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内容已开通全网维权,严禁抄袭、复制或搬运,侵权必究。
重阳节,又称双九节、登高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一员。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不仅象征着吉祥和长寿,更是家家户户团聚、祈福的时刻。为了迎接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节日,老一辈人流传下来许多习俗和传统,希望我们能在这一天里,通过一些特定的活动,为家人祈福,为生活增添一份仪式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重阳节里的“1晒,2饮,3做,4吃”,看看这些传统习俗背后有哪些故事和讲究。
1晒:晒秋。晒秋,是重阳节里最具地方特色的习俗之一,尤其在南方山区,如江西婺源、湖南湘西等地,尤为盛行。到了农历九月,正是稻谷、辣椒、南瓜等农作物丰收的季节。人们会把这些丰收的果实摊开在房前屋后、屋顶、晒场上,利用秋日的阳光进行晾晒,以备日后储存和食用。
晒秋不仅仅是为了保存食物,更是一种丰收的象征。在婺源等地,晒秋已经成了当地的一大旅游亮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感受这份独特的节日氛围。
2饮:菊花酒、茱萸茶。
菊花酒。菊花酒的制作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制作菊花酒的方法并不复杂,通常是将新鲜的菊花洗净,晾干后,与糯米、酒曲等一同发酵而成。菊花酒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既有菊花的清香,又有酒的醇厚,适量饮用对身体大有裨益。
重阳节喝菊花酒,寓意着健康长寿、吉祥如意。老人们常说,喝了菊花酒,能驱邪避病,一年到头都精神抖擞。
茱萸茶。茱萸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其果实有浓烈的香气,自古就被认为有辟邪、驱寒、提神的功效。重阳节这天,人们会采摘新鲜的茱萸果实,晒干后用来泡茶。茱萸茶色泽淡黄,味道微苦带香,喝上一口,顿觉神清气爽。喝茱萸茶,既是对身体的保健,也是对未来的祈福。
3做:登高、插茱萸、赏菊。
登高。登高是重阳节最传统的习俗之一。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九月九日,双九相逢,是天地阳气最盛的日子。因此,在这一天登高,能够接天地之阳气,祈福健康长寿。
插茱萸。插茱萸是重阳节特有的习俗,人们相信茱萸能够辟邪驱寒,保佑家人平安。因此,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采摘茱萸,插在门楣、窗户、床头等地,以求吉祥如意。除了插茱萸,人们还会用茱萸制作香囊、手链等小物件,佩戴在身上,以祈求平安健康。
赏菊。赏菊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菊花以其高洁、坚韧的品格,深受人们喜爱。重阳节前后,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各种颜色、各种品种的菊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
4吃:重阳糕、羊肉面、螃蟹、糯米糍。
重阳糕。重阳糕是重阳节必吃的传统美食之一。重阳糕的制作原料多种多样,有糯米、红枣、莲子、核桃等,口感软糯香甜,营养丰富。重阳糕的“糕”字与“高”字谐音,寓意着步步高升、健康长寿。
羊肉面。羊肉面是重阳节北方地区的传统美食。羊肉性温,有温补脾胃、益气养血的功效。重阳节正值秋季,天气转凉,吃一碗热腾腾的羊肉面,既能驱寒保暖,又能滋补身体。
螃蟹。重阳节前后,正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螃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秋季不可多得的美食。螃蟹的“蟹”字与“谢”字谐音,寓意着感恩和回报。因此,在重阳节这天吃螃蟹,也有感恩家人、感恩生活的美好寓意。
糯米糍。糯米糍的“糍”字与“慈”字谐音,寓意着慈爱和孝顺。在这一天,人们会制作糯米糍,与家人一起分享这份甜蜜和幸福。同时,也会将糯米糍送给亲朋好友,传递着节日的祝福和问候。
重阳节,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和人情味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我们不仅要遵循老传统,进行晒秋、饮菊花酒、插茱萸、登高、赏菊等活动,还要品尝重阳糕、羊肉面、螃蟹、糯米糍等美食,为家人祈福,为生活增添一份仪式感。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