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8400多个日夜,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走遍大江南北,只为寻找失联多年的儿子。
曾经是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的黄林森,和妻子刘雅琴,穿梭于各大寻亲节目,眼中满是期盼。
然而儿子黄小海的回应,却让这对年过八旬的父母,心碎不已:"见到他们,我就感到恶心。"
恩断义绝:父母与儿子的决裂
1994年,优秀毕业生黄小海,被分配到北京工作。
7月1日,黄林森夫妇本打算和女儿一起,到车站为儿子送行。谁知,儿子早已偷偷买了站票,提前赴京,只留下一片茫然的背影。
黄林森夫妇怒不可遏,拨通儿子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
唯一一次通话,儿子只问了母亲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要是有人每天打你耳光,你会怎么办?"
刘雅琴不假思索,反问:"每天扇你一耳光,需要花你多长时间?"
话音刚落,电话戛然而止。
数月后,一封来自北京的信,宣告了这对父母与儿子的决裂。
信中,黄小海表示要与父母断绝一切关系。黄林森夫妇不顾颜面,四处打听儿子的新联系方式。
好不容易接通电话,儿子听到他们的声音,立刻挂断。23年来,儿子从未回复过父母的任何信息。
如今,儿子黄小海在北京,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没有买房,没有结婚,做着不喜欢的工作,陷入过去的阴影无法走出。
而年迈的父母,却开始反思当年的教育方式,后悔不已。他们多么希望在离世前,能再见儿子一面,哪怕只是听听他的声音。
然而,造成父母与儿子决裂的真正原因,却要追溯到儿子大学时期。在那个本该自由翱翔的校园里,一个变态的掌控欲,悄然笼罩在黄小海的头顶,令他窒息绝望...
变态掌控欲:父母疯狂监视儿子的大学生活
1990年,黄小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
本以为可以在大学校园里自由翱翔,却没想到,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一双无形的"魔爪"就紧紧地钳制住了他的生活。
没错,这双"魔爪"正是他的亲生父亲——南大物理系教授黄林森。
大学四年,黄林森变态般地监视儿子的一举一动。他像个"跟踪狂",时刻关注儿子的动态。
上课铃响,他会"恰好"出现在教室门口;放学回寝,他会"偶遇"儿子在路上;就连儿子上厕所,他都能精准地"堵"在洗手台前。
黄小海感觉自己就像个"透明人",在父亲面前无所遁形,简直欲哭无泪。
更可怕的是,黄林森对儿子的隐私,也是一点都不放过。他会翻看儿子的日记,检查儿子的邮件,甚至偷听儿子的电话。
黄小海感到自己的人生,彻底被父亲用"如来神掌"给兜住了。别说谈恋爱了,就连交个朋友,都要经过父亲的"层层审核"。
久而久之,黄小海在学校里成了个"孤家寡人",朋友们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被他那个"变态老爹"给盯上。
最让黄小海崩溃的,是父亲对他婚恋的全面干预。大三那年,黄小海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向系花表白。
谁知第二天,系花就满脸通红地来找他,说:"小海,不好意思,你爸昨晚来找我了。他说咱俩不合适,让我离你远点儿。"黄小海当场就傻眼了,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从那以后,黄小海彻底怕了。他再也不敢跟异性说话,生怕又引来老爹的"审问"。
他把自己关在寝室里,成了个十足的"宅男"。
可即便如此,黄林森依然不放过他。
他会突然出现在寝室门口,大喊:"小海,给爸爸开门!爸爸来检查你有没有藏小姑娘!"黄小海恨不得一头撞死在门板上。
四年大学生活,对黄小海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他感到自己就像个"提线木偶",每一根线,都被老爸牢牢地拽在手里。
他渴望逃离这个"精神牢笼",奔向自由的天地。而这一切的根源,竟然要追溯到黄林森自己童年的一段"血泪史"。
棍棒教育:家庭教育方式的悲剧
1958年,黄林森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南京家庭。他的母亲秦淑芬,是个"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忠实信奉者。
在她看来,孩子就该打,不打不成器。于是,从黄林森记事起,母亲的棍棒就没离开过他的身体。挨打,成了他童年最深的记忆。
挨打多了,黄林森也就习惯了。他甚至开始认为,教育就该这样。
长大后,他考上了南京大学,成了物理系的高材生。毕业时,他娶了同校的刘雅琴,两人很快有了儿子黄小海。
黄林森发誓,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他决心用母亲那一套"棍棒教育",来管教儿子。
从小,黄小海就在父母的高压管制下长大。他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明明白白。学什么、玩什么、交什么样的朋友,全都由父母说了算。
稍有不从,棍棒就会落下。久而久之,黄小海变得压抑、自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热情。
高考前夕,黄小海崩溃了。他跑到长江大桥上,想一了百了。是路人的及时劝阻,才让他免于一死。
事后,黄林森非但没有反思,反而变本加厉地管制儿子。他害怕儿子考不上大学,丢了他的脸面。于是,他监视儿子的一举一动,生怕他再出什么"幺蛾子"。
如今,年过八旬的黄林森夫妇,终于意识到了当年教育方式的错误。他们后悔莫及,恨不得给儿子跪下认错。
他们多么希望儿子能原谅他们,哪怕骂他们一顿,他们也心甘情愿。可儿子黄小海,却再也不愿见他们一面。
23年了,儿子的怨恨,丝毫没有减弱。黄林森夫妇这才醒悟,当年的"棍棒教育",给儿子留下了多么深的伤害。
他们终于明白,父母的控制欲,是如何一步步将儿子逼上绝路的。悔恨和内疚,像两把利刃,刺得他们遍体鳞伤。
结语:
"子不教,父之过。"这句古语,道出了教育的真谛。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一生。过度的控制和压制,只会让孩子变得自卑、压抑,甚至走上绝路。
反之,适度的放手和引导,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一个自信、乐观的人。愿天下父母,都能悟透其中的道理,给孩子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毕竟,孩子的未来,掌握在父母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