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新华社德黑兰7月31日电,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当天证实,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德黑兰凌晨不幸遭遇暗杀。伊朗官方表示,已迅速启动对这一事件的全面调查程序,并承诺将尽快公布调查结果,以还原事实真相,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此次暗杀事件表明: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从暗到明,可以从时间主线及关键事件进行分析。网友:无奈“主角”阿朗千呼万唤始不出来,战略定力值得称赞。
来看视频:
视频加载中...
巴勒斯坦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德黑兰遭暗杀
据新华社德黑兰7月31日电,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当天证实,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德黑兰凌晨不幸遭遇暗杀。这一突发事件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伊朗官方表示,已迅速启动对这一事件的全面调查程序,并承诺将尽快公布调查结果,以还原事实真相,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哈尼亚此次访问伊朗,原计划是出席于30日下午举行的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就职宣誓仪式。然而,这一行程却以悲剧收场,令人唏嘘不已。
对于此次暗杀事件,哈马斯方面迅速作出反应,发表声明直指以色列是幕后黑手,称这是“懦弱行为”,并誓言将对袭击方进行坚决的报复。哈马斯方面的这一表态无疑加剧了巴以之间本就紧张的局势,引发了外界对中东地区安全形势的深切担忧。
哈马斯发言人
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组织或个人正式声称对此次暗杀事件负责。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通过对话和外交途径解决分歧和争端,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
此次暗杀事件不仅是对哈尼亚个人安全的严重威胁,也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一次重大挑战。各方应共同努力,推动中东地区实现持久和平与稳定,造福地区人民。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就职
伊以冲突从暗到明,时间主线及关键事件分析
尽管伊朗和以色列在历史上曾有过一段相对友好的时期,但自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并最终陷入了长期的冲突和对抗状态。伊朗和以色列之间冲突已经持续数十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等方面。冲突源于宗教文化差异、地缘政治争夺和历史遗留问题。
一、时间线梳理
2024年7月
- 7月31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称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袭身亡。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公共关系部宣布哈尼亚和一名保镖在德黑兰遭袭身亡,事件原因正在调查中。哈尼亚当天正在参加伊朗新任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就职典礼。
- 7月30日伊朗新任总统佩泽希齐扬在德黑兰伊朗议会宣誓就职并发表演说,表示将继续努力取消西方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以色列军队打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的真主党目标。真主党向越过黎巴嫩领空的以色列战机开火,迫使战机折返。美国表示有信心避免以色列和真主党之间爆发更广泛的战争。
- 7月29日伊朗新任总统佩泽希齐扬警告以色列不得攻击黎巴嫩,称这将犯下巨大错误。
- 7月27日黎巴嫩真主党向戈兰高地发射火箭弹,造成12人死亡,30多人受伤。以色列军队打击黎巴嫩境内多个真主党目标作为报复。以色列外长卡茨称“正在接近对真主党发动全面战争的时刻”。
2024年6月
- 6月以色列宣布批准在黎巴嫩开展军事行动的计划。真主党发出“将爆发全面冲突”的警告。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警告以色列进攻黎巴嫩会增加更广泛冲突的风险。
2024年5月
- 5月19日:伊朗前总统莱希因直升机坠毁事故去世。
2024年4月
- 4月19日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等地传出爆炸声,伊朗防空系统启动,拦截数架无人机。美国和以色列官员披露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了“有限度”空袭报复。
- 4月14日伊朗用无人机和导弹向以色列报复性袭击,击中一些以色列目标,包括内瓦提姆空军基地。
- 4月1日以色列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发动袭击,击中伊朗领事部门,造成包括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穆罕默德·礼萨·扎赫迪在内的多人死亡。
2023年及以前
- 2020年以来哈尼亚在卡塔尔多哈开展活动。
- 2017年哈尼亚当选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
- 1990年左右哈尼亚被以色列监禁,并一度被流放到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间的无人区。
- 更早时期哈尼亚出生于加沙难民营。
二、关键事件总结
- 哈尼亚遭袭身亡:2024年7月31日,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德黑兰遭袭身亡。
- 伊朗与以色列的报复性袭击:自2024年4月起,伊朗与以色列之间发生多轮报复性袭击,包括无人机和导弹袭击。
- 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的冲突: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持续升级,特别是7月27日的火箭弹袭击事件。
- 伊朗政治变动:伊朗新任总统佩泽希齐扬就职,并警告以色列不得攻击黎巴嫩。
- 国际关注与调解:美国等国家对以色列和真主党之间的冲突表示关注,并试图避免更广泛的战争。
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是由一系列深层次的历史、政治、军事和战略因素所驱动的。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两国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张,并且有可能进一步升级。
网友热议:
- “主角”千呼万唤始终不愿上台,战略定力值得称赞。
- 伊朗内部已经被渗透得千疮百孔,感觉已经没有什么秘密了。
- 这一事件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报复循环,导致地区冲突进一步升级。
- 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的冲突,可能成为更大规模冲突的导火索,真主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 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可能因为这次事件而发生变化,各国的利益和立场也会随之调整。
- 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遭袭身亡是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一个明显标志。
#夏日生活打卡季#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