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攻会昌城
一九三一年九月,粉碎敌人第三次反革命“围剿”后,红三军团在会昌 西北于都县的乐丰一带进行短期休整,整编部队,取消了红八军的番号,部 队并入红五军:我们红六师改称红二师,郭炳生仍为师长,彭雪枫仍为政治 委员,下属第五、六、七团番号不变。整编后,我和团长龙昌汉即奉命率红 七团到安远地区开展群众工作,巩固和发展新的革命根据地。
十月下旬,围攻我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被迫退到吉安至赣州和宁都至 广昌两线,转取守势,我军趁此有利时机在闽赣边界广大农村发动群众,打 土豪、分田地或筹款、扩红,搞得热火朝天。贫苦农民欢欣鼓舞,许多青壮 年农民踊跃参加红军;而地主豪绅慑于我军声威,纷纷带着家小、率其靖卫 团丁逃往县城或逃往外地,负隅顽抗。
十一月初,红三军团命令活动于寻邬、 会昌地区的红三师攻打会昌城,消灭从瑞金、于都、宁都、兴国、石城等地 区逃进会昌城的土豪,挖掉这一带反动势力的毒根。
但会昌城比较坚固, 盘踞在城内的土豪靖匪又不断得到国民党军队的空中支援,因而更加顽固, 筑垒死守,红三师强攻二十几天未能攻克,主攻南门的红九团伤亡很大。
二 十六日,红五军首长遂令红二师派我们红七团迅速增援会昌,接替红九团攻 取南门。
当时我们红七团正在离会昌城近百里的安远地区做群众工作,接到命令 后,我和龙昌汉团长立即紧急集合队伍,连夜赶往会昌。
二十七日拂晓,我们经一整夜近百里的急行军,按时赶到会昌城南门外 接替红九团的攻城任务,但红九团指战员仍在作攻城的准备,等待师工兵连 挖通坑道爆破城墙后再次攻城,不肯把任务交给我们,经红三师首长的再三 说服,才勉强撤下休整。
我早已闻名红九团有一股顽强的战斗作风,过去打 过许多漂亮仗,这次碰上会昌这颗硬钉子,伤亡虽大,士气仍很旺盛,这种 战斗精神对我们红七团指战员鼓舞很大,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对九团的战友们 保证说: “你们放心地走,我们一定攻下会昌城,为牺牲的烈士报仇!”
我和龙团长抵近城墙观察,从激战多日的战况分析,兄弟部队攻城虽尚 未克,但守敌的伤亡也很大,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我们两人商量,决定先 开展政治攻势,再集中火力突击。
当我红七团作好攻城准备时,突然听到“轰”地一声巨响,接着,只见 敌南门城墙一柱火光和烟尘冲天而起,敌人的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大缺口,城 楼也被震得坍塌了大半。原来,二十六日晚红三师工兵连挖通了坑道,今天 拂晓爆破成功。
“不好了,城墙被炸塌了!”哭喊声、呼叫声从敌人半坍的城楼上阵阵 传来,守敌完全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这正是开展对敌政治攻势的好时机。我当机立断组织战士喊话:
“白军弟兄们,你们的城墙塌了,继续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你们已经被包围了,赶快投降,缴枪不杀!”
