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更能方便随时回来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南宋时期曾经有一桩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就是令人遗憾千古的“岳飞案”。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秦桧和岳飞的故事并不陌生,岳飞作为南宋的匡扶者,为了恢复国家的大好河山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曾数次拖住了金军的步伐,成为南宋的镇国之手。
因此金人对岳飞恨之入骨,总是想方设法要除掉岳飞。同样对岳飞忌惮的是当时的皇帝宋高宗赵构,赵构这个人没啥本事,就是凭借自己是赵宋皇朝的唯一幸存者得以延续正统。
因此才当上了皇帝,但是对手握重兵的岳飞非常不满,生怕岳飞会黄袍加身,取其皇帝之位而代之,于是命令心腹大臣秦桧,以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杀了岳飞。
亲爱的读者,作者写文不易,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广告,观看即可免费阅读全文。我知道这可能会稍有打扰,但您的理解和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成为当时最大的一桩冤案,而始作俑者也是遗臭万年,有时世事就是无常,一些人偏偏什么也没做,就被含沙射影,暗中诋毁,而这样的情况,在明清时期也经常见。
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尤其是清朝,皇帝们都对文字非常敏感,很多官员只是嘴上发发牢骚,在纸上写几句对清政府不满的言论,立马就会被告发。
不少人还端坐在家中,祸就从天上来,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莫名其妙地死在了自己所说的话或者写地文章上面,而尹嘉铨案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要说尹嘉铨,就不得不说起他的父亲尹会一。尹会一是个好臣子,同时也是个好父亲。尹嘉铨在他父亲良好的教育下,熟学儒家经典,甚至比他父亲更加厉害。
那时的儒学是清朝皇帝所推崇的教化人心的学说,在乾隆皇帝的帮助下,尹嘉铨对儒学的推广尤为顺利,以至于最后做到了大理寺正卿,这个官职头衔还是很大的,但大多数的时候还是在嘉奖他在推广儒学教化的杰出贡献,最后以高龄告老还乡,想着安度晚年。
本来他可以好好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他偏偏没有。有一次,尹嘉铨听说乾隆皇帝要下巡江南,而且也途经他家附近。
尹嘉铨尤其激动,没想到告老还乡还能有机会直面圣上,恰巧他又是儒家学说的推广者,他不但弘扬“孝道”文化,而且也身体力行,自己去实践自己的“孝道”。
于是就趁着这个机会,向乾隆皇帝提出了一个请求,让皇帝给他过世的父亲赐予一个谥号。
在他看来,这只是个小小的请求,他又是乾隆的老臣,乾隆会念及君臣情谊同意的,况且乾隆皇帝也很喜欢儒家学说,甚至还在八旗子弟里面推广儒家学说,儒家学说以“孝道”为先,那么孝顺,肯定会得到皇帝的褒奖。
他越想越开心,想着自己的行为能让家族光宗耀祖,于是毫不犹豫地去呈交奏章。
然而被家里人保护得很好的尹嘉铨完全不知道揣摩圣意,自己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乾隆皇帝看到了这份奏章,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甚至还破口大骂,心里在想“好小子,你是在朕的面前倚老卖老吧,不但要教我做事,还要教我做人?”
于是便冷淡地回复,申请谥号是天大的事情,你父亲确实很值得尊敬,但是并没有那么了不起,本来我是想治你的重罪的,但是考虑到你是为父亲考虑有这份孝心,就免去你的罪证吧,这事以后都不要再提起了。
但是尹嘉铨是个不折不扣的腐儒,甚至思想都有些迂腐,觉得孔夫子所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孔夫子所推崇的,一定是无害的,天真的他还是忽略了人性阴暗险恶的那一面,非要发挥杠精本色,和皇帝一杠到底,又连续上书乾隆,要求他同意自己的请求。
这下子,乾隆皇帝没有这么好脸色了,心里想“小样,你还敢在我面前沽名钓誉,还以为我不敢拿捏你,一个小小的读书人竟敢在朕面前想疯狗一样狂吠,还真以为我不敢搞你?”
于是下令,先让人进行抄家,看下在朝廷当官这么多年,有没有来路不明的赃款,如果有随便都可以治他的罪。
然而,尹嘉铨作为大理寺正卿,在位期间还是很清廉的,基本上没有贪赃枉法,这样的话就很难以重罪惩处。
那些落井下石的官员们都想在乾隆面前好好表现,看到了他家里的满车诗书,急中生智地编造了一个罪名。
尹嘉铨的诗书信件,字里行间,“莫须有”地写着谋反,这是最大逆不道的行为,足够凌迟处死,五马分尸,甚至于株连九族。
这又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尹嘉铨一无兵权,二不习武,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拿嘴去谋反,拿嘴去推翻清朝统治?
但是乾隆很喜欢这一套,甚至愉快地决定了,就用这个理由逮捕尹嘉铨。
让他尝尝满清的十大酷刑是什么滋味,看他还敢不敢像条疯狗一样乱说话,还自诩什么“古稀老人”,这个明明是朕的专属,他都敢冒用,实在是日子过得太舒坦,忘记了谁才是爸爸。
于是,尹嘉铨在自己都很了清朝酷刑的折磨,这些酷刑还没侍候上来,他就服软了,他才想到乾隆皇帝是认真的,那时候说什么都迟了,原本他只是想做点事情来光宗耀祖,没想到反而事与愿违,偷鸡不成蚀把米,连累了自己的子孙后代。
想当年自己三品大员在朝廷里好不威风,现在这么老了还沦为阶下囚,这种落差让他一下软了起来。
每次审讯人员就行审问,他都是丝毫不犹豫地认错,每次要画押按手印,他也从不抗拒,断头饭吃了两块肉喝了三杯酒,在他看来,乾隆已经彻底放弃自己了,已经不念君臣情谊了,现在已经后悔莫及。
其实尹嘉铨本人并没有错,只是他在错误的时期和错误的人进行了对话。
乾隆之所以重用儒学是因为儒学能够帮助自己巩固统治,从本质来说儒家学说是为皇权服务的,而不是皇权是为儒家学说服务。
乾隆心里清楚得很,这些儒家读书分子本身能力是不咋地,就是喜欢高谈阔论,妄议朝政,要让他们闭嘴,还是得让他们看见棺材才会掉眼泪,于是,尹嘉铨恰好撞上了风口浪尖,成为这次事件的第一个牺牲者。
好在乾隆也只是想吓唬一下他,最后看他坦诚悔改,还是免了他的死罪。
关于70岁大臣被赐死,断头饭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