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学评论∣张莉:红尘俗世,亦幻亦真——读冯骥才新作两篇

作者:爱的联盟写作
文学评论∣张莉:红尘俗世,亦幻亦真——读冯骥才新作两篇

红尘是庸俗的,但幻想也是真的——读冯玉才的新两篇(评论)

温/张莉

《瘸腿猫》和《我是杰森》是冯玉才的两部新作,情节上下起伏,让人深思。前者是一个荒谬的故事,"我"仿佛"看不见",看到了一位著名女主人的秘密生活,看到她和周围其他人,看到她半裸,看到她的外遇,也看到她和黑猫从高处坠落。这是一个奇幻的故事,一个人摆脱了身体的负担,就像一个影子跟着一个女人,看到她背后闪亮的真实生存。当然,小说也有它的颠倒。在小说的结尾,你会发现一切都不过是一场梦。当"我"从梦中醒来,突然陷入混乱:"所以我之前的经历只是一个幻觉,一个梦游,一个大脑太多而无法进入魔鬼,或者真的死了一段时间,神奇地仍然阳气?像这样,蓝影一定是死的。因为她在可怕的黑暗场景中下楼,我看着它。"(冯玉才的《瘸腿猫》),更离奇的是,"晚上,我出去买点东西吃。就在楼下,在小区过道里,我突然看到一个人匆匆赶来,那是一个美丽的蓝影!她没有死,还是像我一样死去的鬼魂?我脑子里有点困惑。她显然还活着,身上充满了香味。她和我瞥了一眼我。只是看一看,不要照顾我...那么,昨天发生的事情纯粹是幻想。(冯玉才的瘸腿猫)

这就像两种生活同时发生在时空,一种从这部小说中流露出的怪异感觉,梦中的东西是如此真实,却是虚幻的;就连梦境的现实也成真了,"但更不可思议的是,那天晚上我在家看电视,电视上有她的节目。她仍然穿着那件亮长的蓝色连衣裙,一张美丽的脸,像光芒一样明亮。突然,我喊了一声,把一杯咖啡扔在手里。谁能向我解释,当我发现她的耳朵闪闪发光,全是彩色的,挂着她用懒头送给她的一对奥地利水晶耳环时,发生了什么?(冯玉才的瘸腿猫)

读这部作品会很深的感慨,什么是"像梦",什么"像幻想"。或者更确切地说,冯玉才在《跛脚猫》中深深地植入了一种平行的时空感,因此,一个并不新鲜的故事却有一种陌生感和陌生感——即使叙述者不断拆解小说的真相,读者也愿意相信这里发生的事情。

如果说跛脚猫写的是梦境现实,那么《我是杰森》写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梦境。小说中依然是《我》的冒险,这一次在现实中,在法国,"我"遭遇了一场不幸的车祸,没有护照,还患上了健忘症,更致命的是,当救出医生为"我"整容时,一个外国人的脸,变成了法国的"杰森"。因此,故事将朝着预期表以外的方向移动。因为健忘症,"我"无法确认我是谁,因为外国人的面孔,我无法证明我是中国人,其实我并不确认我是中国人,但只有来到天津后,才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密感。在天津,随着巡演的进行,"我"的亲密感有所上升,甚至其他人也发现"我说的中文有点天津口音"。这让我更加确信,天津与我的关系是非同寻常的。(冯玉才,我是杰森)

但即使你确信自己与天津的关系不同寻常,"我"也不能说实话,也不能说实话,因为无法证实。"我不能告诉他真相。我的故事太离奇了,哪怕有点荒谬,一个长相帅气的外国人怎么会是中国人呢?"(冯玉才"我是杰森)更何况,当一个朋友把我推荐给小说中的《小薇》时,她自称是英语家教,"谁以为萧薇会这样说:'我妈妈说,她不喜欢法国老师教我英语。(冯玉才,我是杰森)

这是埋藏在小说中的伏笔,当然还有关于"我"失去那部分记忆的故事。它要求读者通过想象和生活经验拼凑出隐藏的部分,"罗金顶和赵大路完全不明白这句话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仿佛在恍惚中感受到了其中深处的痕迹。虽然,萧薇的母亲并不知道我是谁。我也没有关于"妻子"的记忆。不知何故,我觉得其中一个神知道这个秘密。生活本身真的那么残酷吗?(冯玉才,我是杰森)

所以,问题是,找到记忆,还是不打扰记忆,让记忆回到记忆的开始?或者,不要寻找真相,不要打扰另一个人?叙述者终于意识到,"如果我在这个神秘的未知世界中继续追寻我的根,恐怕我会陷入真实现实的痛苦和无助中。我根本无法改变现实。更深层次的痛苦也需要找到自己的痛苦。似乎无论谁最终得到什么,也只能服从命运。"小说的结尾是《我》放弃了失忆症的恢复安排,服从命运。以《瘸腿猫》为乐趣,以"我是杰森"为现实的梦想。小说的故事写了一个现实,但它是残酷的,奇怪的和真实的,你甚至认为它应该只发生在梦中。

读这两部小说,你会不断想到"真实与幻影"这个词。作为一个写出一系列优秀作品的小说家,冯玉才总能找到城市生活中蕴含着很多复杂和乐趣的故事。他的《世俗的奇迹人》之所以卖得好,最深层次的原因是他对世界的理解和艺术的处理方式。这两部新作中,虽然有冯玉才的艺术特色,但也有新的因素。例如,梦境和"灵魂"的引入,如"失忆症"和"异形"的引入。在现实中引入幻想、幻想、冒险,不仅是戏剧的补充,更是一种写现实的新方式。冯玉才通过一种变形的现实方式接近现实,或者通过引入梦幻般的方式,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现实,更加富有人文感。读这两部作品,我们自然会想到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梦,什么是现实,但更重要的是,你会深刻思考,什么是人的生命,什么是人的存在。

作者介绍

文学评论∣张莉:红尘俗世,亦幻亦真——读冯骥才新作两篇

张力,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中国的当代文学和文化。出版的专著《历史的表面: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姐妹镜子:21世纪以来的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化》、《光火:当代文学的二十五张面孔》、《公共独白:70后一代的文学地图》以及《魅力、狂野力量》、《散文》、《陌生人的美丽》等书评集。在《文学评论》、《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当代作家评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理论和评论文章5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和《全国人大影印材料》转载。主持了3个省部级社会科学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和教育部重大分项目承担者。荣获唐琦青年文学研究奖(2014年)、第十四届当代文学研究会当代文学研究杰出成就奖(2014年)、第三届中华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奖二等奖(2015年)、第四届文学研究女性杰出成就奖(2015年)、中文最佳论文奖(2015年), 《Book Power》(2016)等十大最佳图书奖;(2009, 2012, 2013)年度杰出论文奖。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第九届毛墩文学奖评委,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