守敌见城墙已破,又见红军的增援部队赶到,军心动摇,不敢再顽抗, 城楼上的枪声逐渐稀疏了。
我和龙团长乘敌人火力减弱的瞬间,亲率部队一鼓作气从城墙缺口攻入 城内,缴下了已经半坍塌的城楼上的残敌的枪,乘胜扩大战果,向城内街巷 发展,仅二三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历经二十几天围攻会昌城的战斗终于取 得了胜利,先后歼灭守敌八百余人,击毙靖匪总指挥欧阳琳,活捉国民党县长史丞汉。这一仗使我体会到政治攻势与突击攻坚相结合的威力。
攻克会昌城之后,红五军又连续攻克了寻邬和安远两座县城,进一步发 动群众,建立政权,组建地方武装,扩大红军,中央苏区一片大好形势。此 时,我们红七团又奉命进驻会昌县的罗田圩继续开展群众工作。
我们进驻罗田圩之前,几家较大的地方土豪已闻风带着家小和贵重财 物,在家丁护卫下逃到了罗田圩西面二十多里的一座孤山上负隅顽抗,并偷 偷指使狗腿子下山打探消息,威胁群众,使我们的工作难以开展。
地主土豪盘踞的这座山是一座光秃秃的孤立石山,约二三百米高,山顶 有座庙,平日常有百姓上山祭神,香火很旺,地主土豪就躲在庙里。
这座 山的东、南、北三面都是悬崖绝壁,无法攀登,仅西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 肠小道可通山顶,但必须通过一座小吊桥才能进到庙前的土围,地主土豪就 凭借这险要的地形,在吊桥头筑垒,用几支枪扼守着山道和吊桥,大有“一 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我们进驻圩场的第二天,就派侦察排长带几名侦 察员利用黑夜摸上了山,但敌人哨兵平时都把吊桥收起来,见他们自己的人 才放吊桥。侦察排长无法通过,只得返回。
我和龙昌汉团长、吴志立副团长 一起到山下观察地形,大家都认为如果用部队正面进攻, 一定会造成很大的 伤亡,所以研究决定:只能智取, 不宜强攻。副团长吴志立自告奋勇组织这 次奇袭。
十二月初的一天,吴志立化装成老太婆,侦察员龙飞虎等七八个小青年 装扮成小姑娘。他们提着装有香、烛、纸钱和供品的竹篮子,腰藏手枪和柠 檬式手榴弹,象村姑上庙进香似地往山上走。
吴志立是老侦察员出身,个儿 不高,瘦削的身材,黝黑的脸膛,加上他模仿老太婆走路的姿态,装扮成老太婆婆真是惟妙惟肖。龙飞虎等侦察员都是挑选些十四五岁眉清目秀、聪明机智 的少年,经过乔装打扮,活像一群漂亮的村姑,很难找出破绽。
侦察员们爬上山顶接近吊桥时,敌人哨兵就厉声喝道: “干什么的?”
吴志立不慌不忙地上前答腔: “表叔,家里孙子病了,来求佛祖保佑!”
“她们呢?”敌人哨兵又喝问。
侦察员们故意七嘴八舌地答话,有的说: “村里闹鬼不安宁,上山祭神保平安”;有的说: “求佛祖给老人添福寿!”
敌哨兵见来的人都是老太婆、小姑娘就不大介意,放下吊桥让 “她们” 通过。
吴志立和侦察员们过了吊桥,假装虔诚地低着头直往庙里走,眼梢却悄 悄地瞟视四周,见地主土豪和他们的家人、家丁大多在庙门口的土坪上晒太 阳,个个懒洋洋的,心中暗喜。他们进了庙门,就把准备好的鸡、肉、水果 等供品摆上了香案,烧起香来。
吴志立手秉三炷香跪在香案前的草垫上,边叩头、祈祷,边观察四周的 动静;侦察员们有的焚香点烛,有的烧化纸钱,也都是表面虔虔诚诚,注意 力却集中在副团长吴志立身上,等候着他的命令。
吴志立见庙里只有七八个 家丁来回溜跶,好奇地瞧着他们行香,墙边架了几支步枪,枪口上都挂着子 弹袋,看来敌人白天枪膛里不敢装上子弹,预防走火打死自己的家小。他观 察清楚后示意大家准备动手。
吴志立见侦察员们都已准备好,马上掏出手枪对着庙里的敌人大喝一 声: “不许动,举起手来。我们是红军,谁敢乱动就打死谁!”与此同时, 侦察员们也都亮出了手枪和手榴弹。有三个侦察员按战前的分工,举枪冲出庙门,把枪口对准敌人哨兵的脊背,缴下他们的枪。
地主土豪对这一突然袭击毫无准备, 一个个呆若木鸡。当他们意识到站 在面前的竟是他们最害怕的红军时,便瘫倒在地,叩头如捣蒜,连呼“红军 爷饶命,红军爷饶命!”
