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内容已開通全網維權,嚴禁抄襲、複制或搬運,侵權必究。
重陽節,又稱雙九節、登高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重要一員。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這一天不僅象征着吉祥和長壽,更是家家戶戶團聚、祈福的時刻。為了迎接這個充滿文化底蘊的節日,老一輩人流傳下來許多習俗和傳統,希望我們能在這一天裡,通過一些特定的活動,為家人祈福,為生活增添一份儀式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重陽節裡的“1曬,2飲,3做,4吃”,看看這些傳統習俗背後有哪些故事和講究。
1曬:曬秋。曬秋,是重陽節裡最具地方特色的習俗之一,尤其在南方山區,如江西婺源、湖南湘西等地,尤為盛行。到了農曆九月,正是稻谷、辣椒、南瓜等農作物豐收的季節。人們會把這些豐收的果實攤開在房前屋後、屋頂、曬場上,利用秋日的陽光進行晾曬,以備日後儲存和食用。
曬秋不僅僅是為了儲存食物,更是一種豐收的象征。在婺源等地,曬秋已經成了當地的一大旅遊亮點,吸引着無數遊客前來打卡,感受這份獨特的節日氛圍。
2飲:菊花酒、茱萸茶。
菊花酒。菊花酒的制作曆史悠久,早在漢代就有記載。制作菊花酒的方法并不複雜,通常是将新鮮的菊花洗淨,晾幹後,與糯米、酒曲等一同發酵而成。菊花酒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既有菊花的清香,又有酒的醇厚,适量飲用對身體大有裨益。
重陽節喝菊花酒,寓意着健康長壽、吉祥如意。老人們常說,喝了菊花酒,能驅邪避病,一年到頭都精神抖擻。
茱萸茶。茱萸是一種常綠小喬木,其果實有濃烈的香氣,自古就被認為有辟邪、驅寒、提神的功效。重陽節這天,人們會采摘新鮮的茱萸果實,曬幹後用來泡茶。茱萸茶色澤淡黃,味道微苦帶香,喝上一口,頓覺神清氣爽。喝茱萸茶,既是對身體的保健,也是對未來的祈福。
3做:登高、插茱萸、賞菊。
登高。登高是重陽節最傳統的習俗之一。古人認為,九是陽數,九月九日,雙九相逢,是天地陽氣最盛的日子。是以,在這一天登高,能夠接天地之陽氣,祈福健康長壽。
插茱萸。插茱萸是重陽節特有的習俗,人們相信茱萸能夠辟邪驅寒,保佑家人平安。是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采摘茱萸,插在門楣、窗戶、床頭等地,以求吉祥如意。除了插茱萸,人們還會用茱萸制作香囊、手鍊等小物件,佩戴在身上,以祈求平安健康。
賞菊。賞菊是重陽節不可或缺的活動之一。菊花以其高潔、堅韌的品格,深受人們喜愛。重陽節前後,正是菊花盛開的時候,各種顔色、各種品種的菊花競相綻放,美不勝收。
4吃:重陽糕、羊肉面、螃蟹、糯米糍。
重陽糕。重陽糕是重陽節必吃的傳統美食之一。重陽糕的制作原料多種多樣,有糯米、紅棗、蓮子、核桃等,口感軟糯香甜,營養豐富。重陽糕的“糕”字與“高”字諧音,寓意着步步高升、健康長壽。
羊肉面。羊肉面是重陽節北方地區的傳統美食。羊肉性溫,有溫補脾胃、益氣養血的功效。重陽節正值秋季,天氣轉涼,吃一碗熱騰騰的羊肉面,既能驅寒保暖,又能滋補身體。
螃蟹。重陽節前後,正是螃蟹最肥美的時候。螃蟹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秋季不可多得的美食。螃蟹的“蟹”字與“謝”字諧音,寓意着感恩和回報。是以,在重陽節這天吃螃蟹,也有感恩家人、感恩生活的美好寓意。
糯米糍。糯米糍的“糍”字與“慈”字諧音,寓意着慈愛和孝順。在這一天,人們會制作糯米糍,與家人一起分享這份甜蜜和幸福。同時,也會将糯米糍送給親朋好友,傳遞着節日的祝福和問候。
重陽節,是一個充滿文化底蘊和人情味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們不僅要遵循老傳統,進行曬秋、飲菊花酒、插茱萸、登高、賞菊等活動,還要品嘗重陽糕、羊肉面、螃蟹、糯米糍等美食,為家人祈福,為生活增添一份儀式感。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這兒,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關注,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小簡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場荒蕪孤獨的旅行,冷暖自知,苦樂在心,照顧好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