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油从哪来的?
说起尸油,想起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恐怖片,不论是在上世纪的中国香港,还是近些年来泰国印尼,恐怖电影里尸油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恶心吓人的,而它的出现也常常伴随着电影里一系列不祥的事情发生。
而现实中,尸油的产生地却并非大众想象中的火葬场,而是往往出现在传统土葬当中。
一般出现在尸体高度腐烂时,这时候尸体内部脂肪随着微生物的腐烂分解会从原本的固态转变成油状的液态溢出体表,尸油的出现条件也非常苛刻,只有较为肥胖的尸体才会产生明显的尸油。
而在人们想象中火葬场的焚化炉里则不可能出现尸油的存在,原因无他,无论什么油的炼制都有温度限制。
而火葬场的焚化炉里温度可以达到1000摄氏度的高温,这个温度早已超过了寻常油脂的炼制温度区间。
人体的组成本质上与大部分动物没有什么差别,又不是钢做的,怎么可能面对那么高的温度还能出现尸油?
信源来自于百度百科:尸油
由于封建传说和固有的思想误区,好多人并不了解这一情况,于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这一点编造出来一系列关于尸油的离奇谣言。
尸油端上餐桌?还是火葬场来的?!
前些年国内的一家餐馆被人揭露出做饭使用的油是来自火葬场的尸油,这一消息迅速在当地炸开了锅,电影里看到是一回事,真变成现实还被吃进去搁在谁身上谁能受得了?
于是曾经热闹一时的饭馆立刻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曾经光顾过的居民纷纷投诉那家店,就连住在附近的商贩居民也都恨不得连夜买站票逃走。
这一传闻在当地乃至全国都引起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受到来自社会和相关机关的重重重压后,当地政府立即对这一事件进行了严格周密的调查。
然而经过一番细致筛查后,不仅餐厅后厨找不到一点尸油的影子,就连传言中的火葬场都没有检测到任何传说中的尸油。
一番艰难的追溯,终于将目标锁定在了故事传出者的身上,审讯过后该男子承认只是一时兴起编纂出来的。由于造成的影响过于恶劣,当地公安部门决定给予该男子拘禁10天,以示警告。
结果下来虽然还给被了造谣餐厅的清白,但是这家店的生意却一落千丈,原因无他,没人愿意在有过尸油传言的餐馆吃饭。
即使知道是假的,只要想起来就够让人不寒而栗的,更别提吃进去。好好的一家店就被这样毁掉了,就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被谣言中伤到倒闭,老板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信源来自于北青热点:警探号|有殡仪馆对外出售尸油?网警:三年前的谣言,谣图都包浆了
这件谣言能一直甚嚣尘上造成更如此恶劣的社会影响,除了当地群众听风就是雨的盲目谣传,更多的是对火葬场的误解。
火葬场的思想误区
受中国人信奉“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影响,数千年来中国的丧葬模式一直是土葬,而火葬的出现却是来自于后期的西方,由于丧葬模式的巨大转变,火葬在大部分老一辈中国人眼中都是洪水猛兽般的存在。
而受到生活常识的影响,大部分自然而然的认为尸油就是来自于火葬场,但其实不然。
相反,火葬场出现尸油的频率反而是最低的,过高的温度别说是脂肪,就连一些细小的骨头都能烧成灰,即使是硬度较大较硬的脊椎头骨盆骨等,在那样的高温煅烧下也变得像碳化的木柴一样干脆。
尸油的传说更是无稽之谈。
并且,火葬场可不是什么个人随便开开的三五场所,是直接隶属于政府受国家监督管控的,里面的工作员也是经过学习和一轮轮严格的考核才得以上岗的,说的直白点,跟其他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没什么两样都有国家编织在身。
他们面对需要送入焚烧炉火化的尸体也是抱着尊重的态度进行工作的,像谣言中一点贿赂就随意倒卖的根本不可能出现。
火化,更多的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一件引渡死者告别生者的事业,应该被大众了解尊敬。
除了餐馆尸油,还有无数被谣言荼毒的商家,曾经火爆全国中小学小卖铺的“明星产品”-----魔法士干脆面,也因这样离谱的谣言而一蹶不振。
辉煌时期坠落的魔法士干脆面
2007年,一股突然兴起的恶性谣言传到了知名食品品牌魔法士身上,即使经过报警调查与工商局的轮番调查洗清嫌疑,魔法士干脆面的销售额依然蒸发了百分之九十,澄清后公安部门和魔法士公司都进行了漫长的调查,依旧没能抓住造谣者。
信源来自于中国网络电视台:尸油,巫术和小说岂能当真
除了食品行业,香水护肤业也难逃魔爪,曾有网友爆料法国香水之所以味道特别是因为里面存在尸油,作为法国老牌护肤美妆公司的欧莱雅自然难以逃脱大众的揣测。
欧莱雅也躲不过去的尸油造谣
不堪其扰的欧莱雅集团连连向公众进行澄清:我们的香水是由植物成分或者化学成分组成的。欧莱雅公关部负责人更是表示“匪夷所思”,经过其在法国总实验室的调查查验,证明了欧莱雅公司发表澄清的真实性。
这样层出不穷的恶意造谣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商业竞争上去,而这些谣言能源源不绝的出现,也跟造谣的成本过低有关。
信源来自于央视网:法国香水迷人配方是尸油 专家驳斥:纯属无稽之谈
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造谣者不会付出太大代价秘密,反而被中伤的一方需要大量时间金钱的成本去证实真相。
结语:
谣言止于治理,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情,想要抓好此等大事,办法要多、措施要实、工作要细,哪一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对于谣言的制造者执法力度越大越好,惩治出拳越狠越佳。
信源来自于多彩贵州网:让食品谣言止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