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23年,8400多個日夜,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走遍大江南北,隻為尋找失聯多年的兒子。

曾經是南京大學實體系教授的黃林森,和妻子劉雅琴,穿梭于各大尋親節目,眼中滿是期盼。

然而兒子黃小海的回應,卻讓這對年過八旬的父母,心碎不已:"見到他們,我就感到惡心。"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恩斷義絕:父母與兒子的決裂

1994年,優秀畢業生黃小海,被配置設定到北京工作。

7月1日,黃林森夫婦本打算和女兒一起,到車站為兒子送行。誰知,兒子早已偷偷買了站票,提前赴京,隻留下一片茫然的背影。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黃林森夫婦怒不可遏,撥通兒子電話,卻始終無人接聽。

唯一一次通話,兒子隻問了母親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要是有人每天打你耳光,你會怎麼辦?"

劉雅琴不假思索,反問:"每天扇你一耳光,需要花你多長時間?"

話音剛落,電話戛然而止。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數月後,一封來自北京的信,宣告了這對父母與兒子的決裂。

信中,黃小海表示要與父母斷絕一切關系。黃林森夫婦不顧顔面,四處打聽兒子的新聯系方式。

好不容易接通電話,兒子聽到他們的聲音,立刻挂斷。23年來,兒子從未回複過父母的任何資訊。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如今,兒子黃小海在北京,過着孤單寂寞的生活。沒有買房,沒有結婚,做着不喜歡的工作,陷入過去的陰影無法走出。

而年邁的父母,卻開始反思當年的教育方式,後悔不已。他們多麼希望在離世前,能再見兒子一面,哪怕隻是聽聽他的聲音。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然而,造成父母與兒子決裂的真正原因,卻要追溯到兒子大學時期。在那個本該自由翺翔的校園裡,一個變态的掌控欲,悄然籠罩在黃小海的頭頂,令他窒息絕望...

變态掌控欲:父母瘋狂監視兒子的大學生活

1990年,黃小海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京大學實體系。

本以為可以在大學校園裡自由翺翔,卻沒想到,從踏入校門的那一刻起,一雙無形的"魔爪"就緊緊地鉗制住了他的生活。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沒錯,這雙"魔爪"正是他的親生父親——南大實體系教授黃林森。

大學四年,黃林森變态般地監視兒子的一舉一動。他像個"跟蹤狂",時刻關注兒子的動态。

上課鈴響,他會"恰好"出現在教室門口;放學回寝,他會"偶遇"兒子在路上;就連兒子上廁所,他都能精準地"堵"在洗手台前。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黃小海感覺自己就像個"透明人",在父親面前無所遁形,簡直欲哭無淚。

更可怕的是,黃林森對兒子的隐私,也是一點都不放過。他會翻看兒子的日記,檢查兒子的郵件,甚至偷聽兒子的電話。

黃小海感到自己的人生,徹底被父親用"如來神掌"給兜住了。别說談戀愛了,就連交個朋友,都要經過父親的"層層稽核"。

久而久之,黃小海在學校裡成了個"孤家寡人",朋友們見了他都躲得遠遠的,生怕被他那個"變态老爹"給盯上。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最讓黃小海崩潰的,是父親對他婚戀的全面幹預。大三那年,黃小海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向系花表白。

誰知第二天,系花就滿臉通紅地來找他,說:"小海,不好意思,你爸昨晚來找我了。他說咱倆不合适,讓我離你遠點兒。"黃小海當場就傻眼了,他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從那以後,黃小海徹底怕了。他再也不敢跟異性說話,生怕又引來老爹的"審問"。

他把自己關在寝室裡,成了個十足的"宅男"。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可即便如此,黃林森依然不放過他。

他會突然出現在寝室門口,大喊:"小海,給爸爸開門!爸爸來檢查你有沒有藏小姑娘!"黃小海恨不得一頭撞死在門闆上。

四年大學生活,對黃小海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噩夢。他感到自己就像個"提線木偶",每一根線,都被老爸牢牢地拽在手裡。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他渴望逃離這個"精神牢籠",奔向自由的天地。而這一切的根源,竟然要追溯到黃林森自己童年的一段"血淚史"。

棍棒教育:家庭教育方式的悲劇

1958年,黃林森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南京家庭。他的母親秦淑芬,是個"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忠實信奉者。

在她看來,孩子就該打,不打不成器。于是,從黃林森記事起,母親的棍棒就沒離開過他的身體。挨打,成了他童年最深的記憶。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挨打多了,黃林森也就習慣了。他甚至開始認為,教育就該這樣。

長大後,他考上了南京大學,成了實體系的高材生。畢業時,他娶了同校的劉雅琴,兩人很快有了兒子黃小海。

黃林森發誓,一定要把兒子培養成"别人家的孩子"。他決心用母親那一套"棍棒教育",來管教兒子。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從小,黃小海就在父母的高壓管制下長大。他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明明白白。學什麼、玩什麼、交什麼樣的朋友,全都由父母說了算。

稍有不從,棍棒就會落下。久而久之,黃小海變得壓抑、自卑,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和熱情。

聯考前夕,黃小海崩潰了。他跑到長江大橋上,想一了百了。是路人的及時勸阻,才讓他免于一死。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事後,黃林森非但沒有反思,反而變本加厲地管制兒子。他害怕兒子考不上大學,丢了他的臉面。于是,他監視兒子的一舉一動,生怕他再出什麼"幺蛾子"。

如今,年過八旬的黃林森夫婦,終于意識到了當年教育方式的錯誤。他們後悔莫及,恨不得給兒子跪下認錯。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他們多麼希望兒子能原諒他們,哪怕罵他們一頓,他們也心甘情願。可兒子黃小海,卻再也不願見他們一面。

23年了,兒子的怨恨,絲毫沒有減弱。黃林森夫婦這才醒悟,當年的"棍棒教育",給兒子留下了多麼深的傷害。

84歲高齡教授,找了“學霸”兒子23年,兒子卻說:看到他們就惡心

他們終于明白,父母的控制欲,是如何一步步将兒子逼上絕路的。悔恨和内疚,像兩把利刃,刺得他們遍體鱗傷。

結語:

"子不教,父之過。"這句古語,道出了教育的真谛。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一生。過度的控制和壓制,隻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壓抑,甚至走上絕路。

反之,适度的放手和引導,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成為一個自信、樂觀的人。願天下父母,都能悟透其中的道理,給孩子一個快樂、自由的童年。畢竟,孩子的未來,掌握在父母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