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靠着這“五朵金花”,漳浦農業邁上了新台階

作者:大漳州
靠着這“五朵金花”,漳浦農業邁上了新台階

2020年7月13日,《閩南日報》第7版報道

盧浦縣位于東南沿海,擁有3560平方公裡的廣袤海域,2145平方公裡的景觀與田園風光,寒冬清涼的夏季、四季如春,是一個"平背入土也開花"的地方,四花八果香,素有"魚稻花果之鄉"的美譽。近年來,盧浦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堅持産業化理念,規劃經營農業的工業化思維,圍繞水生水果、花苗、食用菌等農業優勢産業,促進現代農業轉型更新、發展壯大。

靠着這“五朵金花”,漳浦農業邁上了新台階
靠着這“五朵金花”,漳浦農業邁上了新台階
靠着這“五朵金花”,漳浦農業邁上了新台階

五大優勢産業齊頭并進

在糧食方面,蘆浦縣建成糧食生産能力區示範片36座,示範水稻面積63.1萬畝,生産能力區建設規模在全市第一;同時,每年儲存應急雜交水稻種子12000公斤,確定農業生産災害每年應急種子。

在水産養殖方面,盧浦縣養殖的水産品有30多種,包括佛河水獺、石斑魚、深土南美白蝦、6種紫菜、霞美牡蛎、鮑魚、沙溪綠蟹等5大特色水産養殖業;

果蔬方面,蘆浦縣擁有七個現代特色水果生産示範基地,如綠棗、火龍果、大麥、百裡香果、楊樹、楊梅、晚熟荔枝等,洋蔥、白石蘿蔔、卷心菜、豆類、胡蘿蔔等五百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産示範地,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産示範縣, 福建省首個以香港為代表的蔬菜基地縣。

花苗方面,盧浦縣種植面積6.2萬畝(不含古雷港區4個鄉鎮),種植品種2000多個,有蝴蝶蘭花、觀賞幼苗、花壇、大型樹樁盆景、多肉植物、棕榈植物、食用藥用花等七大類特色産品, 建以海峽花卉集散中心為核心區域,沿國道324線兩岸開發形成"百裡花廊"産業帶,是全省首個、全國重要的花卉生産集散地,是市場會展營銷、貿易物流、 集科研和旅遊、電子商務服務于一體的高品質、高标準、國際花卉物流集散地。

食用菌産業中,盧浦縣主要擁有萬辰、綠凱、玉凱龍、萬鑫、益生菌源等9家領先的食用菌企業,其中萬辰公司通過工廠栽培食用菌,已成為福建省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資訊化應用和生産技術水準最先進的食用菌生産基地。

靠着這“五朵金花”,漳浦農業邁上了新台階

"一片葉子"的香味飄遍世界

靠着這“五朵金花”,漳浦農業邁上了新台階

天府集團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茶園,圖為天府茶園。

值此首屆"國際茶日"之際,漳州天府茶觀光工廠被選為全省首個工業旅遊示範基地,是天府集團多元化發展的又一成功舉措。天府集團由"世界茶王"李瑞和于1993年創立,是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目前,集團開設了1200多家"天府茶"連鎖店,在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區先後建成了12家茶葉食品廠、2家茶葉博物館、4個公路服務區、1個"唐山過台"石雕園和世界首家茶葉專業學院——漳州科技學院。天府集團集茶葉生産、加工、銷售、科研、文化、教育、旅遊等,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茶葉綜合性企業。

近年來,天府集團一直在努力探索以多元化發展方式打造以"茶葉"為主題的農業産業鍊,推動一、二、三生産一體化發展。在營銷模式上,公司采取多品牌戰略,品牌包括天府、天府天心、安科力、天宇、牛牌匾,以占領中國傳統茶葉産品細分市場。"天府"品牌力求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購物體驗,在消費者中享受更高的品牌認知度,"天府天鑫"和"安科力"主要通過大型綜合超市銷售産品,"天府"通過電子商務平台銷售商品,為更多消費者購買友善,"牛點"主要面向年輕民族,提供速溶茶葉産品。

在商品組合戰略上,公司主要從事中國傳統茶葉産品,整合中國茶葉資源,開發了多達1800種天府系列産品,主要産品包括烏龍茶、綠茶、紅茶、普洱茶、花茶、白茶等包裝茶葉、茶包,以及茶葉食品, 茶具、茶具、香等系列。在旅遊路線上,整合了天府茶葉博物館、"唐山過台"石雕園等2國4A級景區,發展茶葉收藏、以泡茶為主題的企業群建、親子旅遊、茶文化教學等旅遊路線。

未來,天府集團将進一步整合基地資源,以"一片葉子"講述中國茶葉的美好故事,進一步将茶葉融入日常生活,在新世紀為中國茶葉譜寫輝煌的一頁。

靠着這“五朵金花”,漳浦農業邁上了新台階

"單尾魚"成長為一個大産業

靠着這“五朵金花”,漳浦農業邁上了新台階

"縣長帶你去買好貨"直播,盧浦縣長黃清華(前排左一)宣傳了江川的特色。

日前,在盧浦縣推出的福建生鮮、綠色農業、"縣長帶你去買好貨"的網播,盧浦縣長黃清華在推廣了衆多普普特色産品,率先拿出最獨特的"魚一尾"——"營養鮮河",26日如是, 超過100,000名觀衆進一步了解了盧浦河工業,河流的各種烹饪方法,以及河酒和河護膚品等深加工産品。

