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重庆谈判期间博古、叶挺等多位中共高级领导人离奇坠机身亡,“四八”空难到底是意外还是暗杀?

作者:文汇网
重庆谈判期间博古、叶挺等多位中共高级领导人离奇坠机身亡,“四八”空难到底是意外还是暗杀?

七十五年前,在中国两次命运和两场关于其未来的大战的关键时刻,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国和国外的飞机失事,杀死了许多中国的主要领导人。随后对"四八"烈士的纪念,形成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政策的广泛宣传,也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正反驳。然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关于坠机原因都存在很多争论,直到今天,对其真相的描述并没有停止。

抵抗运动胜利后,国民党执政集团奉行"独裁、内战、出卖国"三位一体的反动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如飞同志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谈。同年12月,周恩来、董碧武、王如飞、叶建英、卢定义、吴玉章、邓英超等同志被派往重庆参加政协,后来又派秦邦贤参加宪法检讨。

1946年4月7日,重庆八路军办公室给延安发了一封电报,说:王如飞、秦邦贤、叶婷、邓发,4月8日上午,从重庆飞回延安。

令人震惊的坏消息

.m 8日上午8时45分,一架美.C-47运输机雨从重庆起飞。除了王如飞、秦邦贤、叶婷、邓发,还有著名老教育家黄启生先生、叶婷丽秀文夫人、女儿叶扬梅、儿子叶阿奎、鲁迅艺术学院教员黄小庄(黄启生的孙子)、第十八大队参谋李少华、王如飞副官魏万吉, 秦邦贤同志赵登军、叶婷同志的小儿子A9的保姆高琼等机组人员:身穿飞虎队标志的美军飞行员兰契上尉、韦斯中士和梅奥、马尔丁共17人。起飞后,机组人员立即用无线电联系延安美军观察队,报告一切正常。飞机降落在西安中转站,短暂休息后,于11时55分飞往延安。半小时后,机组人员再次联系美国军事观察员小组,报告飞行正常。

延安的天气很糟糕,乌云密布,下着小雨。上午1点.m,毛泽东、朱德、任彦石、林伯元等中共中央和陕西甘宁边防地区领导,以及各机关、各团体代表数百人,赶往延安东莞机场,准备迎接归来的同志们。

空中传来微弱的轰鸣声,现场有人推断,飞机已经飞到了甘泉上空。但咆哮声越来越远,直到它完全消失。随后,美军观察队接到机组人员的最后一封电报:飞机迷路了。中共中央在接到这一消息后受到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了数万次军民搜寻。美军军事观察团还协调派出两架飞机连续三天在延安附近搜寻,但无济于事。

大约2点.m,山西省兴县东南部附近的村民听到一架隆隆的飞机,随后是一声巨响。庄尚村长李文堂立即带人去寻找声音,一探究竟,在红茶山山顶的一块巨石旁,发现飞机主体斜躺着,头朝上,尾巴朝下,螺旋桨已经断裂。残骸下方是一片焦土,周围是尸体的碎片以及受害者的尸体和遗体。由于不清楚坠毁的飞机是敌人还是朋友,当晚召开的村党支部会议,最终决定组织人员第二天上山,首先将遇难者的尸体抬下山埋。深夜会见接近尾声时,区长刘福匆匆赶到会场,说一架载有党内主要领导人和高级将领的飞机失踪,正在搜寻中。预料到事态的严重性,我们决定在黎明时分上山开始搜寻,派人到中共晋章支部报到。该分局命令国防部长谭正文和他的秘书兼机器股组长顾义之将调查带到事发地点。

重庆谈判期间博古、叶挺等多位中共高级领导人离奇坠机身亡,“四八”空难到底是意外还是暗杀?

10日上午,谭正文、顾一之等赶往飞机失事现场。经过仔细辨认,发现了王如飞、秦邦贤、叶婷、邓发的遗体。由于时间已晚,四名烈士的尸体首先被运下山存放在房屋中。第二天,搜查继续进行,一个接一个地发现了其他遇难者的遗体,并拿起了乘客名单和秦邦贤、黄启生的私人印章,以及两封蓝白字母,上面写着"中共代表团"徽章,进一步确认了遇难者的身份。

11.m 10时,中共中央接到关于晋县边区飞机失事的电话会议,并通过新华社发了一条非常简短的信息:王如飞、秦邦贤、叶婷、邓发等同志"本月80日从重庆飞往延安的航班失事"。

4月11日,中共中央、延安组成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延璇、林伯元、习仲勋、李定明等26人的葬礼委员会,决定半桅杆降旗三天,停止娱乐活动一个月。13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死者的哀悼》评论,称坠机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一次重大损失",并刊登了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而死,但死亡依然光荣》。18日,烈士遗体由两架飞机运往延安。朱德、刘少奇、任彦石等中央各界领导代表和群众1万余人到机场迎接精神。19日,延安市3万余名各界人士向烈士致敬并埋葬,朱德、刘少奇等亲属陪同刽子手,送魂葬。

追踪坠机真相

中国共产党中央在举行庄严哀悼活动的同时,对4月8日坠机事件的原因展开了深入而详细的调查。

当时,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关系日益紧张的时期,人们自然会对空难的原因产生怀疑,引发很多猜测,一个谣言四起,因为有这么多共产党领导人被杀,谣言自然集中在一点上: 是否有任何蓄意破坏?负责"四八"烈士葬礼的杨尚坤回忆道:"当时,我们真的在想,国民党特工是不是搞砸了。但作为预防措施,根据晋县边区政府的一份报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新华社4月11日发布的新闻稿中将坠机事件归咎于"一架飞机造成的道路损失和一座大雾烧毁的山峰"。

