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送走布林肯后,蒙古邀请菲律宾外长访问,美方已拉起一张遏华大网

布林肯此次亚洲之行会见多国外长,虽并未公开在声明中发表其遏华主张,然而无论是美日“2+2”对话还是美菲“2+2”对话,其核心目的都离不开搅乱中国周边局势这一主轴。布林肯走后,美国新一轮的亚太布局由蒙古国掀开了序幕。

据蒙古国外交部消息,8月5日,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外交部长巴特策策格先后与菲律宾外长恩里克·马纳洛举行会晤。这是两国自1973年建交以来菲律宾对蒙古国的首次正式访问,蒙古国予以高度重视,甚至在声明中将此次会晤称为里程碑,强调这是双方深化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一步。

送走布林肯后,蒙古邀请菲律宾外长访问,美方已拉起一张遏华大网

除开通常的加强经济、卫生、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外,蒙古国与菲律宾借这次会谈向外界释放了重要信号。两国一致同意今后将在国际组织的框架内,进一步加强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的合作。

蒙古国与菲律宾直线距离超过3000公里,一个四面环海一个完全见不到海。这样的两个国家要达成“地区和国际舞台上的合作”,不禁让人思考这种合作怎样达成,达成之后又想做些什么。实事求是地讲,这两国除了现在都和中国有一定地缘政治上的瓜葛外,实在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而能佐证这一判断的恰恰是刚离开亚洲不久的布林肯。7月30日,布林肯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举行会晤;8月1日,布林肯到访蒙古国乌兰巴托,与蒙古国外长举行联合记者会。

送走布林肯后,蒙古邀请菲律宾外长访问,美方已拉起一张遏华大网

这一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两国高层会晤的意义。法新社在报道中分析布林肯此行的目的,称他就是想巩固美国与盟友的关系,以求对抗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如今来看,美国已经将菲律宾和蒙古国视为自己的盟友,并积极同这两个国家展开军事上的合作。美菲之间自不必说,两国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至今还在生效,菲律宾境内也有美军基地;而布林肯此行甚至公开承认,美国与蒙古有军事关系。

送走布林肯后,蒙古邀请菲律宾外长访问,美方已拉起一张遏华大网

以此来看,蒙古国高层约见菲律宾外长的行为,很有可能是在向美国递交“投名状”,以此来表明自己和美国在某些问题上,处于“同一战线”。对于渴求获得美国支持以跻身发达国家的蒙古国来说,这一付出算不上多大的代价。

不过,被中俄夹在中间的蒙古国敢于在地缘政治上做这样的决定,着实有些“艺高人胆大”。在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求政治上,中俄有着共同的立场,当下稳固的中俄关系就是这一共同追求的体现,中俄也绝不会允许美国将军事力量的触手伸到蒙古国。而蒙古国近期不光同美国加强了合作,还公然和菲律宾增进关系,寻求达成地区和国际舞台上的合作,似乎也想插手这一地区热点问题。

蒙古国这样的行为,的确践行了其“第三邻国”的外交概念,把中俄抛在了后面,但中俄恐怕不会坐视这一情况的发生。增强贸易往来无可厚非,中俄不会因此对蒙古国施压,但若是强行干涉地区局势、与美国步调一致,这是中俄无法接受的情况。王毅外长7月4日在阿斯塔纳主持中俄蒙三方外长磋商,明确表示三国应该恪守合作初心,锚定正确方向,加强团结协作,排除外部干扰,共商互利共赢的有效路径,共建繁荣稳定的地区格局,共享区域发展的利好成果。

送走布林肯后,蒙古邀请菲律宾外长访问,美方已拉起一张遏华大网

“排除外部干扰”这一表态,清晰的说明了中方的想法。而据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的消息,沈敏娟大使7月30日看望慰问参加多国维和演习的中方部队,希望官兵展示出和平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形象;8月1日沈敏娟大使又在大使馆内举办建军97周年招待会,强调中国军队不仅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钢铁长城,也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坚力量。如此密集的涉军活动,一般不会在别的中国驻外使馆里出现。

送走布林肯后,蒙古邀请菲律宾外长访问,美方已拉起一张遏华大网

总而言之,蒙古国应该认清当下的地缘政治环境,无论如何中俄蒙的边境就摆在那里,谁是“邻居”谁是“外人”不言自明,盲目追随美国的亚太战略将会自食苦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