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靠着这“五朵金花”,漳浦农业迈上了新台阶

作者:大漳州
靠着这“五朵金花”,漳浦农业迈上了新台阶

2020年7月13日,《闽南日报》第7版报道

卢浦县位于东南沿海,拥有3560平方公里的广袤海域,2145平方公里的景观与田园风光,寒冬清凉的夏季、四季如春,是一个"平背入土也开花"的地方,四花八果香,素有"鱼稻花果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卢浦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坚持产业化理念,规划经营农业的工业化思维,围绕水生水果、花苗、食用菌等农业优势产业,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

靠着这“五朵金花”,漳浦农业迈上了新台阶
靠着这“五朵金花”,漳浦农业迈上了新台阶
靠着这“五朵金花”,漳浦农业迈上了新台阶

五大优势产业齐头并进

在粮食方面,芦浦县建成粮食生产能力区示范片36座,示范水稻面积63.1万亩,生产能力区建设规模在全市第一;同时,每年储存应急杂交水稻种子12000公斤,确保农业生产灾害每年应急种子。

在水产养殖方面,卢浦县养殖的水产品有30多种,包括佛河水獭、石斑鱼、深土南美白虾、6种紫菜、霞美牡蛎、鲍鱼、沙溪绿蟹等5大特色水产养殖业;

果蔬方面,芦浦县拥有七个现代特色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如绿枣、火龙果、大麦、百里香果、杨树、杨梅、晚熟荔枝等,洋葱、白石萝卜、卷心菜、豆类、胡萝卜等五百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地,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 福建省首个以香港为代表的蔬菜基地县。

花苗方面,卢浦县种植面积6.2万亩(不含古雷港区4个乡镇),种植品种2000多个,有蝴蝶兰花、观赏幼苗、花坛、大型树桩盆景、多肉植物、棕榈植物、食用药用花等七大类特色产品, 建以海峡花卉集散中心为核心区域,沿国道324线两岸开发形成"百里花廊"产业带,是全省首个、全国重要的花卉生产集散地,是市场会展营销、贸易物流、 集科研和旅游、电子商务服务于一体的高品质、高标准、国际花卉物流集散地。

食用菌产业中,卢浦县主要拥有万辰、绿凯、玉凯龙、万鑫、益生菌源等9家领先的食用菌企业,其中万辰公司通过工厂栽培食用菌,已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信息化应用和生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靠着这“五朵金花”,漳浦农业迈上了新台阶

"一片叶子"的香味飘遍世界

靠着这“五朵金花”,漳浦农业迈上了新台阶

天府集团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园,图为天府茶园。

值此首届"国际茶日"之际,漳州天府茶观光工厂被选为全省首个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是天府集团多元化发展的又一成功举措。天府集团由"世界茶王"李瑞和于1993年创立,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目前,集团开设了1200多家"天府茶"连锁店,在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区先后建成了12家茶叶食品厂、2家茶叶博物馆、4个公路服务区、1个"唐山过台"石雕园和世界首家茶叶专业学院——漳州科技学院。天府集团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综合性企业。

近年来,天府集团一直在努力探索以多元化发展方式打造以"茶叶"为主题的农业产业链,推动一、二、三生产一体化发展。在营销模式上,公司采取多品牌战略,品牌包括天府、天府天心、安科力、天宇、牛牌匾,以占领中国传统茶叶产品细分市场。"天府"品牌力求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物体验,在消费者中享受更高的品牌认知度,"天府天鑫"和"安科力"主要通过大型综合超市销售产品,"天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商品,为更多消费者购买方便,"牛点"主要面向年轻民族,提供速溶茶叶产品。

在商品组合战略上,公司主要从事中国传统茶叶产品,整合中国茶叶资源,开发了多达1800种天府系列产品,主要产品包括乌龙茶、绿茶、红茶、普洱茶、花茶、白茶等包装茶叶、茶包,以及茶叶食品, 茶具、茶具、香等系列。在旅游路线上,整合了天府茶叶博物馆、"唐山过台"石雕园等2国4A级景区,发展茶叶收藏、以泡茶为主题的企业群建、亲子旅游、茶文化教学等旅游路线。

未来,天府集团将进一步整合基地资源,以"一片叶子"讲述中国茶叶的美好故事,进一步将茶叶融入日常生活,在新世纪为中国茶叶谱写辉煌的一页。

靠着这“五朵金花”,漳浦农业迈上了新台阶

"单尾鱼"成长为一个大产业

靠着这“五朵金花”,漳浦农业迈上了新台阶

"县长带你去买好货"直播,卢浦县长黄清华(前排左一)宣传了江川的特色。

日前,在卢浦县推出的福建生鲜、绿色农业、"县长带你去买好货"的网播,卢浦县长黄清华在推广了众多普普特色产品,率先拿出最独特的"鱼一尾"——"营养鲜河",26日如是, 超过100,000名观众进一步了解了卢浦河工业,河流的各种烹饪方法,以及河酒和河护肤品等深加工产品。

