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油從哪來的?
說起屍油,想起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恐怖片,不論是在上世紀的中國香港,還是近些年來泰國印尼,恐怖電影裡屍油給人留下的印象都是惡心吓人的,而它的出現也常常伴随着電影裡一系列不祥的事情發生。
而現實中,屍油的産生地卻并非大衆想象中的火葬場,而是往往出現在傳統土葬當中。
一般出現在屍體高度腐爛時,這時候屍體内部脂肪随着微生物的腐爛分解會從原本的固态轉變成油狀的液态溢出體表,屍油的出現條件也非常苛刻,隻有較為肥胖的屍體才會産生明顯的屍油。
而在人們想象中火葬場的焚化爐裡則不可能出現屍油的存在,原因無他,無論什麼油的煉制都有溫度限制。
而火葬場的焚化爐裡溫度可以達到1000攝氏度的高溫,這個溫度早已超過了尋常油脂的煉制溫度區間。
人體的組成本質上與大部分動物沒有什麼差别,又不是鋼做的,怎麼可能面對那麼高的溫度還能出現屍油?
信源來自于百度百科:屍油
由于封建傳說和固有的思想誤區,好多人并不了解這一情況,于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這一點編造出來一系列關于屍油的離奇謠言。
屍油端上餐桌?還是火葬場來的?!
前些年國内的一家餐館被人揭露出做飯使用的油是來自火葬場的屍油,這一消息迅速在當地炸開了鍋,電影裡看到是一回事,真變成現實還被吃進去擱在誰身上誰能受得了?
于是曾經熱鬧一時的飯館立刻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曾經光顧過的居民紛紛投訴那家店,就連住在附近的商販居民也都恨不得連夜買站票逃走。
這一傳聞在當地乃至全國都引起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受到來自社會和相關機關的重重重壓後,當地政府立即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嚴格周密的調查。
然而經過一番細緻篩查後,不僅餐廳後廚找不到一點屍油的影子,就連傳言中的火葬場都沒有檢測到任何傳說中的屍油。
一番艱難的追溯,終于将目标鎖定在了故事傳出者的身上,審訊過後該男子承認隻是一時興起編纂出來的。由于造成的影響過于惡劣,當地公安部門決定給予該男子拘禁10天,以示警告。
結果下來雖然還給被了造謠餐廳的清白,但是這家店的生意卻一落千丈,原因無他,沒人願意在有過屍油傳言的餐館吃飯。
即使知道是假的,隻要想起來就夠讓人不寒而栗的,更别提吃進去。好好的一家店就被這樣毀掉了,就因為一個突如其來的想法被謠言中傷到倒閉,老闆真是哭都沒地方哭去。
信源來自于北青熱點:警探号|有殡儀館對外出售屍油?網警:三年前的謠言,謠圖都包漿了
這件謠言能一直甚嚣塵上造成更如此惡劣的社會影響,除了當地群衆聽風就是雨的盲目謠傳,更多的是對火葬場的誤解。
火葬場的思想誤區
受中國人信奉“入土為安”的傳統思想影響,數千年來中國的喪葬模式一直是土葬,而火葬的出現卻是來自于後期的西方,由于喪葬模式的巨大轉變,火葬在大部分老一輩中國人眼中都是洪水猛獸般的存在。
而受到生活常識的影響,大部分自然而然的認為屍油就是來自于火葬場,但其實不然。
相反,火葬場出現屍油的頻率反而是最低的,過高的溫度别說是脂肪,就連一些細小的骨頭都能燒成灰,即使是硬度較大較硬的脊椎頭骨盆骨等,在那樣的高溫煅燒下也變得像碳化的木柴一樣幹脆。
屍油的傳說更是無稽之談。
并且,火葬場可不是什麼個人随便開開的三五場所,是直接隸屬于政府受國家監督管控的,裡面的工作員也是經過學習和一輪輪嚴格的考核才得以上崗的,說的直白點,跟其他政府部門的從業人員沒什麼兩樣都有國家編織在身。
他們面對需要送入焚燒爐火化的屍體也是抱着尊重的态度進行工作的,像謠言中一點賄賂就随意倒賣的根本不可能出現。
火化,更多的對他們來說是一件神聖的工作,一件引渡死者告别生者的事業,應該被大衆了解尊敬。
除了餐館屍油,還有無數被謠言荼毒的商家,曾經火爆全國中國小小賣鋪的“明星産品”-----魔法士幹脆面,也因這樣離譜的謠言而一蹶不振。
輝煌時期墜落的魔法士幹脆面
2007年,一股突然興起的惡性謠言傳到了知名食品品牌魔法士身上,即使經過報警調查與工商局的輪番調查洗清嫌疑,魔法士幹脆面的銷售額依然蒸發了百分之九十,澄清後公安部門和魔法士公司都進行了漫長的調查,依舊沒能抓住造謠者。
信源來自于中國網絡電視台:屍油,巫術和小說豈能當真
除了食品行業,香水護膚業也難逃魔爪,曾有網友爆料法國香水之是以味道特别是因為裡面存在屍油,作為法國老牌護膚美妝公司的歐萊雅自然難以逃脫大衆的揣測。
歐萊雅也躲不過去的屍油造謠
不堪其擾的歐萊雅集團連連向公衆進行澄清:我們的香水是由植物成分或者化學成分組成的。歐萊雅公關部負責人更是表示“匪夷所思”,經過其在法國總實驗室的調查查驗,證明了歐萊雅公司發表澄清的真實性。
這樣層出不窮的惡意造謠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商業競争上去,而這些謠言能源源不絕的出現,也跟造謠的成本過低有關。
信源來自于央視網:法國香水迷人配方是屍油 專家駁斥:純屬無稽之談
俗話說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造謠者不會付出太大代價秘密,反而被中傷的一方需要大量時間金錢的成本去證明真相。
結語:
謠言止于治理,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情,想要抓好此等大事,辦法要多、措施要實、工作要細,哪一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對于謠言的制造者執法力度越大越好,懲治出拳越狠越佳。
信源來自于多彩貴州網:讓食品謠言止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