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 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着力打造一流药学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中国药科大学庆祝第40个教师节

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校党委书记 金能明

(2024年9月10日下午2点)

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 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秋实累累的美好时节里,我们满怀激动与自豪地迎来了第40个教师节。

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政,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向一年来获得各级各类奖励荣誉的优秀教师个人和群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离退休老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9月8日,教育部举行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9月9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开启了向教育强国建设进军的新征程。今天,我们隆重聚会,举办学校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既是庆祝这个属于全体教师的荣耀节日,更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部署安排,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共同展望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凝聚起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教师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去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六个维度对教育家精神作出深刻阐释。今年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大陆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系统性跃升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是新时代新征程强教强师的纲领性文件。

一直以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践行“古剂改良,新药求精,保健民族任重”初心和“培育药界精英,研发普惠良药,贡献幸福生活”使命,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在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深入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唱响教育报国“主旋律”。学校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发展全过程。突出思想引领。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回信及指示批示精神,构建线上线下师德教育体系,全覆盖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针对中青年教师、新进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等特定群体,订制由校领导带头授课的多元化培训课程,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贯穿教师教育教学和成才发展全过程,成为广大教师思想上行动上的自觉追求,努力培养“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健全机制体制。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构建由校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师工作部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配合、院部履职尽责的工作制度。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等16个文件,构建涵盖师德教育培训、师德考核评价、师德失范处置追责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长效机制,并将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作为院部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度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激励的重要依据,作为单位年度工作考评的重要参考,将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个人年度考核绩效挂钩,全过程、常态化的师德培育和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强化典型教育。精心组织“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优秀教师及团队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尤启冬教授于2014年和2019年先后获评国家 “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和全国模范教师;在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中,李萍教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在团队建设方面,2021年和2023年,李萍教授领衔的生药学教师团队、孔令义教授领衔的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教师团队分别入选第二批和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0年来,2位教师荣获江苏省教学名师称号,21位教师获得“国邦卓越奖教金”,8位教师(团队)获得“豪森”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这些优秀教师群体与个人,他们以高尚的品德、深厚的学识和无私的奉献,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诠释了“四有”好老师的师者风范,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境界。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健全引育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目前,全校1154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教师占比25.1%,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增至82.7%;教师队伍的国际化与多元化进程加速推进,具有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人员比例38.2%,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高层次人才引育成绩显著。10年来,学校新增国家级人才67人次,现有国家级人才80人次;学校相继出台涵盖职称评价体系、人才荣誉奖励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等“新时代药大人才十条”改革工作方案,绘制教师队伍发展蓝图。深入推进教师评价改革。持续完善分类评价体系,突出教书育人第一职责、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人才培养质量第一标尺,重点考核教师在本科教学、课堂教学等育人主阵地主渠道的贡献。针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岗位类型分别制订职称评审标准,畅通教师多元发展赛道。学校自2017年设立“教学型特聘教授”等特殊通道以来,先后有5位长期躬耕教学一线的教师晋升正高职称。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出台实施“兴药学者”“兴药博士后”计划,重点实施“兴药领军学者”“兴药青创学者”培育计划,根据青年人才发展不同方向、成长不同需要,在制度政策、科学评价、指导培养等方面给予个性化支持。

坚持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创新药学人才培养范式。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目标,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完善“大思政”育人格局。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全体教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完善全员协同、全程贯通、全方位浸润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提升思政教师队伍质量。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和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及时、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加大思政课教师培育力度,落实思政课教师分类评价,推进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三单”政策落地落实。守正创新打造示范金课,高质量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连续2届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创新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完善落实“学校抓示范、学院抓培训、支部抓普及、教师抓课堂”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统筹推进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连续举办4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形成了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 门,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 门,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 个,设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10 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点8 个。

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校持续整合教育、科技、产业优势资源,在校企合作、成果转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重大科技成果加速产出。10年来,我校孔令义教授、尤启冬教授、楼风昌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我校一大批科研工作者,聚焦肿瘤、心脑血管、代谢性疾病等疾病构建了国际一流的新药创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助推 32 个新药品种获得新药证书,54个品种获得临床批件,经济效益超 2000亿元。打造区域合作平台。连续两届主办“一带一路”药学国际产学研用合作论坛,牵头32个国家62家单位成立“一带一路”药学合作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单位。统筹全国药学学科建设。承办首届全国药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论坛,牵头组建成立“全国药学学科发展共同体”,发挥学校在生物医药领域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发展的智库作用。推进全球药学教育创新发展。举办国际药学院校发展论坛,牵头14个国家36所高校成立全球药学发展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单位,发布《全球药学教育发展南京共识》,获批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留学基金委科研合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项目等一批国家级涉外项目。

老师们,同志们!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在这里,我提三点意见,与老师们共勉。

一是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勇担教育强国建设责任使命。倡导和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的必要之举,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应有之义,也是强基固本,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筑基的时代呼唤,我们全体教师要把教育家精神内化为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和质量。要怀抱对三尺讲台的热爱,怀抱对点亮更多学生人生之路的期许,怀抱对上好每一节课的坚守,怀抱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锐气,与时代同行,在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中勇毅担当,继续书写教育报国的荣光,共同贡献教育强国建设药大力量。

二是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广大教师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我们教师在成为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的同时,还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以培养人才为光荣职责和毕生事业,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我们各位老师要努力培养具有“识药、研药、制药、用药、管药”知识能力素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药学人才。

三是积极投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党的二十大基础上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接续部署,充分彰显了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地位,彰显了党和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坚强决心。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组织管理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推进有组织人才培养、有组织科研创新、有组织社会服务,不断提升高素质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好服务医药产业自主可控,提升学校办学治校能力体系现代化,切实担负起引领支撑服务健康中国和医药强国建设的药学高等教育“国家队”责任使命。

老师们,同志们!

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我们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把满腔热情投入教育强国建设,坚守立德树人之本,勇担铸魂育人之责,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持续推动大陆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药大智慧和药大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全校教职工教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

谢谢大家!

编辑|龙彦妤

指导|王琳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