吴志立马上把俘虏全部集中到庙里,老老小小约有三四十人,警告他们 老老实实坐着,不许乱说乱动。这时,有的侦察员把缴获的八九支步枪的枪 机暂时都卸下,用花头巾包起来,防止敌人骚动夺枪;有的侦察员忙跑到吊 桥边用花头巾对山下发出讯号。在山下埋伏的接应部队闻讯,急速上山。大 家高高兴兴地押着俘虏,挑着缴获的许多财物胜利地返回罗田圩。
我听了吴志立汇报智擒地主土豪的情况,十分佩服他们的机智勇敢,当 天就给彭雪枫政委写了一份简单的报告,请求师首长给予表扬。
第二天,彭 政委根据我的报告,在政政治部办的《猛攻报》上写了一篇《男扮女装,烧 香祭神,智擒地主土豪》的报道,宣扬吴志立及侦察员们的事迹。这篇报道 在全师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过了几天,彭雪枫政委到我们七团来检查工作,在罗田圩的街道上碰见 我们团的一名干部穿着打土豪缴来的呢子西装在街上大摇大摆地闲逛,非常 生气,当面批评了这个干部。
到了团部以后,又批评我们团的领导没有严格 执行“一切缴获要归公”的纪律和严肃军容风纪,对部队教育不够,管理不 严。我马上作了检讨,虚心接受批评,并请彭政委在全团干部大会上讲话, 再次对全团干部进行教育。
第二天,彭政委回到师部之后,又在《猛攻报》 上写了一篇题为《奇装异服,七团有之》的批评稿,用我们七团的例子教育 全师指战员,避免重犯类似的错误。
在智擒地主土豪战斗中装扮村姑的龙飞 虎等七八个侦察员,那天回罗田圩后,见缴获的银碗、银筷雕饰得十分精致, 感到特别好玩,有一人偷偷拿了一付银碗筷,想用它盛饭吃又漂亮又打不破, 让别人眼馋眼馋。没料到银碗筷盛稀饭吃又烫手又烫嘴,不好使,便赌气把 它踩扁了放进包袱里,准备以后有机会用这银子换东西用。当他们听说彭政 委批评干部缴获不归公的事,还登了报,吓得赶忙作检讨,把银碗筷上交了。
彭雪枫政委运用报纸进行表扬、批评这两件事,对我启发很大,此后我做政治工作,就比较重视发挥报纸的作用,把它作为宣 扬先进典型,批评缺点错误,总结交流经验,指导各项工作的一种有力的工 具。
赣州之战
一九三二年一月九日, “左”倾错误领导者占统治地位的中共临时中央 见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苏区迅速扩大,形势很好,更是盲目乐观, 作出了《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进一步提出: “以 占领南昌、抚州、吉安等中心城市,来结合目前分散的苏维埃根据地,开始 湘鄂赣各省的首先胜利。”
根据这个决议的精神, 一月十日,中央革命军事 委员会 (简称中革军委)下达了攻取赣州的军事训令。
训令规定:红三军团 和红四军为主作战军;主作战军以红三军团第二师和红七军担任攻城,彭德 怀任前敌总指挥。
赣州是赣南的中心城市,位于赣江上游,三面环水,城墙坚厚且高达两 丈,易守难攻,俗有“铁赣州”之称。驻赣州之敌为国民党第十二师第三十 四旅马昆部所辖第六十七、六十八两个团和一个独立团约三千余人;另有赣 南十七个县逃亡到赣州城的地主武装及赣州“商民自卫团”、 “城防办事处” 等反动武装约万余人枪。我红三军团各部二月三日包围赣州城后,敌人摧毁 了城外的工事,扬兵进城固定待援。
从二月五日开始,我们遵照军团的指示,进行一周的攻城准备和政治动 员。当时我们都很年轻,缺乏客观地分析全国斗争形势的能力,听到要攻打 大城市、夺取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的口号,内心也感到振奋,连日召开党员 和活动分子的各种会议。