卢浦县是海洋大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十分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养殖面积18万亩,其中10万亩土池虾池有8万多亩的河鹌鹑,年产量6000多吨,是福建省苗量最大的省份, 养殖区,养殖面积最大。而福福镇是卢浦的重中之重,全县80%以上的河养殖都集中在佛镇,该镇的养殖面积超过3万亩,90%以上的池塘定养河鲻鱼,年产量超过3000吨。佛镇是种苗数量最多、养殖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乡镇,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养殖河流镇"。

为促进河荔枝产业发展,卢浦县率先采用河猞猁、对虾、蛤蜊(花蛤)生态混合养殖模式,已被证明是最生态、最健康、非常成熟的养殖技术,在福建沿海地区得到了广泛示范。2018年,福建森海食品有限公司获得河鲱鱼源头生产备案基地和河鲱鱼源加工备案基地双重认证,这意味着该河鲱鱼从此拥有"身份证",实现了长江以南河鲱鱼源头记录基地零的突破。

作为特色产业,河流养殖被列为福建省十大100亿以上全产业链项目之一,为支持河流产业健康发展,卢浦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卢浦县河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制定了近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制定了鼓励河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为了延伸河流产业链,提升河产品附加值,卢浦县开发了河类相关食品、美容护肤品、生物制品。河类食品加工产品有河饺、河鱼丸、河滋补酒、"有味"的罐头制品。美容护肤品有"亲吻"面膜和胶原蛋白肽乳液,生物试剂有河毒性快速检测试剂盒,初步形成河苗、养殖、销售、加工、餐饮等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仅河流行业一年就能创下15亿元的产值纪录。

在河獭防治方面,一方面开展河獭风险监测,2013年与农业部上海检测中心联合开展河毒跟踪监测,开展养殖河獭(双斑东方蛞蝓, 菊花)。在河黑麦重点养殖区,定期采集河猞猁样本,送往上海进行麻痹性神经毒素检测,检测毒素含量,跟踪河幼鱼生长速度与毒素含量的比值,为河鲱鱼市场销售做好理论研究,为该县河鲱鱼特色产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进行河流可追溯系统的建设。已铺设6个河獭可追溯单位,包括"一品一码"系统监管,全过程跟踪河道苗流、养殖、投入管理、销售、加工等,完善三项记录,为逐步放开当地特色菊黄、双斑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靠着这“五朵金花”,漳浦农业迈上了新台阶

"一朵蘑菇"充满了高科技

靠着这“五朵金花”,漳浦农业迈上了新台阶

卢浦东南花都花卉博览园是以前的农博会和花卉博览会的举办地。于飞远照片

7月9日,在台湾海峡两岸农业硅谷的福建万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在装瓶、接种、培养、细菌等流水线上忙着工作。在金针菇肥沃车间,技术人员通过食用菌房的智能控制系统,设定菇房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为香菇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

食用菌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比普通蔬菜和水果丰富几倍到几十倍,其中金蘑菇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金针菇又称金针菇,毛柄钱菌,其菌皮小而细腻,黄褐色或淡黄色,干部形状像金针,所以得名金针菇。金针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在日本等许多国家被称为"益智蘑菇"和"智能蘑菇"。

公司食用菌栽培技师李辉表示,与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方式相比,公司工厂的生产方式,采用智能化、机械化技术,不仅减少了大量劳动力,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此外,原料库、蘑菇车间、杀菌室、包装车间等车间通过传送带连接传输,实现封闭控制,减少过度人工操作等外部环境干扰,保证食用菌的质量。

万辰生物致力于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宇共同开设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与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展密切的项目合作和人员交流。在充分保证食品绿色、安全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研发创新能力。通过现代生产与智能物联网技术的结合,打造高效、循环、生态、可持续的食用菌工厂培养模式。

年产4万吨食用菌,公司只需要320亩土地,是传统种植模式的1%,也是传统种植模式的2%,生产力比传统模式高出40倍左右。公司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利用玉米芯、米糠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进行食用菌的栽培,金针菇栽培废弃菌应用于公司自有白蘑菇、蟹香菇的养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食用菌生产全过程无污染,显著带动农民开发有机农产品,促进农业生产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台湾海峡两岸的农业硅谷长桥镇,是一家集食用菌研发、种植、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的现代化企业,主要生产金针菇、蟹蘑菇、白蘑菇、 海鲜菌等食用菌品种,产品主要销往华东、华南、华中,并辐射西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通过工厂化食用菌栽培,公司已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信息化应用和生产技术水平最高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来源:闽南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