大可惜",最终决定与国民党决裂,另辟蹊径。他换了学校送来的衣服,留下了国民党卡,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学校,"不再保留国民党的一件小事",国民党彻底决裂了。

"就我而言,中国的出路是找到"

1932年秋,范长江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次年开始为《北平早报》等撰稿,从而走上了新闻之路。1933年1月,日军攻占了京津山海关,日军范长江意识到"原本从阅兵中寻找出路的政策,是行不通的"。他"想报道自己的所见所闻,引起中国人民的注意",这是他成为一名记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范长江主张,记者要有抱负,"一辈子要研究一两个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从群众中提出的。在他看来,当时有两个问题,就是中国动向后的红军北上和抗日战争后西北的形势。为了回答这些问题,1935年,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的名义旅行记者,从天津独自一人北上,经过青岛、上海到重庆,然后从成都,经过兰州,进入连山,历时十多年,足迹遍及五省,旅行12000多英里,撰写了100多份通讯, 这就是著名的"中国西北角"探险。范长江对红军长征的报道比斯诺的《西游记》早了至少一年,是国内报纸上"国内报纸上第一个报道红军25000里长征的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各界的了解。

为了深入了解陕北的情况,范长江要求在延安进行采访,并获得批准。1937年2月9日,范长江抵达延安,当晚应邀在毛泽东的山洞里做"夜话"。这篇长篇大论涉及"中国当前革命的性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抗日战争的战略"等重要问题。1969年,范长江在《我的自传》中说,"这十个小时左右的教诲,解决了我十年来在东西方寻找却找不到出路的所有大问题",并高兴地说,"就我而言,中国的出路已经找到了"。

在毛泽东的建议下,范长江放弃了写书的计划,从西安回到上海,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抗日。他不仅出版了《湍流中的大西北大公报》等通讯,还在《国家新闻周刊》上连载了《陕北之旅》。《陕北游记》出版正好赶上国民党三中全会,范长江的来文震惊了与会人员,也引起了蒋介石的愤怒,《大公报》主编张继璇打电话骂道。

为了推进新闻战线上的反敌斗争,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和胡玉之、夏燕等一批左翼记者成立了爱国记者统一战线组织——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简称"青吉",前身为中国记者协会。次年3月,更名为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在汉口召开,范长江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秋,范长江拒绝了《大公报》的经理胡正之为他配备记者、专车和广播电台,但"放弃了对中国共产党态度的支持,无条件支持江主席",愤怒地离开了《大公报》,与他所代表的阶级决裂。

开辟新的中国新闻业务

离开《大公报》后,范长江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他创办了新闻机构和报纸,为党的新闻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9年5月,范长江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党,由周恩来介绍。他首先在长沙成立了一家国际通讯社,然后在香港共同创立了《中国经营报》,并担任副总经理。香港沦陷后,他调到桂林和上海,前往江苏北部的抗日基地,在那里他组织了新华社的中国中央局和新华日报。为了培训记者,我们还推动了中华新闻学院的成立,并担任了校长。

1946年6月,范长江奉命离开新四军,抵达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两党谈判,担任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新闻部部长,中国共产党对外新闻发言人之一。11月,范长江回到延安,担任新华社副总编辑。1947年3月,中共中央自愿退出延安,范长江率领新华社40多人组成的队伍前往陕西北部。这一时期,中共中央的主要社论和新闻都是从这一点发出的,传遍全国的红色声音为促进中国的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范长江不仅编纂了毛泽东的许多重要文章,还见证了"毛主席指挥34万人,在胡宗南打败了20多万人"和"从防御到反攻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他一生中"最有价值和最难忘的经历"。

新中国成立前,范长江领导了北京、上海党报的创办。1949年1月31日,范长江率领华北人民日报、新华社成员进入北平,接管国民党的华北日报和广播电台,两天内正式出版了《人民日报》北平版,范长江成为中国新新闻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4月底,他作为南方干部进入上海,担任上海海军文化教育部副主任,《解放日报》会长兼主编。11月,范长江从上海回到北京,担任新闻出版部副主任。次年1月,他接替胡乔木出任《人民日报》社长。1970年10月23日,范长江被迫害致死。1978年12月27日,范长江被换下,被誉为"为新中国新闻的创造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新闻战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