盧浦縣是海洋大縣,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十分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養殖面積18萬畝,其中10萬畝土池蝦池有8萬多畝的河鹌鹑,年産量6000多噸,是福建省苗量最大的省份, 養殖區,養殖面積最大。而福福鎮是盧浦的重中之重,全縣80%以上的河養殖都集中在佛鎮,該鎮的養殖面積超過3萬畝,90%以上的池塘定養河鲻魚,年産量超過3000噸。佛鎮是種苗數量最多、養殖面積最廣、産量最大的鄉鎮,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大養殖河流鎮"。

為促進河荔枝産業發展,盧浦縣率先采用河猞猁、對蝦、蛤蜊(花蛤)生态混合養殖模式,已被證明是最生态、最健康、非常成熟的養殖技術,在福建沿海地區得到了廣泛示範。2018年,福建森海食品有限公司獲得河鲱魚源頭生産備案基地和河鲱魚源加工備案基地雙重認證,這意味着該河鲱魚從此擁有"身份證",實作了長江以南河鲱魚源頭記錄基地零的突破。

作為特色産業,河流養殖被列為福建省十大100億以上全産業鍊項目之一,為支援河流産業健康發展,盧浦縣委縣政府制定了《關于加快盧浦縣河流産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制定了近期和長期發展目标,制定了鼓勵河流産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為了延伸河流産業鍊,提升河産品附加值,盧浦縣開發了河類相關食品、美容護膚品、生物制品。河類食品加工産品有河餃、河魚丸、河滋補酒、"有味"的罐頭制品。美容護膚品有"親吻"面膜和膠原蛋白肽乳液,生物試劑有河毒性快速檢測試劑盒,初步形成河苗、養殖、銷售、加工、餐飲等産業鍊。據不完全統計,僅河流行業一年就能創下15億元的産值紀錄。

在河獺防治方面,一方面開展河獺風險監測,2013年與農業部上海檢測中心聯合開展河毒跟蹤監測,開展養殖河獺(雙斑東方蛞蝓, 菊花)。在河黑麥重點養殖區,定期采集河猞猁樣本,送往上海進行麻痹性神經毒素檢測,檢測毒素含量,跟蹤河幼魚生長速度與毒素含量的比值,為河鲱魚市場銷售做好理論研究,為該縣河鲱魚特色産業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援。另一方面,進行河流可追溯系統的建設。已鋪設6個河獺可追溯機關,包括"一品一碼"系統監管,全過程跟蹤河道苗流、養殖、投入管理、銷售、加工等,完善三項記錄,為逐漸放開當地特色菊黃、雙斑養殖提供理論參考。

靠着這“五朵金花”,漳浦農業邁上了新台階

"一朵蘑菇"充滿了高科技

靠着這“五朵金花”,漳浦農業邁上了新台階

盧浦東南花都花卉博覽園是以前的農博會和花卉博覽會的舉辦地。于飛遠照片

7月9日,在台灣海峽兩岸農業矽谷的福建萬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勞工們在裝瓶、接種、培養、細菌等流水線上忙着工作。在金針菇肥沃工廠中的房間,技術人員通過食用菌房的智能控制系統,設定菇房内的溫度、濕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濃度等參數,為香菇提供理想的生長環境。

食用菌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比普通蔬菜和水果豐富幾倍到幾十倍,其中金蘑菇的營養成分特别豐富。金針菇又稱金針菇,毛柄錢菌,其菌皮小而細膩,黃褐色或淡黃色,幹部形狀像金針,是以得名金針菇。金針菇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在日本等許多國家被稱為"益智蘑菇"和"智能蘑菇"。

公司食用菌栽培技師李輝表示,與傳統的食用菌栽培方式相比,公司工廠的生産方式,采用智能化、機械化技術,不僅減少了大量勞動力,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産品的品質和生産率。此外,原料庫、蘑菇工廠中的房間、殺菌室、包裝工廠中的房間等工廠中的房間通過傳送帶連接配接傳輸,實作封閉控制,減少過度人工操作等外部環境幹擾,保證食用菌的品質。

萬辰生物緻力于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宇共同開設了院士專家工作站,與福建農林科技大學、南京農林大學等高校開展密切的項目合作和人員交流。在充分保證食品綠色、安全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研發創新能力。通過現代生産與智能物聯網技術的結合,打造高效、循環、生态、可持續的食用菌工廠培養模式。

年産4萬噸食用菌,公司隻需要320畝土地,是傳統種植模式的1%,也是傳統種植模式的2%,生産力比傳統模式高出40倍左右。公司在食用菌生産過程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利用玉米芯、米糠等農業廢棄物為原料進行食用菌的栽培,金針菇栽培廢棄菌應用于公司自有白蘑菇、蟹香菇的養殖,實作資源的循環利用。食用菌生産全過程無污染,顯著帶動農民開發有機農産品,促進農業生産循環利用的可持續發展。

福建萬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台灣海峽兩岸的農業矽谷長橋鎮,是一家集食用菌研發、種植、銷售于一體的全産業鍊的現代化企業,主要生産金針菇、蟹蘑菇、白蘑菇、 海鮮菌等食用菌品種,産品主要銷往華東、華南、華中,并輻射西南、西北、華北、東北地區。通過工廠化食用菌栽培,公司已成為福建省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資訊化應用和生産技術水準最高的食用菌生産基地。

來源:閩南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