在政治动员中,也是大讲粉碎国民党第三次反革命 “围剿”后的大好革命形势,讲赣州城的重要战略地位,响亮地提出“一定 要攻下赣州城,为中央准备一个指挥全国革命斗争的基地。”部队的斗志十 分高涨,都积极进行攻城准备。
二月十三日开始攻城,红七军第一次爆破,将赣州东门月城城门洞炸开 一个缺口,随即发起冲锋,但遭到东门两翼碉堡和鼓楼敌人火力的阻击,未 能攻入。
二月十七日,红七军第二次爆破攻城,爆破点选择在赣州东门月城 城门左侧。红三军团指挥部为了在红七军爆破成功后即可迅速冲入城内,组织了约二百人的突击队,预先埋伏在城墙脚下,不料爆破时城墙向外倒塌, 突击队被压埋,全部牺牲,又未奏效。
在此期间,我们红二师在南门积极挖 掘地道,准备把地道挖近城门埋炸药爆破,但南门地势低,水位高,屡挖屡 垮,屡垮屡挖,均未挖成。
有一天夜晚,我们部队组织突击队架云梯登上城 头,但敌人利用城头上构筑的横墙工事抵抗,构成交叉火力左右夹击,登城 突击队伤亡很大,未能站稳脚跟,后续部队也上不去,只好被迫退下。
由于 敌人工事坚固,兵力雄厚,我军经一个月的连续爆破攻城,指战员们浴血奋 战, 仍屡攻不克。
二月底,敌陈诚、罗卓英部二万余人驰援赣州,其先头部队已有四个团 在北门外架设浮桥先后偷渡进城;赣州守敌又在城内挖了四条通向城外的坑 道,企图待机出击,内外夹攻我军,把我军歼灭于赣州城下。
三月七日凌晨 二时,赣州守敌见时机已到,马昆第三十四旅六十八团从城东门、小南门坑 道向我偷袭;罗卓英第十一师一个团从西南门坑道出击;敌第十一师主力沿 章江从南门大码头向我三军团阵地推进,形成内外夹击的态势,形势十分严 峻,我军被迫撤出战斗。师首长命令我红七团在南门担任后卫阻击任务。
南门外飞机场是我军攻打西门的红一师东撤必经之路,如果我们红七团 不能有效的阻击敌人, 一师的退路就有被切断的危险。幸好在攻城初期,我 红七团担负警戒和打援任务时,就在南门外构筑好阻击阵地,准备歼灭增援赣州之敌,在这关键时刻,我与龙昌汉团长研究决定,各带一部分队伍,分 兵扼守南门外东西两侧的阻击阵地。
我们的部队刚刚占领阵地,敌人即集中数倍于我的兵力疯狂冲击,象蝗 虫一般鼓噪着涌向我们的阵地。但敌人处于开阔地带,都在我火力控制之下, 而我们的战士们依托有利的地形和阻击阵地,给予敌人很大的杀伤,打退了 敌人几次进攻。
不料敌人重整旗鼓,依仗人多势众,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 集中兵力突破了我前沿东侧的阵地,龙团长被迫率部队后撤。这时,阵地上 的硝烟滚滚,几米外就看不大清景物,我们东西两侧的部队失去了联系,我 想找龙团长一起组织反击, 一时也找不到,真是心急如焚。
在这危急时刻, 我竭力保持冷静、镇定, 一面把队伍稍稍收拢,准备支援东侧阵地反击, 一 面派出几个侦察员与龙团长取得了联系,约定好号声讯号,趁敌人立足未稳, 马上组织反击,用手榴弹和刺刀、枪托夺回前沿阵地,再次把敌人打了下去, 完成了掩护一师东撤的任务。
正当我和龙团长准备率红七团撤离阵地时,师政委彭雪枫赶到了我们阵 地,要求我们尽快增援东侧的小南门,为红五团解围。
原来,七日拂晓,赣 州城内守敌通过地道出击,将扼守在小南门的红五团围困在城外的阵地上, 城内外敌人两面夹击红五团。红五团指战员激战五个多小时,击退敌人多次 进攻,大量杀伤敌人,但自己的伤亡也很大,仍未能突围。
彭政委知道我们团连日的频繁战斗已很疲劳,今天上午担任后卫阻击任 务更是艰巨,部队伤亡不少,但此时要解五团之围也别无良策,便关心地问 我和龙团长: “有什么困难吗?”
我明白彭政委这样问是对我们部队的关怀和慰问,心想,兄弟部队正处 在危难之中,我们不去增援怎么行?
