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一家
爱心妈妈
结对关爱行动
“皖美一家•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专栏本期展播的是安庆“爱心妈妈”何凤转的感人故事。
以美育人 情系“留守”
——安庆市怀宁县“爱心妈妈”何凤转
故事要从40年前怀宁县的一个乡村说起……那年,在雨后泥泞难行的道路上,有一个小女孩帮妈妈推着满载重重稻谷的板车一脚深一脚浅的艰难行走着。忽然,板车陷进了前方的坑里,任凭母女俩怎么使劲挣扎也拉不起来,只能焦急地等待着路过的行人帮忙。这时,有一个路人驻足用一双力量的手帮助她们把板车推上了“岸”,望着远去的陌生人背影,9岁的小女孩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向这个好心人学习,帮助那些落在“坑”里的人。
当年的小女孩名叫何凤转,10年后,她通过不懈努力,成为一名乡村幼儿教师,20年后成为市级教坛新星,她组建了怀宁县关爱留守儿童美术教育志愿队,创立“望春花”全国巾帼志愿文化品牌,获得“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称号。
用心关爱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孤独的。”何凤转深情地说,调到文化馆工作不久,她就萌生了利用自身艺术专长,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的想法。何凤转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留守儿童进行书画教学培训,同时成立了美术志愿服务团队,坚持每月两次到乡村学校,为孩子们进行书画辅导,她与留守儿童的不解之缘也从这里开始……
小阳(化名)五岁时失去了母亲,两年后父亲再婚生子搬离了家。从此由奶奶带着的小阳变得孤独忧伤、寡言少语,几乎陷入孤独症,变得不爱学习,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何凤转在偶然机会中从孩子奶奶那里得知情况,便让孩子奶奶每周带他来画画。何凤转不仅用美育浸润小飞的心灵,而且经常与小飞聊天,了解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排遣烦恼,联系孩子的父亲引导其做好家庭教育、督促他尽力陪伴小阳。几年后,小阳一家从困难中走出来,在何凤转引导呵护下,小阳感受到了母爱般的温暖,他学会用画笔描述心灵,变得活泼勇敢乐观阳光,变得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也顺利考上了名牌大学。小阳父亲和奶奶无数次地向何凤转表示感激,感激她救了孩子,正是何老师八年来不间断用爱呵护孩子,孩子才有了巨大的改变,得以健康成长。
用情呵护残障儿童
多年来,何凤转负责的“俏小丫”文化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坚持为特教中心的残障儿童进行一周一次“美育疗伤”。她在其中一次的服务日志中动情地写道:“今天是‘俏小丫’第7次志愿服务,我将一卷长纸固定在黑板上,让孩子们在同一张纸上涂鸦,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很欣慰,小伟终于学会不在别人的画稿上乱涂,只在空白处画自己想画的;孤独症孩子小普第一次被请上黑板画画时,很激动,想画却不知如何表达,一边大叫一边流泪,而今天,他安静地画了好多长发女人,可见对妈妈的思念之深……”
何凤转总以温柔耐心的言行和孩子们交流,让孤独症自闭症儿童在美术中自信自强,快乐地成长。“小普”等10名残障儿童进步很快,他们每周都创作中国画作品,用美术语言和他人交流,极大提高了残障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
何凤转用文化力量心系留守儿童教育,用文化力量引导未成年人弘扬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推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留守儿童家庭落地生根。2014年来,通过书画进校园、进乡村等形式拓展服务留守儿童,开展了1000多次文化教育活动,帮助了20000余名留守儿童。同时注重留守儿童的师资力量培养,开辟“美在教育”专业技能培训项目,让关爱留守的力量翻倍增长。她曾在教育日记中写到:“只要用心培育,每一朵小花都能绽放!只要用心呵护,每一棵小苗都能茁壮成长!”
供稿/省妇联家儿部
开设【轮值展示】专栏,在5月至9月持续开展各市妇联信息推送轮值工作
最美家风润江淮//家风家教接力宣传活动
安徽省妇联启动全面推进三八红旗手(集体)联盟(工作室)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