12日,新华社发表题为《王如飞同志等遇难者》的文章,披露王如飞、秦邦贤受到停战协议、整个军事计划和政协协议的严重阻挠,冒着恶劣天气飞回延安,以便及时商讨对策。13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死者哀悼》的评论,明确指出"他们为和平与民主事业而死!他们死是为了维护政治协商会议的所有协议,特别是宪法原则原则、停战协议和关于全军的协议"。19日,新华社刊登了周恩来的《四八位不朽烈士》,称"如果没有反动派破坏政协决议的阴谋,这次你没有必要在恶劣天气下飞回延安"。

重庆谈判期间博古、叶挺等多位中共高级领导人离奇坠机身亡,“四八”空难到底是意外还是暗杀?

"四八"空难追悼会

4月8日坠机现场调查人员谭正文和顾义之,于4月18日乘坐专机护送烈士遗体返回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坠机调查情况。根据对坠机现场的调查和对当地居民的询问,他们在向中央提交的书面报告中作了如下分析:

首先,飞机确实坠毁在红茶山上,而不是在空中坠毁。由于山峰巨石上的凸起痕迹如此清晰,飞机在撞上山后爆炸并着火。其次,天空云层很厚,山上下雪,山上下雨,司机可能由于能见度差,看不到山地景观而坠毁。如果飞机飞得更高,它就不会撞到巨石。第三,从对坠机现场的反复搜查结果来看,没有发现人为爆炸的可疑迹象。

C-47是道格拉斯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研制的双引擎活塞军用运输机,但当时该机没有"黑匣子"设备,加上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来分析和识别坠毁飞机的主要部件,只能判断将坠机原因归咎于恶劣天气。

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为了维护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也为了不给国民党留下借口,加剧了双方的冲突,认可了飞机被雨雾意外坠毁的结论。杨尚坤曾回忆说:"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和观测小组一致认为:由于天气恶劣,天空云层厚,能见度差,飞行员在机场上空盘旋,找不到跑道,不得不改变航向,向北平地飞去,不幸坠毁在2000米高的红茶山上。"

奥秘

长期以来,围绕"四八"空难的原因,是因为有"自然灾害理论"和"阴谋论"的说法。

1998年初,顾毅之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4月8日坠机的记忆》的文章。"飞机降落在西安机场加油,短暂停留后,飞往延安,"文章说。西安到延安总是向北飞,为什么飞向东北方向,甚至飞到黄河以东的红茶山?其原因尚不清楚,无法分析。后来,我从谭秘书那里听说,遗物里有一封丢失的电报。但当时,西安北沿途和延安的天气还不错,美国机长正戴着飞虎臂章的飞行员。这些一直是我心中的疑问。"

重庆谈判期间博古、叶挺等多位中共高级领导人离奇坠机身亡,“四八”空难到底是意外还是暗杀?

2003年7月,叶婷的长子叶正大写了一篇文章,回忆起1951年6月,他和二哥叶正明拜访了周恩来在中南海的家。周恩来谈起"四八"空难,明确否定了飞机在浓雾中坠毁的结论,"一定是有人做了一只手脚",因为"当时延安只有一点点雨,飞机已经飞过延安上空,我们听到了飞机的声音,为什么眨眼间就飞到了红茶山呢?"这可不是国民党特工手脚干什么的?!"叶正达是第一位在新中国受训的航空专家,曾参与过五种型号飞机的设计和开发。周恩来在公开"四八"空难谈话时,从航空技术角度破解了飞机飞行的原因:当西安飞机停止加油时,千象特工在飞机的磁罗盘和压力高度计线上安装了一个简单的定时破坏装置。当飞机到达甘泉地区时,磁罗盘和高度计同时失效,导致飞机失去航向和高度。然而,在缺乏令人信服和确凿的证据的情况下,这种观点仍然是主观的分析和推断。

2006年,恰逢"四八"空难60周年,国内多家报刊网站转载召回文章,称在台湾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国民党军事特工杜济堂在死前主动爆料,承认曾奉命制造"四八"空难: 他派出一名伪装成机械师的特工,使用C-47留在西安机场,并在高度计和磁力计的背面放置磁铁。结果,飞机起飞后受到磁铁的强烈干扰,导航系统和高度计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故障,最终在浓雾中坠入山中并被烧毁。但秦邦贤的儿子秦铁认为,文章漏洞百出,可信度不高,找到新闻的原始来源和"杜吉堂"这个关键证人,结果都没有找到。

此外,新中国成立后出版了一批权威的党史著作或对各方的回忆,"四八"空难也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正如《中国共产党史》所说:"由于国民党决心破坏政协的协议,4月8日,全国政协代表王如飞和政协政草审查委员会代表秦邦贤向延安汇报并要求重庆提供资料。途中因飞机失事而死","毛泽东年度光谱"表述为"因恶劣天气,飞机在山西兴县红茶山坠毁","周恩来年鉴"被描述为"坠机",《聚德年鉴》明确指出:"因为飞机被国民党特工摧毁,也遇到了恶劣天气, 在山西兴县红茶山坠毁。

"48"空难是自然灾害还是阴谋,事故还是暗杀,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但是,导致坠机的悲剧的真相尚未得到解决,因为各方都缺乏令人信服和确凿的证据。

——摘自《颜黄春秋》2021年第四期

作者:徐岩

编辑:周毅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