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一家
愛心媽媽
結對關愛行動
“皖美一家•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三年行動專欄本期展播的是安慶“愛心媽媽”何鳳轉的感人故事。
以美育人 情系“留守”
——安慶市懷甯縣“愛心媽媽”何鳳轉
故事要從40年前懷甯縣的一個鄉村說起……那年,在雨後泥濘難行的道路上,有一個小女孩幫媽媽推着滿載重重稻谷的闆車一腳深一腳淺的艱難行走着。忽然,闆車陷進了前方的坑裡,任憑母女倆怎麼使勁掙紮也拉不起來,隻能焦急地等待着路過的行人幫忙。這時,有一個路人駐足用一雙力量的手幫助她們把闆車推上了“岸”,望着遠去的陌生人背影,9歲的小女孩下定決心,長大後一定要向這個好心人學習,幫助那些落在“坑”裡的人。
當年的小女孩名叫何鳳轉,10年後,她通過不懈努力,成為一名鄉村幼兒教師,20年後成為市級教壇新星,她組建了懷甯縣關愛留守兒童美術教育志願隊,創立“望春花”全國巾帼志願文化品牌,獲得“全國文明實踐巾帼志願陽光站”稱号。
用心關愛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的内心深處是孤獨的。”何鳳轉深情地說,調到文化館工作不久,她就萌生了利用自身藝術專長,打開留守兒童心靈之窗的想法。何鳳轉經常利用業餘時間義務為留守兒童進行書畫教學教育訓練,同時成立了美術志願服務團隊,堅持每月兩次到鄉村學校,為孩子們進行書畫輔導,她與留守兒童的不解之緣也從這裡開始……
小陽(化名)五歲時失去了母親,兩年後父親再婚生子搬離了家。從此由奶奶帶着的小陽變得孤獨憂傷、寡言少語,幾乎陷入孤獨症,變得不愛學習,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何鳳轉在偶然機會中從孩子奶奶那裡得知情況,便讓孩子奶奶每周帶他來畫畫。何鳳轉不僅用美育浸潤小飛的心靈,而且經常與小飛聊天,了解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排遣煩惱,聯系孩子的父親引導其做好家庭教育、督促他盡力陪伴小陽。幾年後,小陽一家從困難中走出來,在何鳳轉引導呵護下,小陽感受到了母愛般的溫暖,他學會用畫筆描述心靈,變得活潑勇敢樂觀陽光,變得熱愛學習、熱愛生活,也順利考上了名牌大學。小陽父親和奶奶無數次地向何鳳轉表示感激,感激她救了孩子,正是何老師八年來不間斷用愛呵護孩子,孩子才有了巨大的改變,得以健康成長。
用情呵護殘障兒童
多年來,何鳳轉負責的“俏小丫”文化助殘志願服務項目,堅持為特教中心的殘障兒童進行一周一次“美育療傷”。她在其中一次的服務日志中動情地寫道:“今天是‘俏小丫’第7次志願服務,我将一卷長紙固定在黑闆上,讓孩子們在同一張紙上塗鴉,目的是培養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很欣慰,小偉終于學會不在别人的畫稿上亂塗,隻在空白處畫自己想畫的;孤獨症孩子小普第一次被請上黑闆畫畫時,很激動,想畫卻不知如何表達,一邊大叫一邊流淚,而今天,他安靜地畫了好多長發女人,可見對媽媽的思念之深……”
何鳳轉總以溫柔耐心的言行和孩子們交流,讓孤獨症自閉症兒童在美術中自信自強,快樂地成長。“小普”等10名殘障兒童進步很快,他們每周都創作中國畫作品,用美術語言和他人交流,極大提高了殘障兒童社會性發展水準。
何鳳轉用文化力量心系留守兒童教育,用文化力量引導未成年人弘揚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推動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在留守兒童家庭落地生根。2014年來,通過書畫進校園、進鄉村等形式拓展服務留守兒童,開展了1000多次文化教育活動,幫助了20000餘名留守兒童。同時注重留守兒童的師資力量培養,開辟“美在教育”專業技能教育訓練項目,讓關愛留守的力量翻倍增長。她曾在教育日記中寫到:“隻要用心培育,每一朵小花都能綻放!隻要用心呵護,每一棵小苗都能茁壯成長!”
供稿/省婦聯家兒部
開設【輪值展示】專欄,在5月至9月持續開展各市婦聯資訊推送輪值工作
最美家風潤江淮//家風家教接力宣傳活動
安徽省婦聯啟動全面推進各行業傑出的女人(集體)聯盟(工作室)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