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评论潮】在苦难中绽放

文/图 黄芳

【评论潮】在苦难中绽放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四年出版了四本书,而眼前这本《我本芬芳》是她在2022年出版的自传体长篇小说。

因为看过她在2020年出版的首部以母亲为原型创作的小说《秋园》,很受感动。所以才想着把她的四部曲全部买来读一读。

作者以一个亲历者的角度和视野慢慢剖析和回忆,让那些生命的无奈和命运的残酷,在她的笔下娓娓道来。她以冷静平和的心态去重现那一段饱受折磨与困苦的过去。没有抱怨、没有控诉,更没有想要去指责和迁怒于谁,因为她只有满腔的故事和永远成为过去的那段人生经历。

故事中的慧才原本是在江西的共大分校念师范班,结果因为出身不好的缘故,在毕业前三个月又遭遇下放。

一个自尊自强、一心只想要多读书的女子,在命运的辗转反复下,几度浮沉,屡遭磨难。但无论在怎样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都只想靠自己,而不想当一个寄人篱下的寄生虫。

从主动到医院附近的樟树生产队当农民,挣工分养活自己,再到后来去西湖垦殖场当会计,慧才一直把读书、找工作当做自己活下去的信念。不论生活给她出怎样的难题,她都咬牙坚持下去。虽然婚姻生活远没有她想像中的那么温馨与和谐,但她愣是靠着自己的坚韧和坚持,把这个家庭稳稳地维系着。后来落实政策,她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直到这时,她才真正结束了半生的漂浮不定。

在下放之初,慧才说过:她年纪虽不大,苦却吃够了,事也做怕了,唯有书没读够,总还想读点书。

【评论潮】在苦难中绽放

看到这里,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我的母亲。因为我曾听母亲说过:她上小学的时候,每次都是开学好几个星期了,家里还不能如期把学费缴清。于是,她时常都会萌生退学的念头,她甚至不敢面对老师的问询。品学兼优的母亲何尝不想多读些书,多学些文化知识。

只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因为家庭原因不能上学的确实是太多了。有的是因为贫困,有的是因为家庭出身等问题。而慧才就是因为出身不好,所以任她再怎么品学兼优,也照样逃不过被下放和无路可走的局面。

慧才也不是没想过回湖南老家去种田,但是爸爸饿死了,妈妈带着弟弟逃跑了,哥哥被打成了黑帮分子,家里连好一点的门板都被撬走,这就是她想回也回不去的家。但如果想要留下来,又得和刚认识才两个月的吕医生办理结婚登记。原本还想多读些书的慧才,为了能够留下来,只能早早地结了婚,而这些都是她始料不及的,结婚后孩子的到来,更是让她的求学梦变得越来越渺茫。

尽管在这样一段荆棘密布的人生之路上艰难跋涉,但她依然把孩子培养得一个比一个优秀。

吕医生的自尊、冷漠和低情商,让慧才感觉在这段婚姻里,他们之间的磕磕绊绊简直是没完没了。她渴望有个温暖的家,有个善解人意的丈夫,只是他那种冷漠的性格,实在让人无法忍受。

其实她知道,吕也是个可怜人。他告诉过她,他十岁那年得知自己不是母亲亲生的,痛苦得说不出话来,躲到一堆稻草后面整整哭了一下午。童年、少年岁月在他内心留下了伤痕,才让他对家庭如此冷漠。

对于整日带孩子、做饭、洗衣,这些忙不完的家务、放不下的担子以及像磨盘似的一成不变的转动的琐碎生活,明显与曾经一心想要念书的梦想背道而驰,可这就是眼下最真实的生活啊!

最难的时候,慧才都没有忘记去图书馆借书看,没有忘记学习,没有忘记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那些感动人心的画面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寻求发表。其实,她这份对于读书和创作的梦想一直都在,只是迫于生活与家庭的压力,只能把这一切都深藏心底。

【评论潮】在苦难中绽放

曾经的她,也有过对生命对生活的深深绝望,是聪明懂事、日渐长大的孩子们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温暖的人和事,让她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与热爱。她在心里给自己鼓劲:“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一定要好好培养孩子。”

吕其实也是一个好心人,只是性格不合的夫妻,平日只能是结了筋又和好,和好又结筋,任谁也讲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善良的慧才一直坚信:精神的饥饿才是她的致命伤,伤在灵魂。所以,在花甲之年,她才在厨房的小马扎上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正如她在书的扉页上写的那样:“心里满了,就从口中溢出。” 一个有着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人,她历经磨难却依然热爱生活。她的文字克制中不乏感性、审视过去的同时也在疗愈自己。

作者简介

【评论潮】在苦难中绽放

黄芳,爱文字、爱美食、爱摄影、爱旅游、爱养花种菜,热爱这世间所有美好的一切。期待着能够有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美食心得。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有不同,我心中的幸福就是竭尽全力地去做一个离自己理想更近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