便坚决地回答: “增援兄弟部队是我们 的责任,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这时,我发现彭政委挎着一支二十响的驳 壳枪,而我们的二十响驳壳枪子弹已经打光了,很想向他要几发子弹, 但又 不好意思在这亟需弹药的战场上向他开口要子弹,犹豫了一下,考虑还面临 一场战斗,终于鼓起勇气试探地问: “要说困难嘛,我驳壳枪的子弹打光了, 能不能给我几发子弹?”
彭政委爽快地从警卫员替他背的皮子弹盒子里拿出了两排驳壳枪子弹递 给了我,真是雪中送炭呵!
彭政委冒着枪林弹雨在第一线上指挥作战,这种 英勇无畏的精神已使我钦佩,而在这战斗激烈的时刻还把自己的二十发子弹 送给了我,这种无私的精神使我更受感动。
救兵如救火,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我和龙团长当即率领队伍随彭政委沿 着山路向东直插小南门。到了小南门见到了红五团政委张平凯,他告诉我, 他们刚刚又打退了敌人的一次进攻,现在敌人正在组织新的进攻。我按照彭 政委的指示,请五团迅速东撤,我们七团掩护。
敌人见五团东撤,马上猛扑上来。我们把敌人放近前来,突然一阵猛打, 给敌人很大杀伤,可是,有一部分敌人已经突进了我们的前沿阵地。我们的 战士们愤怒地再次上起刺刀,与敌人肉搏、撕打,终于把敌人赶了下去,巩 固了阵地。
彭政委见五团已撤远,即令我们边打边撤。敌人依仗他们人多,武器好, 紧紧咬住我们不放。幸好此时红五军团第十五军赶到, 一阵猛烈反击,把敌 人打垮;大刀队乘胜出击,配合部队奋勇冲杀。他们个个赤膊上阵,飞舞寒 光闪闪的大刀,以有我无敌、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高喊“杀”声,左劈右砍,杀得敌人呼爹叫娘,抱头鼠窜。我们回头看到这一大快人心的战斗场景, 都欢呼 “大刀队杀得好!”
红十五军追击逃敌,直追至赣州城南门外,歼敌一部,还捉了不少俘虏, 使我们红五团、七团安全撤离,转移到赣县江口地区与军团会合,就地休整 补充。
我们红三军团撤出赣州不久,即向西转移,准备攻打崇义、上犹等县城。
一天上午,当我军行进到南雄水口三溪圩时,突然遭到敌人增援赣州的粤军 四个团的进攻。军团首长因恐被敌人拖住,不愿与敌人纠缠,以免陷于被动, 遂令我红七团和红五团阻击粤军,掩护全军团迅速转移。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 务,因为敌军一个团有十几个连队一千六七百人,而我们一个团才五个连七 八百人,兵力悬殊,但我军有着坚强的政治工作保证,士气高昂,两个团的 指战员同心协力,与敌人浴血苦战一整天,击退了敌人大小规模的多次进攻, 阵地岿然不动。当我们完成阻击任务撤出阵地时,两个团又互相交替掩护, 边打边撤。
这时,我带红七团两个后卫连,张平凯带红五团一个后卫连在本团队伍 的后尾掩护,由于我们紧密配合,互相支援,沉着应战,确保了阻击部队摆 脱强敌撤出了战斗。
在这次掩护军团转移的阻击战中,我们两个团特别是后 卫连队的伤亡都很大,张平凯带的后卫连为了掩护我们团撤离,全连只剩下 十三名同志没有负伤;我带领的两个后卫连队,也只剩下五十多人。
从赣州 南门和南雄三溪圩两次阻击战来看,我们红六团和红五团两支兄弟部队并肩 战斗、互相支援的精神,真正体现了我们红军指战员胸怀全局、团结协作的 风格,这是我军屡屡遇险化夷、力挫强敌的保证,也是国民党军队所无法比 拟的。
但是,赣州战役不顾敌人城池坚固,兵力雄厚,坚持攻坚三十三天, 遭到重大伤亡后再被动撤围,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这种拼消耗的攻坚 战是得不偿失的。