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语文大师叶圣陶

作者:光明网

□ 王千荣

我们先来看看叶胜涛先生对《南京路好八公司》一文前两段的修改。

原文:"上海警区一个部门八连"(1),从上海解放那天起,驻扎在浦东,保卫城市。1965年秋天,他们搬到了南京路(2号)。

当他们第一次到达这里时,士兵们兴高采烈(3):"但是他们来到了城市!"一个同志走出门(4),看着他住的那栋楼,叹了口气说(5):'啊!不错的地方,太美了!"教练是一个不同的故事。一天晚上,当他在屋顶平台上漫步时,他的思绪隆隆作响(6),他想起了1949年陈毅司令员驻扎在丹阳时的教导(7):上海由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长期统治的影响,已成为一个大染色罐(8)。我们想改造老上海,但不能让老上海改造我们(9)!现在,上海是人民的新上海,但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仍在与我们作斗争(10)。在这场激烈的斗争中,如何领导士兵来坚持无产阶级的思想立场?作为党支部书记和政治工作者,他感到责任重大。

叶老改了地方:(1)"上海警区"后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虽然报道是关于一家公司的,但打算看到黑豹,所以必须写上人民军的全名。(2)在"南京路"前加"最繁华"。因为"最繁忙的南京路"是背景。(3)"士兵们兴高采烈",而不是"有些士兵兴高采烈地说"。"战士"是指所有人,"一些"意味着个人。"Happy"不能引用以下词语,不要使用冒号,所以加上"说"。(4)"一"应改为"是",因为也许是谁说的。(5)将"叹息"改为"惊呼"。(6)"有一天晚上,他...思想在翻转"删除",因为这样写,似乎在说导师"想了一会儿",其实之前说过,他已经有了"另一个心"。(7) "何时"应改为"时间"。(8)将"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改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9) "转变我们"删除了"删除"一词。(10)说"资产阶级的思想残余"应该删除是不现实的。"仍在与我们作战"被替换为"仍在顽强地与我们作战"。实际上,这里需要一个短语"强硬"。"战斗"用错了;替换为该替换。删除"坚持"下的"这个"字。

看,连标点符号,包括少于60个字符的两段文字,都由叶老改了11个地方。我数了一下,这篇发表于1959年7月23日的《解放日报》报道《南京路好八连》,全文三四千字,叶老换了89处——不是作者的文笔太差,而是被叶老小装饰,文字更加优雅。一部作品,因为害怕被咬和咀嚼。谁有心,上面作者的原文和叶老把原文改成对立阅读,会发现同样的东西,用的篇幅几乎一样,但是一句话比较随意,不是很细心,有时候还存在不合逻辑、不合理、不够清晰的地方,合乎逻辑、用心良苦、语言准确——这一般是不是训练有素的普通文盲和语言大师的严格语言差异。

关于作文,商业印刷厂出生的编辑叶老说:"要弥补遗漏,不要总是把地方连得更近,用文字和小段等例子使整体一致,等等,就作者而言,是更精确的表达,就读者而言, 读起来更方便。叶老还说:"读好文章,眼睛明亮锐利,不要等别人指出来,就能看到文章的好处和实践。"叶老不知道读了多少好文章,不仅把自己当成一篇文章读,还读进了新华文和华文教育的'爷爷'。"语言"这个学科的称号,是叶老的理念——民国时的"民族语言",解放初期的"汉语",并没有包括语言和文字的"语言"完整、恰当。

就像刘诗农创造的"她"这个词一样,叶圣陶创造的"语言"这个词也永远留在了汉语史上。

来源:法治日报 - 法律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